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济导视     
2002年巴西对中国橙汁出口猛增自中国橙汁进口税由75%降至15%以后,巴西对中国的橙汁出口猛增。据巴西酸橙出口商协会(Abecitus)预测,2001/02年度巴西对中国的橙汁出口可望达到1郾5万t,涨幅达2400%,约占巴西橙汁出口总量110万t的1郾5%。美国担心巴西农业发展影响美国农产品贸易计划美国农业部研究报告认为,巴西农业生产的潜力威胁着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在未来10年内,巴西大豆和玉米的竞争力将危及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出口,因此美国必须继续对农业生产提供补贴,以免失去市场。在近10年内,巴西大豆…  相似文献   

2.
对全世界的养猪业进行生产成本比较是一件困难的事,但荷兰农业经济协会和RABOBANK对此做了尝试.他们对巴西、加拿大、中国、波兰、美国以及荷兰的养猪生产成本和在国际竞争中的排位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5):220-223
以玉米的生产成本为分析对象,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玉米生产成本差异现状;根据时间序列趋势,估计2020年中国和美国玉米生产成本变化情况;围绕生产成本结构组成情况,以提高中国玉米生产成本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提出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创新及成果应用的需求,以期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农业科研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玉米生产成本地板抬升与价格上涨造成国际竞争力下降,并影响到农民收入。为明确美国与中国玉米种植大省玉米生产成本变动趋势和成本结构的差异,对2004—2015年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简称黑吉两省)与美国的玉米生产成本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黑、吉两省在2009年后进入成本高速增长时期,其中人工成本增速最快;成本结构和美国差异较大,农机作业费用、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占比高,农资费用和间接费用与美国相比支出不足。降低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应从加强社会化服务入手,提高农机使用效率、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并加大科技信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成本结构,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美国和巴西是主要进口来源国,且随着巴西大豆生产的崛起,对稳定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和巴西两国大豆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发现,农药、化肥、运输成本、存储成本和融资利息是巴西大豆生产成本高于美国大豆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并相应提出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政策建议,具体可以从加强政府间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期货市场建设以及推进贸易区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同意从4月开始进口巴西玉米,这对美国对华玉米出口构成新的打击。此前中国质检部门从进口美国玉米中查获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成分,并因此退运了大批美国玉米。 质检总局4月8日在网站发布的公告称,中巴两国检疫部门已经签署了《关于巴西玉米输华植物检疫要求协定书》,巴西玉米获得出口中国的检验检疫资格。从3月31日起,中国将同意符合检疫要求的巴西玉米进口。  相似文献   

7.
美国嘉吉公司在巴西的发展战略研究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走出去"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嘉吉公司(以下简称嘉吉)在巴西的发展战略,认为嘉吉首先开拓南美洲为进入巴西做了充足的准备,然后利用杂交玉米种子正式进入巴西;在成功进入巴西后,通过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物流网络、开展金融与风险管理并牢牢把控加工环节,最终成为巴西最大的农业综合企业;总结嘉吉成功的主要原因为:构建全产业链经营网络、重视金融和风险管理、注重研发。最后为中国农业"走出去"企业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美国、欧盟、巴西和中国玉米补贴政策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政策评估体系对比分析了1995—2018年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玉米补贴政策支持水平与结构变化。在玉米补贴政策支持水平方面,近年来,欧盟对玉米的政策支持水平最低,巴西、美国次之,而中国对玉米的政策支持水平相对较高。建议中国统筹补贴资金,适当调整对玉米的补贴额,积极引导农户逐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在玉米补贴政策支持结构方面,美国、欧盟对玉米的政策支持以与产量挂钩的基于现期耕种面积的支持为主,巴西以市场价格支持为主,中国受玉米关税配额管理等边境贸易保护措施影响,对玉米的政策支持仍以市场价格支持为主,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扭曲。中国应继续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使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逐步提高中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国际水稻种质资源会议(1990 Rice Ge m-plasm Workshop)于1990年5月10—12日在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菲律宾、泰国、巴西、美国、英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中国等17个国家,共44人。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南亚办事处也派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1)汇报各国和国际的水稻资源收集情况,研究今后设想;(2)座谈水稻资源保存暨基因库的管理;(3)研究水稻遗传资源网;(4)讨论水稻资源的资料管理。会议的主要结论有: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从而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丰工程"项目的科学实施,促进该项目为黑龙江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服务。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考察团一行于2018年9月3-12日对美国玉米和水稻、墨西哥玉米、巴西大豆和工业大麻的生产与科研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本文基于实地调研资料,概述了这3个国家的玉米、水稻、大豆及工业大麻生产和科研情况及先进生产经验,从多角度研究南北美地区农业生产和科研进展,总结了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启示,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宏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25-29,143,2
通过对美国玉米生产各环节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介绍了美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总结了美国高产玉米的生产管理技术、机械化水平、品种研发能力,以及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特点、产销服务体系等,对比分析了中关玉米投入产出效益,提出了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玉米粮经饲兼用。近年玉米消费呈刚性增长,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递增。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确保国粮安全、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速粮食加工业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迫在眉睫。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农机农艺互动,社会化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多项技术联动。