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明确海南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为热带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方法]以海南五指山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述土壤养分现状,探讨其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五指山耕地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 H为5.1;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均为中等或偏下水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较为丰富。五指山耕地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结论]根据五指山市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可采取适宜措施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如推广秸秆还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施肥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海南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为热带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以海南五指山市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土壤养分现状,探讨其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五指山耕地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 H值为5.1;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均为中等或偏下水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较为丰富。五指山耕地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热带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规律,为热区耕地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区内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养分分布特征.[结果]白沙县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H均值为5.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其含量均值为19.3 g/kg;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且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主要与区内的成土母质、土壤pH分布有关.[结论]据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今后应增强用地养地意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优化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海南省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为热区耕地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述土壤养分现状,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区内土壤养分分布时空变化规律.[结果]东方市耕地土壤总体呈弱酸性,pH为5.49;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氮、磷、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硫)含量为中等偏下,土壤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较丰富;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该市土壤酸化特征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显著,降幅为6.0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5.2 mg/kg.[结论]东方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下且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酸化和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气候、母质分布和施肥不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热带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规律,为热区耕地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阐明区内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养分分布特征。[结果]白沙县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 H均值为5.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其含量均值为19.3 g/kg;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且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主要与区内的成土母质、土壤p H分布有关。[结论 ]据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今后应增强用地养地意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优化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6.
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南疆岳普湖县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分析,寻找耕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为耕地土壤改良、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GIS技术结合地统计学,对研究区耕地土壤进行采集,分析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研究区土壤总体表现出养分不足的特征,4种养分含量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结论]有机质、碱解氮与速效钾含量的分布规律主要与土壤母质、气候条件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有关,而有效磷的分布规律主要与施肥及耕作方式的影响有关.在研究区土地耕种过程中,应注意节水保肥,防止养分损失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海南西部地区土壤养分含量规律,为热区耕地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区内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白沙县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 H均值为5.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其含量均值为19.3克/千克;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且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主要与区内的成土母质、土壤p H值分布有关。据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今后应增强用地养地意识,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优化养分施用比例,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和改良对策.[方法]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关土壤检测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分析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结果]防城港市(港口区、东兴市)土壤pH范围为3.7 ~6.7,有机质平均含量24.7g/kg,全氮1.37 g/kg,有效磷27.3 mg/kg,速效钾33 mg/kg.相关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有一定的变化.[结论]根据耕地土壤养分情况,提出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9.
揭示保亭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特征,为海南山区县市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实地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基础上,阐明土壤养分现状,并与保亭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全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全县耕地土壤酸化明显,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有所下降、碱解氮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交换性钙、镁、有效硫含量中等偏下,各乡镇差异不明显,有效锌含量较丰富。保亭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属中等水平,且乡镇间各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不均,主要与施肥措施、气候条件及成土母质有关,其中施肥措施是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昌吉市阿什里乡牧民定居区耕地的土壤养分情况,为其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常规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等指标.[结果]研究区域土壤养分中有机质的含量在9.82~ 15.96 g/kg,平均为14.24 g/kg;碱解氮含量在20.67~ 82.70 mg/kg,平均为39.05 mg/kg;速效磷含量在0.54~ 7.63 mg/kg,平均为3.12 mg/kg;速效钾含量在19.30~ 34.47 mg/kg,平均为25.80 mg/kg;pH值在6.9~8.6,平均为7.9.[结论]该牧民定居点的耕地土壤养分水平较低,耕地质量以四至六级耕地为主,耕地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文化、政治等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劳动关系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已经成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在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的支撑下,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将成为企业竞先追求的瑰宝。长期以来,黑龙江地区相对落后的发展状况,一直使当地劳动关系更多沿袭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色彩,与京津地区的劳动关系特征有较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两地劳动者在某些重要问题上的认知映射出来,既而为调整劳动关系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对绥化市北林区153个居民小区的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小区生态建设的现状以及与生态小区的差距。结果显示:居民住宅小区由居住型向舒适型过渡,居民住宅小区功能由单一向多功能过渡,小区物业管理向专业化迈进,小区建筑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过渡。针对目前小区生态建设的基本状况,提出了绥化市生态小区的发展和规划建议,为其他生态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苜蓿引进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苜蓿王、Spreador-3、Pick 3006和Pick 8925是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优良苜蓿品种,以国产中兰1号为对照品种,2002-2004年在兰州半干旱地区开展引种试验,2008年与2009年在半湿润区天水甘谷继续开展适应性试验,同时对其营养成分和抗旱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苜蓿品种,在半干旱、半湿润区均能正常生长生活,完成生育周期的全过程,无异常表现,未发现病虫害侵染,苜蓿王的抗旱性最强,鲜草产量在半干旱区兰州达68 715.8 kg/hm2,在半湿润区天水高达125 642.8 kg/hm2;Spreador-3具叶大、杆中实、抗倒伏等优良特性,对照中兰1号具优良抗旱性能,建议3种苜蓿在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杨泽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90-13191
介绍了毕节试验区建立的背景,分析了1988~2007年毕业试验区农业领域的阶段性成效,提出了岩溶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献溥  于顺利  陈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86-11187
分析砀山酥梨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根据农田保护区的含义指出对其有效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现代与传统农业区域农村居民点格局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寻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区即垦区与传统农业区即农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差异及农业发展状态对居民点格局的影响,基于抚远市现代与传统农业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现状,运用空间统计分析与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类农村居民点即聚居居民点与田间散居住宅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农业区与传统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标准差椭圆的长短轴差值、形状指数以及居民点规模全局聚类值与显著性检验分别为:8 743.39与13 426.64 m、10.98与15.18、0.107 478与0.000 015、2.26与0.67,田间散居住宅的数量依次为1 742与487个现代农业区散居住宅核密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区,表明二者的农村居民点格局存在显著的差异,现代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规模呈现出全局高值的集聚特征,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形状较为简单,其田间散居住宅密度较高分布较为密集,传统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随机,形状相对复杂,其零星分布散居住宅;现代农业区水田种植比例与耕作半径较大耕作强度较高耕种期内农民选择在田块间建立散居住宅以提高耕作效率,即水田种植比例与耕作半径是导致现代与传统农业区田间散居住宅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传统农业区的农田基础设施与田块特征尚不完善,而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布局对农业生产条件的依赖性较大,即农田基础设施与田块特征是造成现代与传统农业区聚居态主要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差异的关键因素。未来黑龙江省在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时应对现代与传统农业区进行分区整治,现代农业区应充分考虑耕地结构与耕作半径,传统农业区应注重农田基础设施与田块的特征,以实现黑龙江省现代与传统农业区土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控制法量算面积的原理,对福建沿海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量算。文中叙述了控制法的原理,设计了面积量算的程序,并列举部分算例说明其应用。实际量算结果表明控制法是量算土地面积的一种较为严密的方法,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公乌素灌区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公乌索灌区通过引洪淤地,改善土壤条件,发展井灌,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农牧业的发展,使这地区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提高。本文就经济效益加以重点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通过对茶树叶片进行扫描,利用Photoshop软件同时获得多张叶片及其受害部位的像素值,从而快速计算茶树叶片受害面积以及受害面积百分率的测定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扫描分辨率为150dpi时,扫描时间和存储占用空间较优,测定效果和高分辨率扫描效果基本一致,该方法测定结果与人工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其效率远远高于人工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