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性活性炭对猪场空气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燕  程鹏  黄思嘉 《猪业科学》2017,34(6):96-98
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良好的环境才可以养出健康的畜禽生产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恶臭气体作为养殖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气体污染,它的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成分是NH_3、H_2S、硫醇和甲硫醇等。文内主要是运用CuCl_2对活性炭进行改造,并测量其去除NH_3、H_2S的最佳条件。在实验中改性后活性炭对NH_3、H_2S的吸附效果可达313.5 mg/g、317 mg/g,相比于普通活性炭提高了72.25%、30.18%。此实验说明改性后的活性炭吸附NH_3、H_2S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可用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五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影响橙子皮膳食纤维吸附Pb2 的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了浓度、加入量、pH、时间、温度5个因素与吸附率的回归模型,模型显示浓度80 mg/L、加入量0.1 g、pH=5、时间2 h、温度35 ℃时,橙子皮膳食纤维有最大吸附率YMax为91.74%。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吸附发生在不均匀表面。吸附速率模型研究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的动力学行为。活性炭对比试验表明改性橙子皮渣对Pb2 的吸附在低浓度时优于活性炭。橙子皮膳食纤维对Pb2 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相结合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活性炭在空气净化等方面的用量剧增,运用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吸附室内有害气体消除室内污染,成为活性炭应用的一次新革命。本文分析了活性炭及其相关技术在吸附类空气净化装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五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影响改性菠萝皮渣吸附Cu2+的因子进行优化,得出在浓度60 mg/L、加入量1.2g、pH=5、时间2h、温度40℃时,改性菠萝皮渣有最大吸附率YMax=91.8%。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吸附可能以单分子层吸附占优势。吸附速率模型研究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的动力学行为。活性炭对比试验表明改性菠萝皮渣对铜离子的吸附在低浓度时优于活性炭。扫描电镜下改性菠萝皮渣表面显示粗糙和多褶皱。改性菠萝皮渣对铜离子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相结合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5.
由于活性炭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气体分子具有吸附性,可使经过吸附后的气体满足零气要求。本文通过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得出在一般情况下若校准氮氧化物自动监测仪和臭氧自动监测仪的零点,可以用气体通过活性炭罐的方法来获得零气,而校准二氧化硫或一氧化碳自动监测仪的零点,则不应用活性炭罐来替代零气源。  相似文献   

6.
对农林废弃物菠萝皮进行化学改性处理,以去除大气中的TVOC有害气体,减轻大气污染的同时实现废弃物的多次循坏再利用,为吸附剂的研究与空气净化提供借鉴。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以及单因素实验对皂化改性菠萝皮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吸附条件优化;对渣粒径、温度和加入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吸附等温、动力模型拟合试验探究机理;通过BET、SEM及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采用横向对比试验与其他材料对比吸附效果并探讨吸附剂的重复利用能力。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与氢氧化钠体积比为1:2.8,浸泡时间为6 h,离心时间为13 min,预测值Ymax=8.2759%;渣粒径60目、温度22℃、加入量3g为最佳单因素条件;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26),吸附状态为多分子层多位点吸附;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57),即以化学吸附为主的物理化学双重吸附过程;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孔隙率升高,表面褶皱增多,且酰胺N-H基团、-OH等有效基团参与吸附;横向对比试验证明吸附效果在1%水平上显著优于其他四种吸附材料,即改性菠萝皮>硅藻土>活性炭>竹炭>树脂,且至少可重复利用7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几种纤维素纤维的改性方法,Ce4+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多活性基阳离子无碱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改性及生物酶改性,这些改性方法分别对于纤维素纤维的吸附性,染色性能及机械性能有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糖蜜基活性炭做吸附剂,研究其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性能。糖蜜基活性炭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容量大于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容量。探究了吸附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相对于市售商业活性炭,糖蜜基多孔炭对溶液中Cd(Ⅱ)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活性炭对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试验利用预处理后的活性炭处理含磷废水,考察了溶液p H值、活性炭相对投加量、吸附时间、磷初始质量浓度对磷去除率和吸附量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箱线图(Box-Behnken Design,BBD)模型优化了吸附条件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是溶液p H值为3,炭的相对投加量为8 g/mg,吸附时间为60 min,磷初始质量浓度为0.78 mg/L,在此条件下,磷的去除率达到67.92%。说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描述活性炭对磷的吸附过程;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含磷废水,对磷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     
