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自从人们掌握了用先进的雷达波和星际飞行跟踪技术来准确测定日地之间的距离之后,一些科学家测出地球正在逐渐远离太阳。但关于地球正在远离太阳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作者分析了各种可能引起地球变轨的因素,发现在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地球尾部半球所受的大气压力大于头部半球所受的大气压力,导致地球公转加速,地球扩轨。这就是地球远离太阳的真正原因,也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自然对策。类似地,具有浓密大气层的其他行星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会渐渐地远离太阳。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尽管有些人认为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包括NIPCC在内的许多科学家仍然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自然驱动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他们并未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自然驱动力。于是作者研究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获得了一个折中的结果,发现随着地球质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更多的来自宇宙空间和人类生产的温室气体,使地球大气层逐渐增厚,被包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难以逃逸,导致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全球气候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它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本文简要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个方面,提出畜牧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把地球环境推到了危急时刻。近年来,各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现象如暴雪、飓风、雷击、洪水、干旱等在世界各地频频上演,全球气候变化还引起冰川崩塌消融、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物种灭绝。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变暖到来之前,我们唯有节能减排,放弃化石燃料,改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同时保护森林,减缓温室效应,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将地球还原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累积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备受世界瞩目的歌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已经落幕,来自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政府官员们郑重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脆弱地区应对变暖带来的灾害.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要求.世界观察研究所(WWI)在《世界观察》杂志(2009年11/12月刊)中刊登的一篇题为《牲畜与气候变化》的报告中指出:"牲畜和它们的副产品实际上至少排放了325.64亿tCO2当量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的51%",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先前估计的数值18%.  相似文献   

6.
温室气体是引起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对其部分来源尚不十分清楚。动物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温室气体排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动物对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影响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近年的科学研究证明,动物不仅在重要的温室气体CO2和N2O排放中起主要作用,而且是温室气体CH4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排放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如何减少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等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减缓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养殖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寻找有效途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养殖场管理模式和粪污处理、不同家畜种类及其饲料组成,以及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调控等三方面阐述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增加了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并破坏了生态系统。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甲烷的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为快速和必需的途径。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占人为甲烷排放量近三分之一,并且造成3%—13%的饲粮能量的损耗。因此,该文将对反刍动物的甲烷减排措施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减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各种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找出畜禽温室气体的影响因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机理,提出减少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与对策,为探索节能、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预计在未来一百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将会对植被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高山地区的植被.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模拟增温研究对高山植物的影响,并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模拟增温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为减少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变暖破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的影响,使全球气候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全球气候变暖.由于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会扩大和加深物理反馈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相比于其他地区更为明显。亚热带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之一,高强度的人为耕作干扰使水稻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旱地土存在显著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但升温造成温室气体(如CO_2和CH_4)排放增加,产生进一步的温室效应,这种正反馈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理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已成为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其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具重要影响.本研究综述了草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排放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不确定性是环境、生物和管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加强草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产...  相似文献   

14.
泛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有机碳、氮库。在气候变暖驱动下,高纬度或高海拔冻土融化加速,冻土活动层冻融格局改变,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成为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效应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泛北极和青藏高原冻土区土壤CO2,CH4和N2O三种主要温室气体通量对冻土退化及冻融作用的响应特征和影响机制,探讨了高寒地区生态系统净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的相互关系,并简要提出了目前冻土区土壤碳排放和氮转化关键过程研究中需要加强的方面,旨在为继续深入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碳氮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而畜牧业中的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等)特别是反刍动物中甲烷的排放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加剧了温室效应,同时也造成动物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畜舍内环境的污染。本文综述了畜牧业温室效应的发展状况及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全球变暖、降雨减少、地表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而地球人口每年增加7000万以上。农业灌溉占全球淡水用量的70%,也是一大挑战。已经证实,温度相对于正常气温每上升1℃,稻麦和玉米产量就会下降10%。这使粮食体系变得严峻,不仅成为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或简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空间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关键的资源约束,农业的低碳排放亦势在必行.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反刍动物肠胃发酵甲烷排放与粪便管理系统中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均是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奶牛生产作为反刍动物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加之其巨大的粪污排放量,如何实现奶牛生产中温室气体减排对于奶牛生产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营养调控、减少粪便中碳排放、奶牛业碳减排模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与减排规律等方面对2010年至2011年国内外致力于减少奶牛生产中碳排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期望为奶牛生产实现低碳、生态型转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引起的,解决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就是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CO_2、CH_4和N_2O的浓度分别增加了40%、150%和20%,并分别达到了历史最高浓度水平:391mL/m~3,1 803μL/m~3和324μL/m~(3[1])。在中国,农业源排放的CH_4和N_2O的量分别占全国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即将终结的化石燃料时代,给农业和人类发展都带来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以及燃料价格波动都直接地影响到了粮食系统的稳定生产。与此同时,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三十,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其中包括因农业和畜牧业导致的森林减少,化肥施用,反刍动物的肠道发酵,生物质燃烧,稻田中的厌氧分解以及牲畜排放的粪便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仅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责任担当。畜牧业是我国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我国非CO_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与此同时,我国畜牧业在食物安全保障、农牧民生计维持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