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淀粉为和聚乙烯醇(PVA)原料,采用交联共混反应制备淀粉-PVA生物降解薄膜。考察了淀粉-PVA薄膜制备过程中诸因素对薄膜各项性能和生物降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PVA薄膜各项性能优良,具有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2.
以柠檬酸作交联剂改善丝胶/聚乙烯醇热固化膜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洋  冯屏  田晓慧  闫伟 《蚕业科学》2010,36(1):91-96
交联、接枝和共混等是改善纯丝胶膜耐溶失与力学性能的重要技术方法。以柠檬酸作为交联剂制备的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的表面结构形态得到改善,耐溶失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成膜条件对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结构及其性能产生影响,适当升高干燥温度有助于提高柠檬酸与丝胶和聚乙烯醇的交联程度,在干燥温度为120℃、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6%的条件下,制备的共混固化膜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失性能。用柠檬酸作交联剂的丝胶/聚乙烯醇/柠檬酸共混固化膜材料培养L929细胞,测试其对细胞毒性的分级为一级(细胞为圆形,偶见裂解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医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丝素/明胶共混膜的结构与溶解性能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马芳  朱良均  邹凤竹 《蚕业科学》2005,31(3):306-310
将丝素溶液与明胶溶液按不同共混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混合,制备成丝素/明胶共混膜。用环境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系统分别测定共混膜的结构与热性能,采用烘干质量法测定共混膜的溶胀率和溶解率。结果表明:丝素与明胶的共混性好,共混膜结构改变,热稳定性好;烘干时间对共混膜的溶胀率和溶解率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乙醇处理对溶胀率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共混比则对溶胀率和溶解率都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柞蚕丝素/丙二醇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开发适用于人工皮肤、创面覆盖等的生物材料,用硫氰酸锂溶液溶解柞蚕丝素纤维,制备不同配比的柞蚕丝素(TSF)/丙二醇共混膜。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对不同配比共混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溶失率和分析其力学性能变化。当TSF/丙二醇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30%时,共混膜的聚集态结构主要以α-螺旋结构为主,此时共混膜的溶失率较高,仍有30%左右;随着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增加,共混膜的聚集态结构逐渐向β-折叠结构转变,溶失率也随之降低;当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45%以上时,共混膜基本不溶于水,溶失率<2%。同时,当共混膜中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30%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大,虽然断裂强度有所减小,但即使丙二醇的质量分数达到45%时,断裂强度仍然有20 MPa左右。研究结果显示,丙二醇的加入能显著降低柞蚕丝素膜的溶失率,并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转入蜘蛛丝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家蚕的蚕丝为材料,用普通的流延成膜法即可将转基因蚕丝丝素溶液制备成丝素膜。以分别加入或未加入1%甘油的转基因蚕丝丝素膜和普通蚕丝丝素膜作为测试样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及机械性能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等手段表征转基因蚕丝丝素膜的结构与性能变化。与含1%甘油的普通蚕丝丝素膜比较,含1%甘油的转基因蚕丝丝素膜仍旧含有较多的无规卷曲和α螺旋结构,膜的表面较为粗糙,水蒸气透过量增加了15%~20%,水中溶失率略有增加(为22%),应变增加了1倍左右(为38.5%),耐久性也更优(为164次±11次)。此外,转基因蚕丝丝素膜和普通蚕丝丝素膜与1%甘油共混后,膜的结构和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研究结果表明,含蜘蛛丝蛋白的转基因蚕丝丝素膜的结构较松散,表面孔隙变大,力学性能改善,更具有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载体,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作为模型药物,制备具有可吸收性能的抗菌静电纺丝膜。以静电纺丝膜的抑菌效果作为指标,结果表明,制备的双载药静电纺丝膜载药均匀,可纺性好,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7.
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善丝素膜作为医用材料的物理性能,以丝素和纳米SiO2为基材,乙醇为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对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微观形态与结构进行表征:共混膜表面呈凹凸状,横截面为多层次的网络状结构,丝素蛋白分子主要为β-折叠结构。对不同质量比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当丝素与纳米SiO2共混质量比为80∶5时,共混膜的断裂强度最大,为94.86 MPa;当共混质量比为80∶3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为55.20%;共混膜的溶胀度和热水溶失率与纳米SiO2含量成反比,而透气性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测试结果表明,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素溶液中加入具有补强增韧功能的纳米SiO2制备的共混膜,更接近优良人工皮肤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征,丝素与纳米SiO2的共混质量比以80∶3和80∶5为宜。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混法制备丝素-壳聚糖共混膜,并测定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各种配比的丝素-壳聚糖共混膜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克服纯丝素膜刚而脆的弱点。扫描电镜显示纯丝素膜SF、共混膜SCP1表面致密光滑,SCG2、SCP2两种共混膜都有明显突起,而共混膜SCG1的表面凹凸不平。细胞培养结果显示,SCG1、SCG2、SCP1和SCP2等4种共混膜的细胞毒性都在0、1级,细胞增殖率在85%~105%之间,细胞附着率在24 h的达到90%以上,说明各种配比的丝素-壳聚糖共混膜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基本符合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湿法涂层技术制备热塑性聚氨酯(PU)多孔膜的工艺条件以及各种因素对多孔膜微孔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造成多孔性的差异有各种因素,诸如:PU溶液的浓度,致孔剂的含量及其分散程度,凝固浴的组成和温度以及PU溶液中空气的溶入等因素。多孔膜的表面(与水的接触面)孔径为10μm~20μm,而底面(与基材的接触面)孔径为60μm~100μm,断面结构显示,多孔膜的内部疏松多孔,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讨论了用于制备PU膜的液液相转变过程以及微孔膜形成的机能,进一步探讨了溶液的成膜过程和多孔膜的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湿法涂层技术制备热塑性聚氯酯(PU)多孔膜的工艺务件以及各种因素对多孔膜微孔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造成多孔性的差异有各种因素.诸如:PU溶液的浓度,致孔剂的含量及其分散程度,凝固浴的组成和温度以及Pu溶液中空气的溶入等因素.多孔膜的表面(与水的接触面)孔径为10μm~20μm,而底面(与基材的接触面)孔径为60μm~100μm,断面结构显示,多孔膜的内部疏松多孔,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讨论了用于制备Pu膜的液液相转变过程以及微孔膜形成的机能,进一步探讨了溶液的成膜过程和多孔膜的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11.
