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因而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条件、管理等方面构建优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实践应用能力薄弱的问题,从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媒体网络的个性化教学、开设第二课堂、建立有效地综合教学评价考核制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几个方面对基础日语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则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重要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既可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培养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池州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从构建循序渐进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内外“双导师”制、建设多元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校方与合作单位协同组织等方面对如何保障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加以探讨,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则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重要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既可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培养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池州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从构建循序渐进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内外"双导师"制、建设多元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校方与合作单位协同组织等方面对如何保障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加以探讨,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规划指导,学校要务实创特色,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育人观念、优化实践教学管理、升级硬件设施、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组建多元的教师队伍等,从而有效提升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融入地区经济发展,抓住新时期发展机遇,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助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进是当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学生需要、学生能力扩展和知识结构调整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三大核心,科学合理、灵活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切实建设好实践教学体系架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可以为应用型高校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日趋紧迫,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研究。"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已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地方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阐述校企合作发展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必要性、实施办法,探讨校企合作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教育部推动了新文科建设,明确提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而物流管理专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在详细阐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分析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不紧密、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基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学是生物类、食品、制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应用性,因此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正向应用型办学模式进行转变,因此下设的各个专业课程的培养体系都在进行深有成效的改革。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配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该文以新建本科院校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初步探索及实践以培养应用型微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皖西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逐步完善教学保障的同时,依据社会需求确定专业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并围绕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应用型核心课程、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突出案例教学,以探索培养适合地方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具体实践,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商务英语教学创新的必要等方面,分析了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从师资队伍结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数量、教学科研水平、师德培养等方面指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新建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教育中,要突出"应用",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减缓社会就业压力。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整改对策,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确定了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发展定位,这对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了要求,本文着重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传统本科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与理念的差异与不同,从而为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园林事业发展迅速,对园林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多,但目前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园林专业教育体系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发展.为此,根据园林行业用人需求,结合绵阳师范学院园林专业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课堂的构建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品牌战略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际,通过打造专业特色,实现了服务地方经济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建设系列精品课程,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实现了建设核心竞争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强化动手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当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应用能力的专业性人才.英语专业应当顺应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加强教学改革.然而,当前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考核体系不完善、安排存在随意性、缺乏可靠的实践基地及教师未全程参与等问题.对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应当根据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调整和改进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权重.同时,应当科学规范的安排实践教学,联系并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为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授课教师应当全程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适应国家转型发展、满足地方经济需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经管类专业以学校转设评估和转型发展为契机,围绕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性、实践性"的特点,从"三个阶段、六个层次"重构课程结构体系,从"四大平台、十二模块"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学院经管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王业社  王放银  秦波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60-16061,16064
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邵阳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形成了以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基础认识、综合训练、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四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实践证明,通过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茶学专业为例,分析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路径,以期提高茶学专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界定新媒体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现实意义,并从夯实实践育人平台、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师资队伍转型三方面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