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2012~2014年期间,对海南分界洲岛潮间带至潮下带的贝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贝类种类与数量、生态分布、区系性质。结果表明,在分界洲岛共采集到贝类137种,隶属于4纲13目44科,其中多板纲1种,腹足纲94种,双壳纲40种,头足纲2种。各科的组成中,宝贝科11种,骨螺科9种,帘蛤科9种,芋螺科8种,凤螺科6种,嵌线螺科6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小于5种。按种的性质而论,分界洲岛贝类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关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其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印尼-马来亚区。  相似文献   

2.
海南西瑁洲岛潮间带的底栖贝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2006~2008年,对西瑁洲岛潮间带底栖贝类所作5个断面的种类调查及其数量分布。共获得贝类227种,隶属于4纲15目67科,其中多板纲2种,腹足纲153种,瓣鳃纲66种,头足纲6种。各科的组成中,骨螺科17种,贻贝科14种,宝贝科13种,芋螺科13种,嵌线螺科12种,马蹄螺科11种,帘蛤科11种,蚶科11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在10种以内。按种的性质而论,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关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27个市、县进行了危害烟草的陆生贝类(蜗牛和蛞蝓)的调查研究。获得1纲2亚纲2目8科15属21种的标本153号。制订出云南省危害烟草陆生贝类的分科检索表,描述了21种烟草害螺的形态、分布和危害,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蒙自地区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于2008-2011年系统调查了桑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经鉴定共有害虫、害螨52种,分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蜘蛛纲和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共10目36科;天敌34种,分属于10目15科.  相似文献   

5.
硫酸化多糖是贝类中重要的营养功效成分。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海洋贝类动物硫酸化多糖微量快速提取及分离纯化的方法,并应用于9种贝类;测定硫酸化多糖的基本化学组成、分子量和单糖组成,并基于此初步判定其所含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 GAGs)种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多糖的快速分离纯化,纯化后9种贝类的多糖均为单一组分,分子量为24~55 kDa。纯化多糖的单糖组成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9种贝类中的硫酸化多糖具有类糖胺聚糖特性:蛾螺科和壳菜蛤科多糖样品呈现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CS)的特征,分别以水泡蛾螺和翡翠贻贝为代表;海湾扇贝多糖样品呈现肝素(heparin, HP)的特征。本研究为食用贝类硫酸化多糖的结构解析提供了微量快速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贵州草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7月至12月,对贵州草海湿地自然保护区9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现存量进行调查,利用指示生物结合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草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9种,隶属于3门6纲15科,昆虫纲和腹足纲为绝对优势种,分别为6种、16种;寡毛纲2种,蛭纲2种,甲壳纲2种,瓣鳃纲1种,物种分析表明纹沼螺、静水椎实螺、赤豆螺、苏氏尾鳃蚓、雕翅摇蚊、卵萝卜螺、葛氏米虾、梨形环稜螺、拟钉螺、环足摇蚊为草海湿地优势种。草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在各样点呈现一定差异,DⅤ最大,为1 824 ind/m2,DⅦ最小,为96 ind/m2,在9采样点中生物量值的变化范围为2.74~557.03 g/m2,平均生物量为168.13 g/m2,Margalef指数平均值为1.62,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为2.49,采用生物学污染指数(IBP)与Chandler生物指数(ICB)对草海湿地的水质进行生物评价,结果得出目前该水体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7.
于2009年8月—2010年7月对渤海辽东湾高家滩沿海滩涂贝类资源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在高家滩沿海共采集滩涂贝类37种,分别隶属于2纲、3亚纲、8目、19科、29属,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大竹蛏Solen grandis、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 5种,占滩涂贝类总现存资源量的81.75%;平均栖息密度为508.9个/m2,平均生物量为412.27 g/m2,现存量为3 021.94 t,生物量季节性变化明显;贝类生态分布特点,依不同潮间带区域呈带状分布,高潮带为马蹄螺科群落,中潮带为蛤仔-西施舌群落,低潮带为文蛤-竹蛏群落,春夏贝类主要分布于高潮带外缘至低潮带,秋冬分布于中潮带至深度基准面,迁徙趋势明显。在调查高家滩滩涂贝类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资源合理利用和增殖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进行了陆生贝类资源调查,获得陆生贝类标本6000多号.经鉴定得69种,分隶于12科31属.区系分析表明:黔东北部地区的陆生贝类以东洋界西南区种类和华中区种类为优势.在69种中,有30种分布于华中区和西南区,约占总数的43.48%;有13种分布于华南区、华中区和西南区(即东洋界),约占总数的18.84%;有9种仅分布于华中区,约占总数的13.04%.将本调查结果与贵州南部地区陆生贝类物种进行比较,发现两地的种类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恩施州玄参仓库的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共有害虫17种,分属于1纲4目13科,其中鞘翅目9科10种,鳞翅目2科5种,半翅目1科1种,膜翅目1科1种。并根据所调查的害虫数量及为害情况等提出恩施州玄参仓库主要害虫为印度谷螟。  相似文献   

10.
曹娥江流域的淡水贝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自1981年以来历次对曹娥江流域淡水贝类的调查结果。标本经鉴定计有52种,其中腹足纲6科13属22种,瓣鳃纲4科11属20种。分析了流域中淡水贝类与栖息环境的关系。探讨了流域中淡水贝类的分布区划及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于2011年春季(3月)在中街山列岛3个有居民海岛(青浜岛、庙子湖岛、东福山岛)岩礁潮间带设立4个断面,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7种,其中环节动物1种,节肢动物6种,软体动物10种。4个断面的平均生物量为9 651.97±3 911.92(±S.E.)g/m2,平均密度为1 804±232(±S.E.)ind./m2。优势种有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1种,常见种有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龟足(Capitulum mitella)、嫁虫戚(Cellana toreuma)和紫贻贝(Mytilus edulis)4种。各断面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分别为1.066±0.105(±S.E.)、1.560±0.085(±S.E.)、0.714±0.010(±S.E.)。  相似文献   

