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方核桃芽接技术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改变核桃嫁接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拟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苗木繁育成本。[方法]采用方块芽接方法,分析砧木处理和剪砧时期对嫁接核桃生长状况和成本的影响。[结果]平茬的成活率高于不平茬的成活率,但可嫁接比例较不平茬的低了9个百分点,且平茬处理的成本略高于不平茬处理的成本;不同剪砧时期造成的成本差异十分明显,嫁接后15 d剪砧成本是嫁接后1 d剪砧成本的5倍。[结论]砧木不平茬可令苗木管理简单方便,虽成活率有所降低,但总体成本低;嫁接后嫁接口上部砧木去除时期越早越好,嫁接后5 d内剪除,不仅可提高苗木质量,还会大幅降低苗木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核桃方块芽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核桃不同嫁接方法及芽片大小、芽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方块芽接比盾片芽接成活率高35.0%~97.2%,芽片大小以3cm×4cm为宜,嫁接最佳时期为6月份.此技术可使当年生苗达到1级苗出圃标准.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核桃夏季芽接不同嫁接时间、接穗不同保鲜时间、接前苗圃地不同灌水时间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陇南白龙江河谷地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嫁接,接穗随接随采,在嫁接前灌水嫁接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对核桃实生树、实生苗夏季嫁接方法、时期、温度、土壤湿度、接穗处理、影响成活的因素及接后苗木管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7月10日左右.温度25℃-29℃,土壤含水量16%左右,在核桃1~2年生枝条光滑处采用方块芽接,嫁接树的萌芽率、成活率均达80%以上.当年即可形成新的树冠或培育出成品核桃苗。  相似文献   

5.
提高核桃芽接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核桃采用芽接法嫁接,技术简便、成活率高。2009年对我乡种植的267公顷核桃全部采取芽接,成活率达88%。一、嫁接前准备1.砧木选择及培育4月上中旬对要嫁接的核桃树进行重剪,伤口涂保护剂,加强肥水管理。5月上中旬,选留生长健壮、位置好的枝条,增施磷钾肥,待选留的枝条生长到20~25厘米时摘心,促进枝条成熟及达到嫁接要  相似文献   

6.
核桃嫁接繁殖相对困难,限制了河北省核桃良种化进程,以前核桃嫁接多采用室内枝接,这种方法季节性强、时间短、费工费时、投资大、成本高,直接影响核桃良种的发展。近年来,尽管有些地方开展了室外芽接,但由于技术难度大,外界环境因素难以调控,致使普通单刀的嫁接成活率不高。为解决上述核桃嫁接中的技术问题,开展了室外核桃双刃刀具大方块芽接技术研究,从嫁接工具改进作起,并针对嫁接后伤流液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采取了降低伤流液的技术措施。使嫁接成活率明显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7.
金强  郭玲  张艳  庞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04-5405
[目的]完善新疆早实核桃方块芽接技术。[方法]于2005~2007年每年的5~7月进行新疆早实核桃露地方块芽接技术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时间、砧木地径、嫁接高度对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5月10日到6月30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变化不大,都达80.0%以上,其中6月20日的平均嫁接成活率达93.9%,7月10日则降至59.1%。用地径≤2.0 cm的砧木嫁接时,随着砧木地径的增大,平均嫁接成活率略降低;用地径≥2.1 cm的砧木嫁接时,平均嫁接成活率由74.9%降到66.0%。随着嫁接高度的增加,平均嫁接成活率逐渐降低。[结论]5月中旬到7月中旬嫁接是有效提高早实核桃嫁接成活率的主要手段,且嫁接高度不高于50 cm。  相似文献   

8.
《农村科技》2006,(7):81-81
核桃芽接是繁殖优质核桃苗木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因嫁接时易产生伤流,故芽成活率很低。我县进行几年试验,对已定植的不结果的或结果少的小树改造,接后的苗木适应性强,结果早、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有提高。其具体技术如下:一、砧木的培育芽接所用的砧木可用桃核、野核桃等,秋天在母树上采充分成熟、籽粒饱满的种子,当年秋播或翌年春播,培育砧木苗。播种前施足基肥,土壤深翻整平  相似文献   

