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兴起,微地震技术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开发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利用地震数据、测井数据进行解释,开展地层的脆性、压裂的隔挡层效果、压裂能量释放区域分析及储层的改造效果分析和解释,从而达到监测压裂改造效果和水平井轨迹及压裂设计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气资源的日趋紧缺和对于能源安全的考虑,非常规页岩油气储层已成为世界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北美地区页岩气实现商业性开发,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突破1800亿方,主要形成了页岩气缝网体积压裂形成的判断条件、降阻水大型加砂分段压裂工艺技术、裂缝实时监测技术,实现了该类型油气储层的有效动用。由于国内外页岩油气储层的沉积类型、矿物成分及流体特征(胜利以页岩油为主)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胜利油田陆相页岩油气储层特征、储层可压性、裂缝起裂和裂缝延伸规律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对压裂工艺技术进行攻关研究,完成了渤页平1井第1段、第2段的压裂施工,初步提出了页岩油气储层的压裂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3.
地震数据采集中,激发因素、采集方法、采集时间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地震子波振幅、频率、相位存在差异,对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对地震资料作子波一致性处理,可为波场分析、储层反演及油气预测提供高品质的地震资料。本文基于VSP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子波整形的原理和方法,从地震数学模型出发,对子波整型方法的处理进行改进,经过模型试算和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油气田开发理论体系将稀油油藏称为常规油气资源,而稠油、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油砂、可燃冰等均归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从资源量看,非常规油气比己发现的常规油气多一至两个数量级。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物理状态、储层物性、储层岩性及沉积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对其开发方式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范肇卿  冉超 《山东饲料》2014,(18):127+223
酸化、压裂做为一项重要的油气层改造措施手段,在油气藏开发中应用广泛,通过酸化、压裂提高近井地带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改善了渗滤条件,从而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酸化、压裂增注效果分析评价方法有两种,一是动态分析方法,即通过分析酸化、压裂前后注水量来判断效果。二是试井分析法,即采用不稳定试井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酸化、压裂增注前后压力恢复曲线特征、表皮系数、流压、渗透率等参数的变化,来分析评价该区水井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20年来,在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勘探方面取得了很大发现,形成了国际一流的开发配套技术。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成熟技术有注水、压裂、注气等,储层精细描述和保护油气层是开发关键。多分支井技术、地震裂缝成像和裂缝诊断技术、新型压裂技术、注气提高采收率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日趋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ZSG低渗透小断块气顶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及衰竭式开发生产状况,对油藏开发生产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出在井网不完善区块部署调整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在已动用且地层亏空较大区块开展注采试验井组,实现油藏的分层注水开发,改善开发效果;对于储层物性较差区块实施压裂改造增产措施。该研究已取得较好的现场实施效果,对衰竭式开发复杂断块老油田的二次开发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岩心及FMI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声波时差分形分析、地震资料蚂蚁体追踪裂缝检测,对新疆克拉玛依三2+3区石炭系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孔隙类型主要为粒内溶蚀孔隙,且在镜下可见半充填、未充填微裂缝。储层整体上属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的低孔、特低渗储层。识别了三区储层裂缝,研究其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认识该油藏油气分布规律和增储上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卫22块1982年投入开发,一直保持高效开发,到2014年底,采出程度达到49.8%,综合含水93.48%。为解决特高含水开发期注水低效循环的突出矛盾,主要开展了: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及微构造精细解释、沉积微相研究、单砂体精细刻画及隔夹层研究、测井二次解释、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注采调整及挖潜对策研究。2015年实施油井措施工作量16井次,水井措施工作量15井次,调配83井次,油田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在非常规油气的勘探与开发中,很难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对页岩、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等复杂储层进行属性研究。数字岩石物理,一种基于数字岩心的岩石物理数值模拟,能够从微观、多尺度层面上对这些复杂储层进行无损岩心测试。数字岩心建模方法包括物理实验方法和数值重建方法两大类。数值重建方法的一项重要步骤就是对岩心二维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从而提取建模信息进行三维重建。X射线能谱仪(EDS),作为微区成分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得到岩石各种矿物和孔隙分布的彩色图像。本文通过对Eagle Ford页岩EDS彩色图像进行分割,得到各种矿物及孔隙的二值图像。  相似文献   

11.
