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车轮虫病防治方法及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异育银鲫"中科3号"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其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2011年,涟水县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部分示范户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的个别池塘暴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损失,现将其防治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发展,黄颡鱼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去年,江苏涟水县养殖黄颡鱼苗种的个别塘口爆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袁圣 《海洋与渔业》2012,(10):60-61
近年来,江苏异育银鲫养殖主产区射阳县养殖的近20万亩异育银鲫屡屡遭到病害的侵袭,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粘孢子虫病、肝胆综合症、鳃出血及大红鳃。目前,危害较大是鳃出血和大红鳃,本文就这两种病防控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郾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  相似文献   

5.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GS01-002-2007),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苗率高、不易脱鳞、碘泡虫病发病率低等优势,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等省得到推广应用.江都市水产管理站、江都市渌洋湖水产养殖场于2008年和2011年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半人工繁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贾景瑞 《河北渔业》2014,(10):33-33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肿死亡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目前冀州湖养殖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鲢鱼为主,养殖模式陈旧,处亏损状态,渔民收益不佳。为增加效益,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很多淡水养殖区域黏孢子虫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几乎各种鱼类均有感染,黏孢子虫病是该类疾病的总称。该病常表现为虫体侵袭鱼类的肠、肾、肝、脑、肌肉等组织,由于寄生的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会有所差异,给鱼类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在异育银鲫"中科3号"黏孢子虫病中,危害最大的是黏孢子虫侵入鱼的口腔咽部软组织,其引起的死亡率高达30%~40%。异育银鲫"中科3号"自2009年引进我省以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主要的鲫鱼养殖品种,黏孢子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车轮虫病防治方法及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过程中,我县许多养殖团头鲂苗种的塘口暴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车轮虫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引起大批死亡的主要是在4-7月。引起车轮虫病的病原约有10多种,以直接接触鱼体而传播。水浅、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均容易引起车轮虫病的暴发。一、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河北省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长丰鲢是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  相似文献   

10.
车轮虫病是国内外常见的寄生性鱼病,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其病原体是车轮虫属(Trichodina)的许多种类,寄生在鱼的皮肤、鳍、头部和鳃上,寄生多时可引起病鱼死亡,病鱼症状是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游动缓慢,诊断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碰到两例症状特殊的车轮虫病,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一例发生在无锡,夏花鱼种在池塘中成群地沿着池边狂游,养鱼者以为是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1.
<正> 笔者在长期育苗生产中,对下列几种严重的常见病害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介绍如下。1 车轮虫病1.1 病因症状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大的一种原虫病,5~8月对3~5cm以下的鱼苗、夏花致死率最高。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鳃、鼻孔、膀  相似文献   

12.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鳜鱼单独精养易发生鲫鱼鳃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鳜脾传染性肾坏死病等暴发性病害,为减少这两个品种在高密度单养池中养殖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死亡,提高池塘主养品种的成活率,2014年,我们将异育银鲫"中科3号"两龄鱼种和鳜鱼当年鱼种混养,并对放养模式、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了探索试验,利用两个品种的不同苗种放养时间和不同饲(饵)料品种,在成鱼养殖池中合理降低两个养殖品种的苗种放养数量,有效控制了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3.
江都市渌洋湖养殖场于2008-2010年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在项目完成的基础上,2011年4-5月,项目组又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半人工繁殖试验.试验培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F2母本规格450 g/尾9 500尾,兴国红鲤父本600g/尾3 500尾,繁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苗19 500万尾.现将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0-2011年的7-9月,我县3座小水库养殖的草鱼发生了严重的病害。笔者接诊并应邀到这3座小水库对草鱼病害进行现场诊治,通过现场调查与病鱼的观察、诊断,草鱼患的是鳃霉病、肝胆综合症、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并发,经近一个月的综合治疗后基本治愈。现把这3例病害诊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顾晓 《科学养鱼》1995,(7):26-27
加州鲈常见鱼病及防治加州鲈抗病能力较强,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少,但是由于养殖中管理不当和环境条件等不完全适宜,仍有病害发生。现将已发现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车轮虫病病原体为车轮虫,发病时间以春夏季为主,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鱼...  相似文献   

16.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经多年选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其遗传性状稳定,有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等优点。目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2020年4月底,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40万尾,在高青县低洼盐碱地基地开展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17.
车轮虫病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疾病 ,主要发生在鱼苗和鱼种的培育阶段。 1998年 ,武汉滠口渔场在进行家鱼人工繁殖过程中 ,室内一孵化环道初孵仔鱼发生大批死亡的现象。经过调查观察 ,确诊为车轮虫病 ,经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制止了车轮虫病的继续危害。1999年 ,事先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 ,彻底杜绝了该病的发生。鉴于刚出膜的家鱼苗严重感染车轮虫病的病例虽然很少见 ,但一旦发生 ,损失严重 ,故将其发病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病例滠口渔场共有 8个孵化环道 ,其中 1号环道位于室内 ,其它环道均建于室外。环道的容积为 13.2 m3,水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异育银鲫"中科3号"人工繁殖,从亲鱼挑选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和孵化、夏花培育和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我们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后,为了保证亲本质量,克服单独进行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培育成本高,同时规避鳜鱼成鱼养殖风险,逐步探索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鱼和鳜鱼混养技术。一、养殖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通风、向阳、面积10~20亩为宜,池底平坦,塘埂无渗漏,池底淤泥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与渔业》2010,(10):53-53
9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9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鱼虱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鳖腮腺炎病和红底板病、对虾红腿病、桃拉病、不明病因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