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微量元素和硅钙钾肥对玉米缩二脲毒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添加2%和4%缩二脲的复合肥对玉米幼苗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配施一定量的微量元素(0.25%Zn O和0.50%H3BO3)和40%硅钙钾肥可以明显缓解缩二脲造成的毒害;含缩二脲的复合肥中配施微量元素的解毒效果要好于硅钙钾肥。当含有2%缩二脲的复合肥中配施微量元素以后,玉米幼苗毒害几乎完全消除;而含4%缩二脲的复合肥中配施微量元素,毒害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未能完全消除。在含有2%缩二脲的复合肥中添加硅钙钾肥也可以缓解缩二脲毒害;而缩二脲含量达4%时,硅钙钾肥不能缓解缩二脲的毒害。因此在施用缩二脲含量较高的复合肥时,缩二脲最好控制在2%以内,并建议配施少量微量元素,以减少缩二脲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正>1.缩二脲超标。尿素在生产熔融过程中会产生缩二脲,一旦所施用的尿素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很容易对作物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复合肥生产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也易产生缩二脲,对玉米生长也会造成潜在威胁。2.肥料配方不合理。传统的复合肥配方中,氮含量一般不超过15%,而目前  相似文献   

3.
不合理施肥通常是由于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不合理造成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施肥浅或表施.肥料易挥发,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应施于种子或植株侧下方16~26cm的地方. 2、双氯肥.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生产的复合肥称为双氯肥,含氯约30%,易烧苗,要及时浇水.盐碱地和对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对叶(茎)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鲜嫩,纤维多,而且使蔬菜味道变苦,口感差,效益低.尿基复合肥含氯高,缩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烧苗,要注意浇水和施肥深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锌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锌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产量随锌肥施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土壤锌含量较低地区适量增施锌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过量增施锌肥反而起到毒害作用降低玉米产量。通过本试验研究,可为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锌的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施用缓释复合肥的产量效应及经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砂姜黑土土类、重壤土质地、种肥同播一次性底施模式下,研究夏玉米施用缓释复合肥的产量效应及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施用硫酸脲复合肥,比近似养分量常规复合肥区增产9.15%;扣除施肥成本后,硫酸脲复合肥区比常规复合肥区增收959.00元/hm~2,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正>1.施肥浅。肥料易挥发、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应施于种子或植株侧下方16~26厘米处。2.双氯肥。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生产的复合肥称为双氯肥,含氯约30%,易烧苗,要及时浇水。盐碱地和对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对叶(茎)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鲜嫩、纤维多,而且使蔬菜味道变苦,口感差,效益低。尿基复合肥含氮高,缩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烧苗,要注意浇水和施肥深度。3.施用不当,可能造成肥害,发生烧苗、植株萎蔫等现象。施氮肥过量,土壤中有大量的氨或铵离子,一方面氨挥发,遇  相似文献   