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环节。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对地震资料处理及解释提出了更高地技术要求。以前那种处理与解释分割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勘探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勘探工作效率及综合研究水平,必须实行处理解释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河采油厂低渗透油藏特点,优选井位层位创新开展了新型压裂液及多种方式监测裂缝方位等两项压裂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对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有效保障了压裂作业增油增效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钻井工艺的发展和非常规勘探开发的深入,对录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推广新的录井技术识别和评价非常规储层。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可测量岩屑中的铀(u)、钍(Th)、钾(K)的含量,能够辅助识别岩性,判识储层中的粘土矿物类型,定量计算泥质含量,为录井非常规储层的评价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震勘探由早期粗略勘探走向精细化勘探,岩性圈闭勘探开始受到重视,其中岩性油气层的储层预测工作对保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震资料压噪处理的保幅性有必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工作。本人选择了压制噪音处理中常用的F-K域去噪法,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保幅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济宁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探采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与解释,并及时提供设计工作面、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动态解释成果[1]。处理结果能够使煤层底板标高的动态解释误差控制在1.0%之内、解释厚度变化趋势、精细解释落差3m以上断层、查明新生界(Q+N)厚度变化、查明区内直径大于20m的其他地质异常体[2]。  相似文献   

16.
谱分解技术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或最大熵的方法将地震资料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进行研究。根据地震波传播理论推导了薄层振幅谱的表达式,证实了薄层谱的频陷特性,即频陷周期的倒数等于薄层的时间厚度。并以此原理为基础,探讨了基于谱分解技术的储层厚度估算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建立目的层精确的速度场分布和岩层调谐体中第一谱峰频率的求取来达到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通过读取地震数据、提取振幅值、分析结果,并根据煤层反射界面位置文件等信息解释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同时在对所得数据成图的基础上完成不同频率所得结果的对比解释。该方法预测的结果与实钻情况具有很高的吻合度,结果可信,为储层的定量解释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谱分解技术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或最大熵的方法将地震资料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进行研究。根据地震波传播理论推导了薄层振幅谱的表达式,证实了薄层谱的频陷特性,即频陷周期的倒数等于薄层的时间厚度。并以此原理为基础,探讨了基于谱分解技术的储层厚度估算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建立目的层精确的速度场分布和岩层调谐体中第一谱峰频率的求取来达到储层厚度的定量解释。通过读取地震数据、提取振幅值、分析结果,并根据煤层反射界面位置文件等信息解释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同时在对所得数据成图的基础上完成不同频率所得结果的对比解释。该方法预测的结果与实钻情况具有很高的吻合度,结果可信,为储层的定量解释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滩坝砂岩油藏具有隐蔽性强、储层横向变化大、储层单层厚度薄的特点,加之受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地震描述及预测难度大。围绕滩坝砂岩油藏的勘探难点,综合运用现代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技术方法研究了滩坝砂岩的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明确了滩坝砂岩地震响应特征,开展了滩坝砂岩储层的物探识别、预测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整套勘探技术流程及配套技术系列,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监测预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监测预测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目标及意义,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和功能模块划分,并在系统数据流程的基础上对监测预测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给出了系统的部分运行结果,讨论了系统后期待完善的设计思路及目标.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农科院的科技人员承担的浙江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非常规动物蛋白饲料开发及优化利用技术研究”,1995年12月获得重大突破。科技人员在5年协作攻关期内,对非常规动物蛋白饲料资源如血蛋白、胶原蛋白、角蛋白等进行了系统开发并形成系列产品,经多项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使产品在氨基酸可消化性和其他品质特性上取得突破,并提出了非常规动物蛋白(NAP)饲料资源开发与优化利用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