活性炭主要由富含碳的有机材料制成,因其孔隙率高、吸附能力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飞起、污水处理等方面。本人具体介绍了活性炭的特性、作为吸附剂的工作机理以及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使用情况,可以预见,随着活性炭改良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未来,活性炭的使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与卵母细胞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气体自由基。论文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介绍了NO的发现、生物学特性、作用途径,着重阐述了NO在卵巢组织中的分布以及NO与卵母细胞的发生、成熟、排卵和卵泡细胞凋亡与卵泡闭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鸡舍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在规模养鸡生产中,这些气体污染鸡舍环境,引起鸡群发病或生产性能下降,降低养鸡生产效益。现介绍鸡舍中有害气体的几种清除方法,供参考。1垫料除臭法在垫料中混入硫磺,可使垫料的pH值小于7.0,这样可抑制粪便中氨气的产生和散发,降低鸡舍空气中氨气含量,减少氨气臭味。具体方法是按每平方米地面0.5千克硫磺的用量拌入垫料之中,铺垫地面。2吸附法利用木炭、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吸附空气中的臭气。方法是利用网袋装入木炭悬挂在鸡舍内或在地面适当撒上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技术处理畜禽场排放的氨气污染效果,为该技术在畜禽场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活性炭吸附与纳米TiO2负载活性炭光催化降解氨气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30、60μW/m2)、不同NH3处理浓度(30、50、70 mg/m3)、不同气体流量(2、3、4 L/min)情况下对纳米TiO2负载活性炭光催化降解NH3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氨气物理吸附作用在22 h后趋于饱和,负载纳米Ti O2的活性炭在22 h后仍保持85%以上降解率;光强、NH3处理浓度对NH3降解效果有影响(P0.05);气体流量对NH3降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畜禽场不同排放源的氨气排放特征、处理效率和运行成本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去除水体中阿莫西林的有效方法,试验采用静态吸附法对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花生壳活性炭吸附阿莫西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酸溶液质量分数为30%、活化时间为80 min、活化温度为600℃、液固比为200%时制得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最佳,吸附的最佳条件为投加量3 g/L、时间100 min、温度35℃、溶液初始pH值4。说明花生壳活性炭可作为处理阿莫西林的高效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汽车4S店油漆配比、补漆工艺及污染物处置措施,解析了汽车补漆过程中主要VOCs产排量估算方法。针对漆雾颗粒物的处置,必须明确各类过滤棉的额定吸附量。针对VOCs的处置,须明确活性炭的型号、吸附量等参数,或采用E-L方法预测活性炭对代表性组分的吸附量,进而核算活性炭对TVOCs吸附量。本论文将为汽车4S店环境影响评价及汽车补漆过程污染物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蔗渣进行酸改性并研究了改性蔗渣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酸改性后的蔗渣对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改性蔗渣投加量和染料废水初始pH值对脱色率影响较大;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表明,改性蔗渣对水中染料的吸附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较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凹凸棒土的基本特性及活性改性的物理化学基础和吸附性能,简述了凹凸棒土及改性凹凸棒土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黄原酸基凹凸棒土合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染料等有机物分子的络合和亲和吸附的机理;采用湿法工艺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凹凸棒土(XA);通过SEM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A已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18.
马林 《山东饲料》2013,(18):184+261
本文简单介绍了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气体分离与提纯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并理论性的介绍了PSA系统吸附时间的调节知识。使一般操作人员和初次接触PSA系统人员对PSA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国内外集体防护滤毒技术的手段及研究现状,指出了新时期我军集体防护面临的严峻挑战,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技术、光催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原理、现状、特点及局限性,重点介绍了可再生滤毒技术,最后提供了集体防护滤毒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国内外集体防护滤毒技术的手段及研究现状,指出了新时期我军集体防护面临的严峻挑战,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技术、光催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原理、现状、特点及局限性,重点介绍了可再生滤毒技术,最后提供了集体防护滤毒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