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无损检测技术,结合AP1000蒸汽发生器管板加工,对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渗透检测(PT)在AP1000蒸汽发生器管板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着重地从液体渗透检验试剂、检验程序以及检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在蒸汽发生器(SG)给水环的设计中,传热管冷侧和热侧热负荷不均的特性要求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使给水按合理的比例分配给冷侧和热侧,以适应两侧不同的热负荷,保证二次侧自然循环回路的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国内二代改进型机组55/19B型蒸汽发生器的给水环的结构设计,建立了给水环的水力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给水环的水力特性及给水分配情况,证明了设计满足给水分配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蒸汽发生器的吊装,本文详细介绍了M310堆型吊装方式与AP1000开顶法吊装方式的工艺与专用吊具。从主设备安装的角度分析了两种吊装方式的优缺点,M310堆型吊装方式安全性高、工艺成熟,开顶法吊装方式工艺简化、工具简单。  相似文献   

4.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管板厚度计算是压水堆一回路系统承压边界尺寸计算的关键。本文采用TEMA标准和ASME VIII-1标准对包括蒸汽发生器传热管节距、布管圆直径、管板外径、筒体连接段厚度等主要参数的变化对管板厚度计算的影响进行对比计算分析,研究蒸汽发生器管板厚度计算标准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M310型650MW压水堆机组的蒸汽发生器运行为切入点,对立式自然循环式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分高负荷两种运行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模拟控制图中采用的滤波器加以分析,指出各滤波装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运行经验,针对常见的有关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方面常见的故障加以分类说明,并给出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6.
压水堆核电站配置有一套完善的蒸汽发生器水位测量装置,用于全范围的蒸汽发生器的水位控制。本文通过对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原理的展述,展开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方法,共同提高控制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技能。  相似文献   

7.
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5、6号机组新增了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冷却系统(PRS)作为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冷却系统的管道与主蒸汽管道相连,在应急余热排出冷却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U型水封,水封前的蒸汽管道敷设保温层,水封及下游部分管道不敷设保温层。机组运行期间,蒸汽在水封处冷凝,以避免蒸汽进入冷却器,从而减少蒸汽的热量损失。但考虑到保温层的散热,长期运行期间会有少量的蒸汽冷凝成水,如果这部分水回流到主蒸汽管道中,则会增大汽轮机入口的蒸汽湿度。本文计算分析了PRS系统蒸汽管道产生的凝结水,并评价了其对蒸汽发生器含湿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介绍了二代加和AP1000核电中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的差异。通过设备设置、控制方法、系统接口等方面的比较,表明AP1000核站电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安全和先进。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实验快堆(CEFR)40%功率下的蒸汽发生器为原型,基于相似模化原理建立了蒸汽发生器简化物理模型。采用两流体模型及热弹性力学基本关系式分别描述气液两相流沸腾相变过程和热应力变化规律。利用CFX对二、三回路侧流体流动传热及与传热管的耦合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ANSYS WORKBENCH中实现了流体温度场载荷向结构的传递,进而对传热管进行稳态热分析和热应力分析。研究结果为CEFR蒸汽发生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模块式小型堆ACP100二回路采用2×50%容量汽动调速泵为主给水泵、2×25%容量电动调速泵为启动给水泵的配置,从模块式小型堆核电机组启动程序、二回路运行特性、主给水调节方式及降负荷能力等方面对模块式小型堆二回路给水泵配置方式进了分析,并与M310机组及在建的三代核电AP1000、EPR1000机组的给水泵配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为我国后续模块式小型核电机组的常规岛给水系统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