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确定高粱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0:不施钾;K1:基施钾120 kg/hm~2;K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0K1K2K3,经济系数均表现为K0K3K2K1,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籽粒产量均表现为K0K3K1K2。吉杂305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5.6%、9.3%、8.9%,吉杂87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2.5%、8.1%、7.8%。综合考虑,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为高粱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_0:不施钾;K_1:基施钾120 kg/hm~2;K_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_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结果]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_0K_1K_2K_3,经济系数表现为K_0K_3K_2K_1,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籽粒产量均表现为K_0K_3K_1K_2。杂305号K_2、K_1、K_3处理产量分别比K_0处理显著提高15.6%、9.3%、8.9%,吉杂87号K_2、K_1、K_3处理产量分别比K_0处理显著提高12.5%、8.1%、7.8%。[结论]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为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确定高粱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0:不施钾;K1:基施钾120千克/公顷;K2:基施钾90千克/公顷+追施钾30千克/公顷;K3:基施钾60千克/公顷+追施钾60千克/公顷),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子粒淀  相似文献   

4.
钾肥用量对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陆雪锦  张炎  胡国智  李青军  胡伟  冯炯鑫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286-2291,2298
[目的]研究甜瓜在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对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田间小区试验,施钾量不同处理为:0、75、150、225 kg/hm2.[结果](1)随施钾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快增期(△t)延长,施钾处理比不施钾处理延长了1~6d;施钾增加了甜瓜在At时期内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快增期时施钾处理单株积累量比不施钾处理增加95.15~139.67 g;Ko、K1、K2、K3各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速率依次在播种后63、66、65、64 d达到最大值.(2)合理施用钾肥,有利于甜瓜茎粗增长,成熟期K2处理比K0、K3处理的茎粗值分别高出3.49、3.17 mm.(3)施钾量在150 kg/hm2时,叶绿素含量、含糖量达到最大值.(4)施钾对甜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钾量在150 kg/hm2时,甜瓜产量达到最大值31 223 kg/hm2.[结论]在经一元二次方程模拟后得出钾肥最佳经济施用量为116 kg/hm2.  相似文献   

5.
以强筋小麦品种藁城8901和济南1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用钾肥(K0)、基施钾肥120 kg/hm2(K1)和基施钾肥60 kg/hm2+拔节期追施钾肥60 kg/hm2(K2)3个处理,研究分期施钾对小麦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籽粒蛋白各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可溶性谷蛋白、不溶性谷蛋白)含量和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施钾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不施钾和一次性基施钾肥的处理;与一次性基施钾肥处理相比较,分期施钾对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清球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醇溶蛋白的含量,提高籽粒谷蛋白含量,且对可溶性谷蛋白和不溶性谷蛋白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结果导致谷蛋白聚合指数(不溶性谷蛋白/谷蛋白总量)、谷/醇比提高;分期施钾处理的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面包体积等品质指标显著优于不施钾和一次性基施钾肥处理;试验表明,施钾主要是通过提高谷/醇比和谷蛋白聚合指数来改善小麦加工品质和面包烘焙品质的;分期施钾有利于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钾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钾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钾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钾肥不同施用量(0、60、120、240、360 kg/hm2)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结果表明:1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而增加,变化动态可以用Logistic方程拟合。2出苗60 d时,施钾120、240、360 kg/hm2处理较不施钾处理显著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70 d时,施钾处理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和钾素积累量开始降低,但均高于不施钾的处理。3施用钾肥延缓了马铃薯干物质最大积累率和钾素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施钾量越高延缓时间越长。