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藜麦在中国的适应性种植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藜麦在中国地区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归纳了藜麦的植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分析了国内藜麦产业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种质创新应用不足、高产栽培技术尚未成熟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藜麦产业投入、促进产业多形式发展的发展对策,为藜麦在中国的推广种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朔州地区藜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利用朔州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的气象数据,对朔州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最高气温进行分析,利用Excel和ArcGIS技术从空间上进行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滑动平均及反距离权重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插值,根据各因子适宜等级进行重分类及矢量叠加,得到精细化的的气象指标分布图层和藜麦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层。结果表明,朔州藜麦种植最适宜区域为平鲁区大部、朔城区西北部山区与平鲁相邻部分、山阴县中部较小的片区;次适宜区为山阴县和怀仁市的大部分区域,此区域有一项气象条件不利于藜麦产量的形成;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右玉县、朔城区大部、应县,该区域有2个或2个以上的气象条件不符合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必须有人工调节措施改善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才能推广种植藜麦,否则藜麦产量相比适宜区会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藜麦属于藜科作物,具有丰富和全面的营养价值,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之.1985年,中国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获得了5个品种,之后在西藏地区鉴定其适用情况,在此后的5年内,连续进行了试种和适宜播种期试验,证明该作物在拉萨能够正常成熟,之后开始在西藏其他地区相继种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成为当地农民经...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在云南2 000 m海拔的山区种植的藜麦品系,本研究从玻利维亚引进红、黄、黑、白4个籽粒种皮颜色不同的藜麦品系种植于云南拖布卡、小哨2个生态点,通过对4个藜麦品系旺长期植株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能力、叶片生理性状及籽粒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拖布卡4个藜麦品系的旺长期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指标、叶片生理指标总体高于小哨,2个生态点黄藜麦植株旺长期生长势最好,黑藜麦、红藜麦居中,白藜麦较差,且4个藜麦籽粒的品质指标均存在差异。拖布卡生态点4个藜麦品系的平均公顷产量高于小哨生态点,2个生态点均是黄藜麦产量最高,红藜麦和黑藜麦产量无差异,但他们均显著低于黄藜麦,白藜麦产量较低。因而,黄藜麦、红藜麦和黑藜麦是最适宜在2 000 m海拔范围推广种植的主要藜麦品系。本研究为云南省藜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利用及栽培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食用藜麦需采用浸泡或碾压的方法将种皮中的皂苷去除,提升口感。根据对藜麦物理特性研究,提出一种干法搓擦降皂工艺,并对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实现藜麦由低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阴山北麓区藜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但目前尚未有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区藜麦种植的报道。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小、马铃薯连作导致病虫害频发等问题,为调整种植结构,进行了藜麦引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藜麦从播种至收获全生育期为127~135d,2015年5月3日播种处理开花至成熟时间较长,达65d,有利于子粒的物质积累;藜麦株高较高,平均为172.5cm,各处理间有效分枝数和单株干物质量均呈极显著差异,5月3日播期处理单株干物质量表现最高;不同处理间产量呈极显著差异,以5月3日播期处理产量最高,实测产量为5 106.3kg/hm 2。因此,藜麦适宜在阴山北麓区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其最适播期为5月初。当地发展藜麦生产需要解决抗旱播种和后期倒伏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藜 1 号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引种栽培驯化,系统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具有高产、观赏性好、中早熟、矮秆抗倒、结实率高、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等特点。 2019-2020 年连续 2 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 6 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 221.6kg/667m 2,比对照青藜 1 号增产 16.5% 。同步进行 2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9.1kg/667m 2,比对照青藜 1 号增产 22.9% 。科藜 1 号适宜在柴达木盆地灌区春季种植。对科藜 1 号的种植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充分挖掘其生产利用潜力,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功效函数模型对燕藜1号在河北坝上4县种植前景进行评价。在已建立的燕麦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值基础上,量化各评价指标的数值,计算各个子系统的可持续性,最后评价出总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表明燕藜1号在河北4县种植的可持续性大小顺序为沽源县>张北县>围场县>丰宁县,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首次在藜麦种植和评价体系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但对藜麦产业发展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藜麦为近年引进我国的一种抗逆性强、营养全面的杂粮作物,一经引进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却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了藜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及应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辅助育种等技术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藜麦育种工作中需要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梅丽 《作物杂志》2022,38(6):14-5
藜麦营养全面,植株转色后花色艳丽,观赏期长达40d左右,且耐旱、耐寒,是一种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兴保健食粮。北京市自2015年引种藜麦,在适宜种植区、适宜品种筛选、营养品质检测、抗逆稳产栽培技术探索、菜品开发和技术示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北京藜麦适应性栽培研究表明,藜麦在海拔≥300m、年均气温≤12.5℃、年均积温≤4802.0℃·d、年均光照强度≥2268.7lx的区域可正常成熟;“陇藜1号”、“陇藜3号”、“红藜1号”和“红藜2号”4个品种表现优良;藜麦米富含蛋白质,特别是“红藜1号”和“红藜2号”蛋白含量高达19.6%~20.0%;围绕栽培、农机、植保三大关键环节集成的藜麦抗逆稳产栽培技术体系在京郊示范应用面积为453.33hm2,应用率达100%;与一茬籽粒玉米相比,藜麦增收3.77万元/hm2。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效率低和没有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因素制约了藜麦在北京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后,应从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提高藜麦机械化生产水平及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制度等方面着手,做大做强北京藜麦产业,让藜麦的“小生产”能够在“大市场”中找到“微需求”,卖出好价钱。  相似文献   