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是透气性、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更符合人工皮肤要求的膜状材料。为了评估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生物安全性,利用实验动物对其进行与人体皮肤创伤愈合直接相关的过敏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热原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皮内刺激试验、急性(单剂量)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等。各项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实验动物对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无不良反应,细胞相对增殖率大于90%,符合国颁标准对医疗器械的生物安全性要求,预示其有望作为人工皮肤材料应用于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12.
使用聚乳酸对丝素蛋白膜进行改性,制备聚乳酸/丝素共混膜,期望改善丝素蛋白膜作为药物载体的药物释放效果。首先研究聚乳酸含量对共混膜断裂强力和溶失率的影响,接着以染料罗丹明B作为小分子模型药物,将共混膜作为药物载体,对其药释性能进行研究,并使用药释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最后探讨药物的用量以及膜厚度等因素对共混膜的药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的加入能够显著地提高丝素蛋白膜的断裂强力,降低其溶失率;聚乳酸/丝素共混膜对供试药物罗丹明B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释放过程属于菲克扩散模型;适当增加药物罗丹明B的用量可以有效提高共混膜的药物释放速率,而共混膜厚度的增加则可抑制药物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选用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作为共混材料,通过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蚕丝,研究这3种材料对再生蚕丝形貌、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纳米铜、纳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后,与不加共混材料的再生蚕丝相比,再生蚕丝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共混纳米铜和纳米氧化铜明显提高了再生蚕丝的力学性能。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86.42 MPa和34.70%,相比未共混纳米铜制备的再生蚕丝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166.95 MPa和24.23%)分别提高了71.56%和10.47百分点。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分别对氢氧化镁阻燃剂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加入聚丙烯中制备阻燃复合材料,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效果,并测试所制备的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能更好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聚丙烯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后道拉伸处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 succinate),PBS)/丝胶蛋白(silk sericin, SS)共混纤维,研究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对纤维形态结构、化学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增加,PBS与丝胶蛋白发生相对位移,纤维表面沿拉伸方向出现明显条纹;随着拉伸温度增加,纤维表面的条纹减少,表明温度的增加提高了PBS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使纤维保持致密结构。随着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的提高,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晶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后道拉伸倍数为4倍,拉伸温度为75℃时,纤维的结晶度可达61.30%,此条件下的纤维断裂强度最大为2.0 cN/dtex,接近粘胶纤维的力学强度,可满足纺纱、非织造等纺织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海藻纤维的成分、制备以及独特的性能。重点介绍了海藻酸与纤维素、海藻酸与甲壳素、海藻酸与明胶、海藻酸与聚乙烯醇、海藻酸与大豆蛋白、海藻酸与PVA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相关链接     
<正>新闻链接一:什么是三聚氰胺?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有机含氮杂环化合物,学名1,3,5-三嗪-2,4,6-三胺,或称为2,4,6-三氨基-1,3.5-三嗪,简称三胺、蜜胺、氰尿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与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生产塑料。它还可以用来做胶水和阻燃  相似文献   

18.
单宁酸溶液对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植物叶片膜透性的测定方法研究了外施单宁酸溶液,对紫花苜蓿幼苗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处理的苜蓿叶片膜透性都有所增加,但增加速率不同,为:V0>V0.25>V0.5>V1;经浓度为0.5%,1%的单宁酸溶液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均明显高于未经单宁酸溶液处理的苜蓿幼苗(P<0.01);经浓度为0.25%的单宁酸处理过的苜蓿幼苗,其膜透性变化在低温处理时间为0 h,2 h和4 h差异不显著,但在处理6 h的时候差异性显著(P<0.05);随着单宁酸溶液浓度的增加,每个处理时间上苜蓿幼苗的膜透性逐渐减小,保护性作用逐渐加强。此研究结果为单宁酸溶液能提高苜蓿抗寒性,减轻低温伤害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三氯乙酸溶液提取鸡蛋和鸡蛋粉中三聚氰胺的同时,也去除了蛋白质的干扰,样液经MCX固相萃取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进行检测.在2~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检出限(LOD)为2μg/kg,定量限(LOQ)为10μg/kg.在10~100μg/kg的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1.8%~94.9%,相对标准偏差为0.93%~4.77%.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鸡蛋和鸡蛋粉中低含量的三聚氰胺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丝素膜的性能,用对苯二甲酰氯(DB)作改性剂对丝素蛋白进行了接枝改性。研究了对苯二甲酰氯加入量以及不同温度下成膜等对接枝产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对苯二甲酰氯与丝素形成共价结合;万能电子强力仪检测表明,改性后的丝素膜其力学性能有较大的改善,当接枝率为6.8%,丝素膜断裂强度可达42.5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