4施钾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果最佳,产量达35 269 kg/hm2,钾肥农学效率、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高钾处理(240和360 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置在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钾肥后效定位试验,对2007—2010年不同施钾水平基础上实施的马铃薯干物质和产量的后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干物质量有一定的后效应,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根、茎、叶干物质量开始下降,块茎干物质量则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施钾水平对当季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施钾105 kg/hm2时(K3)产量最高,施钾140 kg/hm2时(K4)产量最低,按产量大小依次为:施钾105 kg/hm2处理>施钾70 kg/hm2处理>施钾35 kg/hm2处理>不施钾处理>施钾140 kg/hm2处理(K3>K2>K1>K0>K4)。当施钾肥量为105 kg/hm2时产量最高,即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在施纯氮(N)180 kg和磷(P2O5)120 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钾肥(K2O)不同施用量每公顷0、45 kg、67.5 kg、90 kg、112.5 kg和135 kg对油用向日葵经济性状、干物质、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钾肥可以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油葵产量和含油量。施用钾肥比不施钾肥表现增产,但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油葵的产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秦王川盐碱地不同施钾处理中,钾(K2O)施用量为90 kg/hm2效果最好,产量较对照增产15.47%,含油率较对照提高1.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钾肥施用量对夏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产量的影响效应,为该品种钾肥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钾肥施用量(0、75、150、225、300、375 kg/ha)对甘薯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夏甘薯龙薯24号各处理间茎粗无差异,各处理间平均单株蔓重差异显著(P<0.05,下同),低钾处理有所增加,高钾处理下受到抑制;施钾可以提高基部分枝数.不同施钾量间块根干率存在差异,不施肥处理虽然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最低,但其薯块干物质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低钾处理有利于提高大中薯率,高钾处理大中薯率反而下降.施钾能提高块根膨大期(移栽后90~120 d)的块根膨大速率峰值、块根干重积累量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地上部茎叶重量与地下部块根重量的比值(T/R).以鲜薯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50 kg/ha,以薯干和淀粉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212.5 kg/ha,以生物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钾量为162.5 kg/ha.钾肥吸收利用率呈现肥料报酬递减的规律.[结论]在土壤含钾量为120mg/kg的肥力水平下,施N 90 kg/ha、P2O590kg/ha、K2O 300 kg/ha,夏甘薯龙薯24号获得最高鲜薯产量57190.5 kg/ha,最高薯干产量为15876.1 kg/ha,最高淀粉产量为10174.2 kg/ha.  相似文献   

10.
李可  其其格  李刚  李春艳  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55-9456,9495
[目的]研究春玉米对钾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为有效施用钾肥,促进产量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先玉335为材料,设置K0(不施用钾肥)、K1(施用K2O100 kg/hm2)、K2(施用K2O200 kg/hm2)、K3(施用K2O300 kg/hm2)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钾素在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施钾处理钾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基本一致,春玉米生育前期钾素积累量为K3〉K2〉K1〉K0,生育后期则为K2〉K3〉K1〉K0。[结论]春玉米对钾素的吸收不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过量施用钾肥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浙中氟石矿地区耕地土壤-农作物中氟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高氟地区土壤环境中氟和主要农作物氟富集现状,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规律,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主要现实意义。基于浙江中部氟石矿地区耕地耕作层土壤中的氟含量分析,以及与立地土壤相对应的农作物中含氟量检测,调查区域耕作层土壤中氟含量平均值在485~772mg/kg,作物中含氟量在0.05~2.98mg/kg;区内稻米、油菜籽样品中含氟量超过1.0mg/kg的比例分别为58.3%和30.0%,水果、蔬菜的可食部分含氟量均低于1.0mg/kg。研究表明,作物中的氟富集主要来自土壤环境氟,粮油作物对土壤氟的吸收富集能力强,其氟含量与土壤氟含量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对高氟地区调整农业种植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品种氮素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3.
以七种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温室水培试验,研究七个水稻品种Cu,Cd吸收累积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汕优63相对其它六种水稻品种属于高积累水稻品种,对重金属Cu,Cd较敏感;武育粳3号属于相对低积累水稻品种,对重金属Cu,Cd相对不敏感。  相似文献   

14.