9.
核桃芽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桃芽接育苗技术是核桃嫁接繁殖、快速成苗的有效方法。从砧木苗培育、接穗选择和培育、嫁接、嫁接后管理、苗木出圃等方面总结了核桃芽接育苗技术,以期为生产优质核桃苗提供可行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提高核桃良种芽接成活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芽接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洛南县最适宜芽接时期在6月10日至7月10日,采用方块形芽接法,接前2~3d放水处理,接口以上留2~3片复叶,从取芽片到绑扎一般不要超过1min,能明显提高芽接良种核桃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不同时间芽接试验发现,6月20日-7月10日,无论是当年生长量还是成活率都明显高于其它时间,可以作为适宜我省核桃芽接的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12.
通过4种枝接方式进行试验发现,采用皮下枝接的方式,嫁接成活率达74.14%,分别比靠接、劈接、双舌接方式嫁接成活高39.42%、46.14%和48.36%.可以作为我省温室春季核桃嫁接育苗的适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非目的品种核桃大树上利用方块形芽接方法,探求与核桃树地径相适应的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以期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技术提供操作依据。在相同肥力地块选择相同地径水平的核桃树作 为砧木,设置单因素4 处理试验。第1 年短截骨干枝,第2 年在新生嫩枝上采用方块形芽接技术嫁接目的品种芽块。接后从第2 年开始,连续3 年调查核桃树冠直径恢复情况、主干感染腐烂病的情况及单位面积产量。最终总结出合理的留橛数和嫁接芽数。调查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预留橛数越多,嫁接芽数越多,树冠恢复就越快,主干感病越轻,产量恢复也越快。对于地径在20~25 cm内的核桃大树应预留16 个树橛,嫁接40 个芽为宜。试验探求了一套成活率高,树冠及产量恢复较快,且树干不易感病的核桃大树芽接技术,为核桃生产中的大树芽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胡桃楸嫁接核桃技术.[方法]以插皮舌接方法嫁接4个品种核桃当年生枝条接穗,研究不同品种核桃的嫁接成活率和电导率.[结果]辽核1号和麻核桃的成活率均高于香玲核桃和礼品1号,4个品种核桃嫁接成活率依次为麻核桃嫁接成活率>辽核1号嫁接成活率>香玲核桃嫁接成活率>礼品1号嫁接成活率.[结论]该研究为胡桃楸嫁接薄皮核桃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核桃苗圃芽接愈伤组织诱导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9种不同配方的混合植物生长调节荆水溶液浸泡接穗后芽接对其接面愈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配方之间接面愈合率呈极显著差异,该差异主要来源于 BA 与GA 的互作,其次是 GA 浓度,BA 浓度则无显著差异。在9种混合液配方中,配方5效果最好,其嫁接面愈合率为69.3%,是对照的2.3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核桃芽体内提取高质量的RNA,以便进行核桃成花基因克隆研究,针对核桃芽体内富含多酚等次生代谢物的特点,在总结他人研究基础上对SDS法和CTAB法及试剂盒提取法进行了改良和比较。凝胶电泳检测表明,Spectrum Plant Total RNA试剂盒提取法及以pH 9.0硼砂为缓冲液的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所提取RNA的28SrRNA和18SrRNA条带清晰,且28SrRNA的亮度约是18SrRNA的2倍,说明所提RNA完整性较好;紫外光谱分析显示,3种方法的OD260/OD280分别为1.99、1.96、1.77,OD260/OD230均大于2.0,RNA产率依次为360、180和75 μg/(g?FW)。综合检测结果认为,改良CTAB法和改良SDS法所提RNA的完整性和纯度均能满足基因克隆等的研究,是一种适合核桃芽体内RNA提取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核桃在青海循化地区嫁接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覆地膜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不同的嫁接方法要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在适宜的嫁接时期内,绿枝接和芽接的成活率要高于子苗嫁接;各嫁接方法的新梢粗度无明显差异;从苗高和地径上看,绿枝接和芽接生长都大于子苗嫁接,绿枝接苗木生长优于芽接。  相似文献   

18.
核桃幼苗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核桃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方法]通过室外芽嫁和幼苗嫁接在相同的时间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室外芽嫁采用目前最先进最普遍使用的方块芽接,幼苗嫁接采用独创的对芽贴皮接。[结果]幼苗嫁接最高成活率达98.1%,室外芽接最高成活率达75.3%,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22.8%;幼苗嫁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80.3%,室外芽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65.4%,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14.9%;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81.8cm,室外芽接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75.1cm,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高于室外芽嫁接6.7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60.3cm,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54.9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高于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5.4cm。[结论]幼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操作简便,繁殖速度快、省工、省料、成本低,育苗周期短,群众容易接受,其技术领先于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