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3.
山西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牡丹在山西省的分布、栽培现状,从山西省的自然条件、政策优势、产业基础3个方面,预测了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油用牡丹产业在山西省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巨大,油用牡丹具有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低投入的特点,为弥补食用油市场缺口,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该研究分析了丹东市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丹东市气候适宜,宜栽林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科研力量雄厚,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符合当地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但相关技术及人才缺乏,农民对油用牡丹的认知度不高,资金投入和优质种苗短缺,缺乏相关产品深加工企业。对此,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宣传提高认知度、加大科技投入、培育种植及深加工龙头企业等促进丹东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很高的油用、医学及观赏价值。重庆市油用牡丹栽植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良好基础。现根据近年来油用牡丹发展情况,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市油用牡丹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统筹规划,谨慎推进,加快科研创新步伐,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发挥自身优势,主打有机绿色食品,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抓住机遇,扩大出口,以品牌和技术创造效益的近、中、远期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盆栽和地栽牡丹叶片叶绿素及抗氧化酶活性代谢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盆栽和地栽牡丹"洛阳红"、"胡红"为试材,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动态代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牡丹中,盆栽"洛阳红"叶绿素含量、SOD、POD、CAT活性均比地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盆栽"胡红"SOD活性则高于地栽,这可能与种间特遗性有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盆栽牡丹对高温、干旱等逆境的抵御及抗衰老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牡丹品种乌龙捧盛的花芽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牡丹花芽形态及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下,牡丹花芽只需要42 d即可打破休眠。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42 d明显提高了花芽的质量,增大了芽径,横径比对照增加0.18 cm、纵径增加0.25 cm。通过芽的解剖结构可知,低温处理30 d芽的鳞片开始破裂,未处理的生长40 d鳞片才开始破裂,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温处理可以提前10 d现蕾。低温处理可以有效解除芽休眠、提高开花质量、促使花期提前。不经过低温或低温不足则不能够彻底解除休眠,移入温室后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更好地对牡丹进行促成栽培或组织培养,选取牡丹早、中、晚花3种类型,共41个品种,取其带顶芽的枝条在去离子水中进行培养,研究发现:经过45 d(10℃以下)的自然低温,牡丹晚花品种的电导率要高于早、中花品种,但是晚花品种鳞芽的生长情况,不如早、中花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冷藏方式处理种苗对促成栽培牡丹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明星"牡丹分株苗为材料,用含水量70%的珍珠岩保湿根部后将其分别置于0~4℃冷库和室外28 d,然后用100 mg/L生根粉和500 mg/L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液喷施根部至淋漓状态后栽植种苗,再以珍珠岩、蛭石、腐叶土、陶粒和鸡粪为基质对栽植后的种苗进行促成栽培。[结果]冷库冷藏的牡丹比自然湿藏的进入萌发期的时间延长1.2 d,相应的积温增加8.2℃;总生长期延长4.1 d,相应的积温增加29.0℃。在露色期,自然湿藏牡丹的茎长比冷库冷藏的长1.5 cm,蕾径大2.7 mm。冷库冷藏与自然湿藏的牡丹成花率分别为78.9%和89.7%。[结论]在试验条件下,自然湿藏是打破"明星"牡丹休眠的较好冷藏处理。 相似文献
17.
部分牡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牡丹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牡丹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牡丹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30份牡丹栽培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共获得1 123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6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6%。揭示了牡丹栽培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组引物在30个品种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品种特异带型,这些品种的特异带型对供试牡丹品种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结论】8对引物能将30个牡丹品种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牡丹种质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牡丹叶片DNA为模板,对SRAP-PCR反应程序进行研究,确定适合的反应程序,即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33℃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共5个循环;随后94℃变性1 min,52℃退火1 min,72℃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采用正交设计L18(37)对牡丹SRAP-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引物)3个水平进行了优化,构建了牡丹SRAP最佳反应体系:模板DNA 50 ng,dNTP 0.25 mmol/L,Mg2+浓度2.5 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DNA聚合酶0.5 U,总体积为25μL。各因素对扩增结果影响程度均不同:dNTPs>引物>DNA模板>Mg2+>Taq酶。运用该体系从756个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26个引物组合,并证明了该体系稳定可靠。该体系的建立以及引物组合的确定为今后利用SRAP分子技术进行牡丹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