农用稀土对大田玉米中稀土元素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潮土为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农用稀土施加后不同时期大田玉米体内16种稀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施稀土很快地被玉米根系吸收并运移到地上部分。根系中稀土含量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不随玉米生育期而发生明显变化,但玉米生长可显著影响到地上部分稀土的分布,尤其在低剂量稀土作用时。稀土肥料施用后玉米体内单一稀土含量依根系≥叶〉茎〉籽实的顺序减少;玉米体内La的吸收和运移明显快于Ce和Sm,并随生育期而发生变化;土壤中Gd较容易被玉米根系吸收并转移到地上部分。在此实验条件下,农用稀土施加后玉米体内单一稀土的吸收和运移具有选择性,随玉米生育期而发生变化;根系中单一稀土限口La、Ce和Sm)的选择性积累可能存在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超级杂交稻群体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动态模型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量描述超级杂交稻干物质与养分积累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的潜力以及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在大田条件下,以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Q优6号和对照品种Ⅱ优838为供试材料,通过连续测定干物质和氮磷钾含量,并对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及生长时间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超级杂交稻相对干物质和相对氮磷钾积累动态模型,进而分析超级杂交稻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的动态特征。【结果】Gompertz方程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和养分的动态模拟效果较好。利用2009年和2011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干物质积累模型模拟的NRMSE较小,R2值均达到0.9820以上,模拟的准确度(以k表示)约为1,NS均在0.9530以上;对养分积累模型检验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较好,不同模型NRMSE较小,R2和k值以及NS值趋近于1。对超级杂交稻生长特性分析表明,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速率在前期略高于对照,后期尤为明显,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在孕穗至抽穗期;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快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为71-75 d,比对照持续时间长15-19 d;快速增长期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超级杂稻比对照品种高4.47%-11.25%。超级杂交稻氮积累的最大速率出现在孕穗期前10 d;氮积累的快速增长期出现在拔节期前12 d至抽穗期,在快速增长期氮的积累量占氮总积累量的65.60%。超级杂交稻磷积累的最大速率出现在孕穗期前8 d;磷积累的快速增长期出现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前7 d,在快速增长期的磷积累量占磷总积累量的68.36%;超级杂交稻钾积累的最大速率出现在拔节期后3-4 d;钾积累的快速增长期出现在拔节期前12-16 d至孕穗期前1-5 d,在快速增长期的钾积累量占钾总积累量的60.10%-61.71%。【结论】采用Gompertz模型y=ae-exp(b-cx)模拟了超级杂交稻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动态。超级杂交稻干物质和养分的优势在于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较长,中后期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6.
以近年来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的以及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筛选出的试验表现较好的32个油菜品种(组合)为材料,在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湘乡市棋梓镇蛇潭村进行镉高(低)积累油菜品种的筛选。结果表明: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植株中镉含量在1.566~3.352 mg/kg之间;在土壤镉含量为0.904 mg/kg的条件下种植油菜,油菜籽粒中镉最高含量为0.396 mg/kg,其籽粒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油菜各部位镉积累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果壳籽粒;筛选出高积累品种创杂油5号、金黄油99、渝黄4号和低积累品种(组合)S15、G212A/P9、沣油958,可作为镉污染地区食用油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叶菜类蔬菜对硝酸盐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辉  张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100-102
对生菜、油菜、苦苣、多味奇菜的硝酸盐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产量进行测定,研究相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栽培的4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差异以及其营养品质和产量的情况.在4种供试叶菜类蔬菜中,苦苣硝酸盐含量最低,产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等各方面综合品质高于其它供试叶菜类蔬菜.研究结果对选择蔬菜中的低硝酸盐积累品种提供了依据,大大改善了蔬菜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氮肥对不同质地土壤棉花生物量与氮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南疆生态条件为背景,在不同质地土壤(砂壤土、重壤土)上对不同氮素水平(0、105、210、315、420kg·hm-2)处理下的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积累与利用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棉株生物量和氮素积累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与重壤土相比,砂壤土能提早进入生物量和氮素快速积累期,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日提前,更有利于棉花对养分的吸收;砂壤土、重壤土试点上分别以315、210 kg·hm-2氮素的棉株总生物量、氮素积累量最大,其动态积累模型的特征参数最协调,皮棉产量最高.因此可以通过施肥量调节现蕾后棉株生长特征值以获得高产.施肥过多易造成营养器官生长旺盛,虽然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大,但不能及时向生殖器官转移,皮棉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富硒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富硒植物的种类、富硒能力、植物体内硒的吸收、代谢、积累过程及施硒方法等.为今后富硒作物高效栽培管理及富硒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玉米主产区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选育氮高效品种,减少氮肥施用量,试验以黑龙江省2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在N200 kg·hm~(-2)氮水平下研究抽雄期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总氮含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吸收速率、氮肥利用效率,分析各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氮利用率特性,为黑龙江省氮高效玉米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24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分为低氮高效型(Ⅰ)、低氮中效型(Ⅱ)和低氮低效型(Ⅲ),分别占12.5%,37.5%和50.0%。Ⅰ型品种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总干重、总氮含量、氮吸收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氮肥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总干重呈显著相关,总干重对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