11.
三江藜1号是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具有中早熟、矮秆抗倒、高产、千粒重高、结实性好、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等特点。2019-2020年连续2年参加品种区域试验,2年6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31.7kg/667m2,比对照增产18.4%;同步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5.5kg/667m2,比对照增产5.9%,适宜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灌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2.
马德林 《种子科技》2022,(21):49-51
藜麦被誉为“黄金谷物”,具有较高且全面的营养价值,是极具潜力的农作物之一。藜麦的适应性强,因其独有的生物特性与生长环境,与小杂粮相比在高海拔地区具有显著种植优势。青海高原地区在地理环境上与藜麦原产地较为类似,文章分析了藜麦在青海高原地区的适应情况及有机栽培技术,提出了加强舆论宣传、扩大种植面积等发展措施,以期实现科学育种,引入有机栽培技术,提高藜麦产量与质量,为藜麦有机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借鉴,为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以QA 13-7-6、2014 xsg 23 4 2、2014 xsg 48-2-8、2014xsg 53-1-2和2014 xsg 4-1-6等5个品种的藜麦种子为材料,研究藜麦在萌发期的耐盐程度.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处理供试种子,并统计其发芽率、根长、芽长等,计算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藜麦幼苗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出在低盐处理时升高,高盐处理时降低的整体趋势,而根长则受到很强的抑制,萌发时间也随着盐胁迫的程度增加而推迟.通过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得出结论,品种2014 xsg 48-2-8和2014 xsg 23-4-2在受到盐胁迫时,耐盐性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和藜麦为主要原料,对藜麦番茄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藜麦番茄复合饮料最佳的工艺配方为藜麦浆添加量35%,番茄汁添加量25%,白砂糖添加量5%;复配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单硬脂酸甘油酯添加量0.12%,黄原胶添加量0.08%,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0.10%,卡拉胶添加量0.05%。  相似文献   

15.
藜麦营养价值丰富,适合在高原和山地地区种植,相比于传统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藜麦种植面积的扩大,藜麦脱粒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制出适合高原和山地地区使用的移动式藜麦脱粒机,该机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中国种业》2020,(8):112-113
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结论和生产实践,初步总结概括出了一套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从藜麦品种、茬口选择、整地要求、施肥水平、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藜麦抗倒伏高产群体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通过设置品种和密度两因素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不同藜麦品种的形态指标、茎秆力学特性、生理指标等的差异及其与群体倒伏率和产量的关系,以期明确藜麦抗倒伏高产群体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结果表明:藜麦倒伏均发生在灌浆期和成熟期,且随着密度增大群体倒伏率显著增加,陇藜1号的倒伏率...  相似文献   

18.
早熟藜麦新品种条藜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藜2号(大白藜)是甘肃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早熟藜麦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甘肃省认定。在2015年进行的多点生产试验中,条藜2号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2 994.0 kg·hm-2,比对照增产13.3%。该品种2016年和2017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 921.6 kg·hm-2和2 994.5 kg·hm-2,表现出较好的高产、稳产特性。条藜2号为早熟白藜品种,生育期110~115 d,株高121~156 cm。籽粒为乳白色圆形药片状,千粒重3.9~4.6 g。籽粒粗蛋白含量为14.84%~17.16%,赖氨酸含量为0.43%~0.61%,品质优。条藜2号在田间表现为中抗霜霉病,综合抗病能力较强。条藜2号植株抗倒伏,适应性广,适宜在甘肃省天祝、山丹、景泰等海拔1 600 m以上同类型的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中早熟藜麦品种条藜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藜1号是甘肃条山农林科学研究所通过引种栽培驯化和系统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2014-2015年多点区域试验,2年10个区试点每hm2平均折合产量2698.5kg,比对照增产11.4%。条藜1号为中早熟品种,株高152.7~218.5cm,生育期124~132d,有效分枝数因种植密度不同而表现差异,一般有5~28个。子粒为乳白色圆形片状,千粒重2.85~3.45g,含粗蛋白17.04%。条藜1号田间表现抗倒伏,中抗霜霉病,综合抗病能力较强,适应性广,并具抗寒、抗旱、耐贫瘠、丰产、稳产等特性,适宜在甘肃省榆中、天祝、渭源、山丹、景泰等海拔1500m以上、无霜期在105d以上地区,或相似的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0.
陈翠萍 《分子植物育种》2023,(19):6276-6284
耐盐性是藜麦重要的优良特征之一,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是参与藜麦耐盐胁迫途径的关键酶。然而,关于藜麦BADH基因家族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基于藜麦基因组数据库,进行藜麦BADH基因家族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共筛选到3个BADH基因成员,BADH蛋白氨基酸长度分别为500 aa和501 aa,蛋白分子量为54.47~54.80 kD,理论等电点为5.26~5.44,呈酸性,蛋白性质稳定,为疏水性蛋白;预测BADH蛋白亚细胞定位于叶绿体、线粒体和过氧物酶体,且无跨膜结构域,均属于ALDH-SF super family (醛脱氢酶超家族);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藜麦BADH基因家族均含有15个外显子和14个内含子,基因结构相似;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藜麦BADH与中亚滨藜、菠菜和籽粒苋同属一分支;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BADH基因启动子含有多个与光响应、植物激素、胁迫和植物生长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藜麦BADH基因家族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BADH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