7.
李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5,(30):100-101
[目的]进一步研究玉米最佳施锌量,为肥料配方、科学施锌及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小区试验设计,共4个施锌水平,5个处理。[结果]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施用不同量微量元素肥料硫酸锌,玉米生长稳健,根系发达,综合抗性增强,籽粒饱满,提高了玉米的结实率和粒重,有效改善了玉米的成产因素,增产效果明显。[结论]结合蒙城土壤有效锌含量状况,对缺锌土壤基施硫酸锌22.5 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8.
王广灿 《农技服务》2012,29(7):842+844
进行了控释复合肥在小麦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分别比施用等量的氮、磷、钾养分量(用单质肥料配施),磷、钾肥全部基施,氮肥50%作基施、另50%追肥)和等量的氮、磷、钾养分量全部基施,增产1.9%和9.5%;产值分别增加41.5元/667 m2和109.8元/667 m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冀南平原玉米种植的缓/控释肥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邯玉398为材料,选取3种常见的玉米缓/控释复合肥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用硫包衣缓/控释复合肥的玉米产量、利润及农学利用效率较常规复合肥分别降低1.95%、3.27%、8.27%~31.21%;施用树脂包衣缓/控释复合肥的玉米产量提高0.65%,但利润、总养分量、磷、钾偏生产力和总养分量农学利用效率分别降低了1.45%、22.59%、49.67%、49.67%、20.09%;施用脲甲醛缓/控释复合肥的玉米产量、利润及总养分量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效率较常规复合肥分别提高5.98%、5.50%、5.99%、25.22%,且产量、利润显著提高。[结论]综合分析,脲甲醛缓/控释复合肥可作为冀南平原玉米种植中的优先推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滴灌玉米产量,降低氮磷肥料的浪费,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北疆中高产田氮磷配施对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氮磷平衡施肥对滴灌玉米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条件下,氮磷施用比例前中后期分别为1:0.2、1:0.4、1:0.2时,滴灌玉米产量最高,氮磷施用比例前中后期分别为1:0.2、1:0.4、1:0.4时,产量次之。因此,北疆中高产田滴灌玉米生产中应适量施用氮肥,按玉米生育时期控施磷肥,配施锌等微量元素肥料,以保证在取得高产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建立于1980年的砂壤质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对30年的肥效演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小麦、玉米历年产量顺序基本趋势为NPK> NP>N>CK;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均高于相对应的化肥,且稳产性好.单施化肥前3年,氮肥养分效率明显,磷、钾肥效果不明显,3年后氮效下降,而磷、钾效上升;磷肥连续施用有明显的残效迭加效应,比一次足量施用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且小麦的磷肥肥效高于玉米;砂壤质潮土增施钾肥有明显和稳定的增产效果,配施有机肥后肥效明显下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肥效随N、P、K配合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有机肥长期施用有明显的后效.养分供应不协调会引起作物缺素而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以致减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复合肥生产工艺众多,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复合肥的性状存在本质差异。研究不同工艺复合肥的作物增产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为复合肥的工业生产与农业应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6种等养分不同生产工艺复合肥(N-P2O5-K2O,15-15-15)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6种工艺复合肥的氮素释放特征曲线符合抛物线,脲甲醛工艺复合肥氮素释放最慢、掺混工艺释放最快;不同工艺复合肥氮素释放速率依次是脲甲醛工艺<高塔造粒工艺<双管反应器工艺<喷浆造粒工艺<团粒工艺<掺混工艺复合肥。施用不同工艺复合肥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脲甲醛工艺复合肥玉米产量最高,较掺混肥增产8.8%;其次是高塔造粒工艺和双管反应器工艺复合肥,分别比掺混肥增产5.7%和5.1%,团粒工艺和喷浆造粒工艺较掺混复合肥增产不显著。玉米产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玉米产量差主要来自穗粒数的差异;不同工艺复合肥之间玉米穗粒数差异显著,脲甲醛工艺、高塔造粒工艺和双管反应器工艺复合肥穗粒数比掺混工艺复合肥处理提高15.6%、13.5%和10.2%;穗粒数与生长前期吸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玉米生长前期吸收氮量的提高促进了玉米穗粒数的形成。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在不同工艺复合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脲甲醛工艺、高塔造粒工艺、双管反应器工艺复合肥氮素表观利用率比掺合肥提高了10.7、8.9和3.8个百分点,其氮素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肥料贡献率都高于掺混肥,而团粒工艺和喷浆造粒工艺与掺混复合肥氮素利用效率相当。【结论】脲甲醛工艺、高塔造粒工艺及双管反应器工艺复合肥因工艺和原料的改进,较其他工艺复肥氮素释放慢,有利于玉米移栽到大喇叭口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促进了玉米生长和穗粒数的形成,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5种解磷溶磷菌肥在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冀西山区石灰性土壤施用磷肥后易形成难溶性磷的特点,以不施用菌肥为CK,以5种不同的解磷溶磷菌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施用不同菌肥对土壤速效磷含量、植株全磷含量、籽粒全磷含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菌肥对玉米苗期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对大喇叭口期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变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期所有施用菌肥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均〉CK,其中处理Ⅳ与CK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本研究条件下,施用不同菌肥对植株和籽粒的全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参试菌肥均能够提高玉米产量,除处理Ⅴ外,其他菌肥处理的产量均〉9000 kg/hm2,增产幅度(15.6%~24.2%)明显。  相似文献   

