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春玉米合理套种夏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夏大豆主推品种桂夏1号和玉米品种正大619为供试材料,于2011年在广西3个有代表性的夏大豆产区进行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试验,研究适宜与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的最佳种植模式.[结果]垄上双行种植平均产量最高为2754.87 kg/ha,垄沟单行种植(CK)平均产量为2466.57 kg/ha,最低为垄上双行隔行种植,产量为2160.70kg/ha.[结论]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最为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春玉米后期垄上双行套种夏大豆.  相似文献   

2.
胜利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年有效积温2300~2400℃,地势低平,以岗地白浆土为主,采用常规三垄栽培模式种植的大豆产量在2100kg/hm2左右。为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效益,2004年我们采用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产量3571kg/hm2,比采用大垄密增产512kg/hm2,纯增收395.30元/hm2,现  相似文献   

3.
玉米和大豆是呼兰区的主栽作物,2种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160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2006年我们在康金镇头道村进行玉米、大豆立体间作栽培试验(即垄台种植大豆、垄沟隔沟种玉米)获得了成功,通过三年试验研究看效果很好,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我国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节本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重点。东北大豆、玉米主产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以提高大豆单产,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含水量。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我国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节本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重点。东北大豆、玉米主产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以提高大豆单产,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就我国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节本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推广重点。东北大豆、玉米主产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垄三栽培、窄行密植等技术以提高大豆单产,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含水量。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垄行间覆膜全程机械化栽培,就是在行距1.3m的大垄上播种两行玉米,在两行玉米中间覆60cm宽的地膜.从整地、起垄、播种、施肥、覆膜、化除、田间管理、健身防病虫、收获等一系列农事活动,都由适合于农艺要求的相应机械来完成.玉米大垄行间覆膜全程机械化栽培与常规种植玉米的最大区别是行间覆膜,仅此一项技术就使玉米的前期生长发育得到了保护,协调了水、肥、气、热、光等因子,使玉米田的光合面积迅速增加,其结果使玉米的单产和品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垄上种大豆、垄沟种玉米的立体栽培在我省五常、宁安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的种植,取得了令农户满意的产量. 一、增产原理 立体栽培技术是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按生态学规律,仿生态环境中高、低作物分层次生长,分居其位,各有所为;根据植物学原理,运用玉米和大豆高与低的空间差别,承先启后,一地双收;根据生物学特征,利用玉米和大豆的共生性,使之共同生存,互助互利;按栽培学的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程度地利用垄台、垄沟空间.  相似文献   

9.
白浆土农田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白浆土农田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大豆品种垦丰16为试材,采用宽窄密(4行)、宽窄密(6行)、行间覆膜和玉米茬原垄卡种4种栽培模式,同时以三垄栽培为对照在八五三农场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宽窄密(4行)产量和效益最好,是白浆土农田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受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勤得利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为大豆覆膜栽培选出适宜的高产品种,使我场的大豆单产再上新的台阶,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 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 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3。豫豆 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 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 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 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立体栽培简单地说就是高棵作物与矮棵作物间作。玉米、大豆(马铃薯)立体栽培就是在垄台上种大豆.在垄沟里种玉米。具体间作比例是2:1(两垄大豆或马铃薯.一垄玉米)。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玉米增产18%以上。大豆或马铃薯偏得。立体栽培能充分体现边行增产优势。大片玉米地头、地边均是大穗,而隔沟套种玉米,垄垄是边行.株株是大穗,最大程度地发挥边行优势,达到通风透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土壤以暗棕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2%~3%,水解氮35~40mg/kg,速效磷35mg/kg,速效钾100~150mg/kg,适于种植大豆.多年以来,该场大豆栽培模式一直以三垄栽培为主,但从目前看,三垄栽培模式的产量水平已难于再提高.因此,探讨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已成为发展该场大豆生产的一个重要方向.自1999年以来,该场采用红丰11号大豆对缩垄增行(垄距为50cm)、窄平密(行距为35cm)、大垄密(垄距为135~140cm)等栽培模式进行了大面积试种,从这几年的产量、效益看,以大豆窄平密栽培模式效果最佳.现将暗棕壤地区大豆窄平密栽培技术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地进行了大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方式保墒效果最好,折合产量为3 096.9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665.6 kg/hm2,增产率27.4%;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折合产量为3 028.1 kg/hm2,较露地播种增产596.8 kg/hm2,增产率24.5%。2种栽培方式可在崆峒区旱地大豆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套种黄豆栽培技术,就是采用在全膜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模式,使全膜的大垄沟进行再利用.这种套种技术既提高了玉米光合作用效率,促大穗,增粒重,还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肥了土壤地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试验目的大垄三行是近两年新推广的一种高产栽培模式,通过近两年种植发现苗期缺肥是大垄三行的一个弊端,为了充分发挥大垄三行的栽培优势及其增产潜力,特设此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大垄三行的合理种植密度及行间最佳施肥位置,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地情况:(一)试验地设在科技园区内,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玉米。土壤类型为黑壤土。有机质含量66.5g/kg,碱解氮含量为245mg∕kg,速效磷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大垄三行栽培近两年新推广的一种高产栽培模式,但苗期缺肥是大垄三行的一个弊端。通过不同密度与行间不同施肥位置试验与研究,单侧施肥位置离中间苗带20厘米,密度两侧边行16万株,中间行8万株时,产量性状和增产效果最好。一、前言通过探索大豆大垄三行栽培的最佳密度与最佳施肥位置,充分发挥大垄三行的栽培优势及其增产潜力,从中筛选出适合大垄三行的合理种植密度及行间最佳施肥位置,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虎林市在推广大豆"平播垄管"、"缩垄增行"、"早晚密"、"精量播种"、"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进行不断研究探索,近几年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矮杆型品种的育成,又经过今年干旱的考验,这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大豆"大矮密"栽培技术,即是采用合丰51号等矮杆品种,实行130厘米大垄六行(三双行)密植,垄底全方位超深松,垄体分层一次性施缓释肥,原茬早播、浅播,旋转锄机械除草,中耕垄沟深松,机械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第二年原垄卡种大豆、小麦或大豆.大矮密栽培实行深层和原层耕作,实现耕作水利,是旱作保护性耕作栽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大豆栽培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栽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栽培模式多样,八十年代主要栽培方法是平播后起垄,九十年代初引进大豆垄三栽培技术,近五、六年来,先后引进、推广了平作窄行密植、行间覆膜、平播等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嫩江县都有一定的应用面积,垄三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50%;窄行密植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30%;行间覆膜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7%;平播栽培应用面积约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通过近三年的调查,将嫩江县大豆不同栽培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效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我国四大栽培作物之一,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同时也是北方旱作区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大部分大豆种植在年降雨量300~600 mm的雨养农业区,由于长期面临干旱的胁迫以及粗放的栽培方式影响,导致大豆平均产量一直徘徊在1 650 kg/hm2左右,产量低,效益差,严重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用地膜全地面覆盖,使整个田间形成沟垄相间的集流场.将农田的全部降雨拦截汇集到垄沟,通过渗水孔下渗,最后聚集到作物根部,成倍增加了作物根区的土壤水分储蓄量,实现了雨水的富集叠加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