12.
朱四喜  郑盼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470-14473
分析了浙江东极岛夏季岩礁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3个潮间带断面定量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标本共36种,其中软体动物20种,节肢动物8种,环节动物3种,纽虫动物2种,多孔动物、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各1种。3个断面总平均生物量为(30845.0±6766.8)g/m2,总平均密度为(13496±3560)ind./m2。同时,定性采获大型底栖动物共83种,其中软体动物45种,节肢动物17种,脊索动物10种,腔肠动物5种,环节动物4种,棘皮动物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805~2.027、1.793~2.255和0.603~0.638。东极岛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状况正常,说明该动物群落未受到污染或扰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田岙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规律,2010年10月-2011年9月每月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在田岙沙滩进行昼夜调查。全年共采集到仔稚、幼鱼484尾,隶属于22科33种,其中海洋鱼类14种,河口鱼类11种,洄游鱼类6种,淡水鱼类2种。(Liza haematocheila)为最优势种,占仔稚鱼总个体数的29.5%。仔稚鱼白天的CPUE和种类数显著高于夜间(P<0.01)。仔稚鱼丰度在6:00-8:00和14:00-18:00两个时间段较高,种类数在6:00-8:00和12:00-18:00两个时间段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仔稚鱼白天倾向于在碎波带浅水区活动,夜间选择碎波带浅水区生活的可能性不大。研究亮点:本研究首次对沙滩碎波带浅水区的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昼夜调查,得出了该水域仔稚鱼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规律和移动模式,为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行为学研究和渔业早期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10月对浙江秀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1种,隶属于4门、7纲、33科、41属。其中,软体动物19种,占37.26%;甲壳动物28种,占54.90%;多毛类3种,占5.88%;其他无脊椎动物只有海葵1种,占1.96%。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大小比较:九子沙滩(47.99g/m^2)〉滑泥公园(32.23g/m^2)〉海岙码头(7.78g/m^2)〉兰山码头(5.34g/m^2),而物种多样性旧,)大小依次为滑泥公园(2.98)、九子沙滩(2.78)、海岙码头(1.55)、兰山码头(1.34)。研究认为秀山岛潮间带湿地越来越多用于旅游开发和临港工业建设可能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且临港工业建设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比用于旅游开发所产生的影响大,特别是物种数减少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2004年3月-2005年3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沿海岸平行方向,用小型拖网共采集到仔稚鱼6 892尾,属于23科,约50种。其中科的刀鲚占总个体数的55.19%,其后依次为银飘鱼(16.99%)、鱼(10.94%)、纹缟虾虎鱼(3.92%)、斑尾刺虾虎鱼(2.67%)、鳜(1.68%)、少鳞(1.68%)、普氏细棘虾虎鱼(0.99%)、弹涂鱼(0.99%)、黄鳍刺虾虎鱼(0.89%),这10种的个体数占据了总捕获个体数的96%。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中,既生活着洄游性鱼类和河口性鱼类仔稚鱼,还生活着近岸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仔稚鱼。该水域仔稚鱼的种类和平均密度具有季节性变化趋势。根据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出现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对该水域的仔稚鱼资源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蓟县八仙山自然保护区 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蓟县东北部山区,面积1049.3hm~2。经调查,共有高等维管植物90科、239属、364种,其中木本植物44科、82属、123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范围虽小,但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区系有广泛的联系,木本植物区系有13个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属41.5%、东亚分布属10.9%、东亚与北美间断分布属及泛热带分布属均为9.7%、中国特有分布属4.9%,明显温带成分占优势,并具有一定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3月-2005年3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沿海岸平行方向,用小型拖网共采集到仔稚鱼6 892尾,属于23科,约50种。其中科的刀鲚占总个体数的55.19%,其后依次为银飘鱼(16.99%)、鱼(10.94%)、纹缟虾虎鱼(3.92%)、斑尾刺虾虎鱼(2.67%)、鳜(1.68%)、少鳞(1.68%)、普氏细棘虾虎鱼(0.99%)、弹涂鱼(0.99%)、黄鳍刺虾虎鱼(0.89%),这10种的个体数占据了总捕获个体数的96%。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中,既生活着洄游性鱼类和河口性鱼类仔稚鱼,还生活着近岸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仔稚鱼。该水域仔稚鱼的种类和平均密度具有季节性变化趋势。根据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出现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对该水域的仔稚鱼资源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地调查及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结果,统计分析了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区系地位重要,已知维管束植物219科912属2 233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0科76属150种,裸子植物8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81科827属2 067种;(2)区系特有性强,单种及寡种的属极为丰富,中国特有科1科,特有属9属;(3)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多,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4)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值(即R/T)为4.56;(5)区系以木本植物占优势(种数占47.5%),藤本植物占一定比例(13.6%),雨林植物景观突出。总的来说,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亚区-北部湾地区的区系特点,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过实地调查,在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及其周围地区(武威东沙窝)共录得14目、27科、59种鸟兽,综合生态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这些鸟兽的分布类型以干旱地区特有种和代表种为主,计26种,占当地鸟兽区系组成的44.07%。其余主要有热带至寒温带、热带至温带、温带至寒温带、热带至温带、温带至寒温带和温带等几个分布类型。鸟类区系包括8目,16科,37种。其中,食草种和无脊椎动物的雀形目鸟类20种。隼形目猛禽中9种,它们分别占鸟类区系组成的数的54.1%和24.3%。兽类包括6目,11科,22种。其中,以啮齿目动物占优势,计12种,占兽类区系组成总数的5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