14.
4种复混肥料在含山县马肝田水稻产区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4种复混肥在含山县马肝田水稻产区推广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农家福40%BB肥、农家福45%BB肥、地泉有机无机肥、绿都有机无机肥4种复混肥在含山县马肝田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增产幅度及经济效益。[结果]参试的4种复混肥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水稻平均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单株分蘖数和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处理。4种复混肥对水稻生育期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投比在1.52~2.51,高于不施肥处理,且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经济效益较好。[结论]参试的4种复混肥可在含山县马肝田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石柱县南宾单元植烟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为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石柱县南宾单元采集130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结果]该单元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为8.39 mg/kg,有效铜为1.44mg/kg,有效锌为2.16 mg/kg,有效铁为56.39 mg/kg,有效锰为51.86 mg/kg,有效钼为0.10 mg/kg,有效硼为0.18 mg/kg。有效锌处于中等水平,有效铜处于高水平,有效锰和有效铁处于很高水平,而水溶性氯、有效钼和有效硼较为缺乏。[结论]针对石柱县南宾单元土壤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建议全面补施硼肥和含氯肥料,对临溪镇、龙沙镇、六塘乡和南宾镇适当补施钼肥。  相似文献   

16.
为了玉米增产促进农民增收,更加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危害,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复混肥、缓释肥和复合肥3种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氮肥都能使夏玉米的产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高;从纯收入和施肥效益水平上看,施用复合肥>复混肥>缓释肥,以施用复合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大田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20和Co2)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稳定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和2019年大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以不施肥(CK)为对照,比较等氮量条件下常规单施化肥(NPK)、有机肥替代30%(...  相似文献   

18.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对白术施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以施用复合肥37.5~50.0 kg/666.67 m2、普钙50~75kg/666.67 m2,齐苗肥施用复合肥20 kg/666.67 m2,摘蕾肥施用尿素30 kg/666.67 m2为宜;白术喷施锌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在10.8%~21.8%。在白术生长各阶段,宜施足基肥、轻施苗肥,摘蕾肥氮肥应占总氮的60%左右,分2次施用,同时提倡施用微量元素锌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施氮对不同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因品种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郑单958和浚单202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氮素吸收积累与氮肥效率的影响,明确2个品种施氮效应差异。[结果]施氮对2个夏玉米品种增产显著,郑单958在低氮时产量和收益最高,分别为12051.18kg/hm2和1722.40元/hm2,而浚单20在高氮时产量和收益最佳,分别为13166.00kg/hm2和1343.92元/hm2;在0、240和450kg/hm23个氮水平下浚单20比郑单958分别增产9.90%、5.20%和12.00%。施氮条件下,浚单20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高施氮量有利于浚单20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高氮水平下浚单20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郑单958。[结论]生产中郑单958适宜施用较低的氮肥用量,而浚单20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获得较好收益。该结果为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颗粒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莲藕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莲藕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指导。[方法]以大白莲为试材,取3块试验田,分别进行推荐施肥、习惯施肥及不施肥3种处理试验,收获后对莲藕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试验田平均主藕节数达到4.16,而习惯施肥的平均主藕节数为3.05~3.35;推荐施肥试验田的莲藕比习惯施肥莲藕长43.20~56.19 cm,产量提高了18.04%~41.00%;推荐施肥投肥成本为6 600元/hm2,比习惯施肥产投比高3.48~3.92,经济效益增长明显。[结论]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腐植酸及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满足了莲藕对养分的需求,使莲藕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钙、镁、铁、铝、硅、锌、铜、锰等中微量元素可以增加莲藕的抗病性,提高莲藕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