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以宁化县塘家山小流域为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监测塘家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植被自然演替状况、植被覆盖度、林草生长量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2011年度塘家山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 781hm2,治理程度达70.4%,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2 656t/km2.a下降到1 500t/km2.a以下,林草覆盖率从49.8%提高到60%,植物措施保存率达85%,水土流失强度逐渐下降,减少泥沙70%以上,与2012年底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本底值比较,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07年治理前的1 486hm2,下降到2012年底的585.50hm2,水土流失减少了900.50hm2,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了373.25hm2、43.54hm2、425.73hm2、57.98hm2。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指农业经营主体不再对其所拥有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处理,而是将农业生产全面开展过程中的各作业流程进行委托处理.目前,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正致力于深入探索与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为了促进宁化县规模经营发展,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阐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宁化县的实施现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包括加强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总土地面积473万km2,素有“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之称,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石油、煤炭、粮食生产基地。新中国建立几十年来,全省人民在这片黑土地上辛勤耕耘,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自...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形势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就必须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此,分析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土保持》2015,(10)
2011年以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连续两次对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提升治理成效,福建省主动适应新形势,提出了治理与预防、治理与持续、治理与致富、治理与美化、治理与创新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努力实现保水土、美生态、兴产业、惠民生。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与循环农业耦合开发策略及提升建议——以福建省长汀县等3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阐明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开发有效结合的协同性,并以长汀县、宁化县、平和县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为例提出提升建议。结果表明:1)进行山地植被恢复,可推广"乔-灌-草"立体覆盖种植;2)山区开展生态养殖,可采用"林-草-牧-肥"优化耦合模式,有利于农牧结合优势的充分发挥;3)应用固液分离收集处理猪粪技术,生产果树专用肥,COD累积去除率达99.8%;4)长汀县79.94%耕地适宜烟稻轮作,并可循环利用秸秆培肥地力;5)紫色土壤区的山地适宜发展"草-牧-沼-油茶"生产模式。提出的提升建议:水土流失治理要实施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应与循环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双赢互利发展;要健全政策机制,鼓励更多企业、个人投入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之中,以取得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但也存在着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农业产出效益低的“两低问题”。对此 ,山东蒙阴县以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为突破口 ,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流转 ,转变经营机制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配置 ,从而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0,(4):12-14
灵石地处土石山区,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胆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经济条件较好。近年来,灵石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再造秀美山川的根本大事来抓,大胆探索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方向,取得初步成效。在城市水土保持方面重点实施了城市综合防洪工程、翠峰公园建设工程、“三山”防护林营造工程、城区绿化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在水保产业建设方面突出抓了生态防护林系建设、产业开发体系建设、防洪保定体系建设;在培育治理开发户方面主要采取了强化以工补农、优惠政策鼓励、项目重点倾斜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赢关系是实现黄土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利用陕甘宁三省16个地级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水土流失治理效益与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态势,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较高,协调度偏低,耦合协调发展趋势滞缓,呈"低水平均衡"状态;空间集聚性整体逐步加强,但两级分化严重,"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中间缺乏必要的"辐射枢纽",亟待培养新的集聚极点。因此,维持耦合发展势头,增强对外辐射;加强试点研究,突破协调发展瓶颈;培养新的集聚极点,缓解空间集聚两级分化是未来黄土高原区促进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农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水土流失使耕地锐减,环境恶化,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多年来的大量实践证明,水土保持能增加土地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惟一途径。以山西省为例,分析了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并从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防治水土流失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多以国家的资金投入力度布设治理措施,依靠发动群众完成水保工程,甚至搞所谓的“精品工程”等,其结果是有些“工程”,扰动土层,破坏原有土壤结构而丧失本身具备的水保功能。有些引进树种存在随意性,忽视山区植被自身恢复功能,极少考虑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造成二次的水土流失。因此怎样做好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溪市在综合治理中,根据自己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特点与优势、水土流失规律、各产业形成的可行性、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需要,创造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林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土地得到保护;水保产业也形成规模,为全区农业可持续发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为小流域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宽松的环境,而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针对割肚河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选择振兴小流域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使治理进入市场,让产品进入流通,建设优质高效的小流域治理开发体系,增强基层水保部门经济实力,探索出一条开发性治理、股份合作制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强化水土流失治理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以福建省宁化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而水土流失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科学治理水土流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尚在进一步探索研究中。本文透过闻名全省的水土流失重点县(宁化)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文明的丰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治理水土流失的科学方法,旨在抛砖引玉、启迪心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的产生与水土流失强度之间的关系,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六盘水市水土流失及石漠化解译数据为基础,对其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六盘水市平均水土流失率为42.89%,其中非喀斯特区水土流失率高达47.33%,超过六盘水市水土流失率的平均值,且高于任何等级石漠化的水土流失率;在喀斯特区域,仅有轻度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率超过六盘水市水土流失率的平均值,其水土流失率为43.14%,潜在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等区域的水土流失率均低于平均水土流失率,分别为40.94%、40.03%、36.6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