主要措施:加大收获机械购机补贴力度,深入种植制度改革,创造机械化生产优质条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示范推广,积极培育玉米机械化作业市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玉米装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甘肃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依据甘肃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际,将甘肃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农业生产与农具恢复、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与水利抗旱、有计划大规模的发展、改革开放与结构调整及面向市场全面发展五个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相比较,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和科技应用贡献率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目前甘肃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甘肃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玉米、薯类生产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旱作节水机械化及畜牧业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MIV和GA-BP模型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标志。利用2007-2012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GA-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MIV值,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较大,土地经营规模影响较小;户均人口数、水稻播种面积比重、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有负向影响,其它因素有正向影响。从区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是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户均人口数在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具有负向影响,但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呈现"东部缺地,西部缺人"的现状。从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玉米播种面积比重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正向影响在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山地面积、水稻播种面积比重、户均人口数的负向影响在波动中逐年减弱。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突破稻作农机技术瓶颈,发展适合山区作业的中小型农业机械,同步推进农机专业服务市场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资源禀赋变化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共同决定了中国粮食增长的现实路径。以玉米为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劳动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其是否发生劳动节约型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并利用单要素生产率与二维相图探究中国粮食增长路径转型。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劳动节约倾向,东北、黄淮海与西部三大产区的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并逐渐趋同;中国玉米增长路径在21世纪初发生了历史性转型,由土地生产率导向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因土地—劳动比率优化未有突破,中国走的是依靠提升土地生产率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三类路径,这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率有重要启示。结论的现实价值在于,既要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包括加强适宜山地的农机具研发,推进丘陵山地耕地的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也要协调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生物良种培育与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化高效化等。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把握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背景下我国玉米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关系,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2个层面对要素产出弹性及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探讨我国玉米生产的技术选择方向。结果表明:1)我国玉米生产中机械有效地替代了劳动要素,替代弹性为1.099,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2)相比北方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我国西南优势玉米区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速度加快;3)样本期间化肥的产出水平持续下降,它对劳动、机械的替代程度在逐渐减弱;4)玉米生产采取了以机械技术为主,以生物化学技术为辅的技术。我国玉米生产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的结合,因地制宜地促进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发达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规及扶持政策。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初期,各国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提供高额的财政支持效果显著。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大为改观。随着国民经济快速键康的发展,对农机化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因此,对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中国,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府扶持力度,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玉米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运用2020年中国和美国的截面数据,比较两国及中国各地区间玉米生产成本结构差异,并采用刻画等产量曲线的方法揭示玉米生产中机械投入与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与肥料投入的替代关系,明晰各地区玉米生产的投入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COST-DEA模型测算2010—2020年中国玉米主产省份的技术效率、要素投入效率、配置效率以及成本效率,分析玉米生产成本节约潜力。结果表明:玉米生产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较高是导致中美玉米生产成本悬殊的重要原因;中国玉米生产成本效率平均为0.568,其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过低;从区域分布看,成本效率呈现西北和东北高、西南低的局面;从不同投入要素看,种子和肥料的利用率更高,土地和劳动力投入的节约潜力更大。因此,应综合提升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发达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规及扶持政策。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初期,各国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提供高额的财政支持效果显著。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大为改观。随着国民经济快速键康的发展,对农机化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因此,对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户投资能力不足的中国,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府扶持力度,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易克传  姚智华  张新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61-6062,6075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较低,严重制约了玉米产业的发展。该文阐述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安徽省玉米种植及机械化技术现状。通过对制约我省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对策,为提高我省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