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畜体外受精(IVF)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成功以来,发展十分迅速,九十年代已进入试管胚的开发应用阶段。目前,IVF胚胎的质量与体内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进行IVF胚胎体外培养时,常会出现“体外发育阻断”现象,主要表现为细胞数较少、卵裂球形状不规则、存在死亡的细胞和细胞质碎片、发育速率和抗冻性降低以及酶活性和营养物摄取的改变等方面。近年来,为了克服胚胎体外发育所存在的某些缺陷,国内、外对不同动物的胚胎体外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牛IVF胚胎体外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影响哺乳动物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子的体外获能是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笔者阐述了温度、培养液的pH值、渗透压、动物的种类及培养液的组成对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牛的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平  马云 《家畜生态学报》2006,27(6):251-255
本文阐述了体外受精技术在牛胚胎工程和育种研究中的意义,介绍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目前的研究进展,对牛IVF技术的技术指标现状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就牛的体外受精技术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对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体外受精技术在牛胚胎工程和育种研究中的意义,介绍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目前的研究进展,对牛IVF技术的技术指标现状及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就牛的体外受精技术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对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LI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IVM/IVF)技术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 如受精后早期胚胎的营养积累、早期基因表达调控、减数分裂能力的获得等, 也可以用于畜牧生产中优良种群的扩群.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卵裂的因素众多,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通常为40%~80%,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与卵裂的关键,大量的研究是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细胞因子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与卵裂[1].本文通过不同浓度LI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的观察,对其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进行比较, 从而为提高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牛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体外发育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卵巢采集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经体外成熟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孤雌激活与体外受精.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比较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的发育率和发育速度.结果表明将牛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分别置于mSOFaa和mBECMaa培养液中培养,卵裂率(89.3%vs.80.1%;83.2%vs.82.5%)、囊胚发育率(27.5%vs.24.0%;28.9%vs.21.9%)和孵化率(58.7%vs.56.7%;51.5%vs.53.3%),均无显著差异(P>0.05);孤雌生殖胚与体外受精胚在体外发育的速度基本相同.对孤雌生殖胚胎进行培养可以代替体外受精胚胎筛选最佳体外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7.
利用屠宰黄牛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后的早期胚胎,与单层颗粒细胞(GC)、输卵管上皮细胞(BOEC)等体细胞共培养及在胎牛血清的胚胎培养液中的后续发育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以期筛选出最佳的体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使用GC和BOEC体外共培养牛体外受精后胚胎,均取得了较好的囊胚发育率;且牛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10%血清能有效地促进牛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囊胚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牛胚胎体外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体外受精,从温度、卵母细胞、公牛个体、培养液组成、渗透压及pH值等方面阐述了影响牛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牛体外受精技术是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其中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体外受精技术的关键,也是重要环节。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们都付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目前,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已经确立,但其中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阻滞,卵母细胞的成熟调控机理等问题,还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牛卵丘卵母细胞的获得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体外培养液及添加物、存在问题等几方面来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体系,提高体外胚胎生产效率,本研究先利用屠宰场采集的新鲜卵巢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通过胚胎发育潜力来筛选最佳的体外胚胎培养液;再进一步研究不同种公牛精液和供卵母牛对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CR1aa培养液和mCR1aa培养液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mCR1aa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提高(28.1% vs 20.6%,P<0.05);选取的3头荷斯坦种公牛精液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号种公牛精液体外受精后囊胚率(38.7%)显著高于2号和3号(23.8%&22.9%)(P<0.05);随机选择的3头活体采卵供体母牛(H1、H2、H3)获得的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无显著差异,但H1和H2供体母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H3供体牛(P<0.05),且H1供体牛体外受精囊胚率显著高于H2供体牛(P<0.05)。结果表明,mCR1aa培养液能显著提高体外受精囊胚发育率,适用于体外胚胎生产;种公牛精液和供体母牛个体差异会直接影响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的生产效率,为奶牛活体采卵-体外受精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十几年来牛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采集受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环节,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王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体外受精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卵丘母细胞复合体、卵母细胞的体内、体外成熟、以及体内、体外的异常成熟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方法,无蛋白质、无血清系统的限定性培养液的研究进展,卵母细胞全外成熟与标志的某些理论上的突破性;体外受精中精子供体的选择、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的选择冷冻解冻精液的体外获能、精了的体外受精力,以及体外的异常受精,还论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在家畜育种  相似文献   

13.
李晓晨  李华  蔡勤  曹辉  黄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119-122
为加速母牛胚胎的生产,实现性控制胚胎产业化和体外扩繁优质品种的奶业工程发展,本研究在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对牛非性控IVF胚胎与常规人工受精体内胚胎移植的妊娠成功率及其两者出生后牛的性别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组妊娠成功率基本相同,且IVF胚胎出生的公牛比例高于体内胚;采用性控和非性控精液进行IVF试验,并对非性控IVF胚胎及性控IVF胚胎用牛Y染色体性别决定特异基因(SRY)核心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性别鉴定,结果显示,性控IVF胚胎的公牛比例显著低于普通IVF胚胎;此外,作者还比较了性控IVF与普通非性控IVF的囊胚发育率,结果显示两者并无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体外扩繁优质良种母牛的奶业工程必须依靠性别控制体外授精技术来提高其效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NGF对牛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牛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5、10、15、20μg/L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观察其对牛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添加10μg/L NGF,可显著提高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囊胚率(35.0%vs 50.0%,0.010.05)。结果表明,10μg/L NGF可促进牛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早期的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成熟卵母细胞以及哺乳动物胚胎需求量日益增加,卵巢内丰富的卵泡资源是胚胎工程迅速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卵巢因素、供体、体外培养条件和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成分等对卵母细胞IVM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胚胎的体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简称为IVF)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它由精子采集、体外获能和卵母细胞采集、体外成熟、受精、受精卵培养等技术组成。目前已有10多种哺乳动物的"试管动物"相继出生。但在羊的体外受精技术研究中,一直存在着精子获能效果差和卵母细胞卵裂率低等问题。迄今为止,未见有关在幼龄绵羊的卵母细胞体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梅花鹿产业的发展,体外胚胎生产已成所需。为进一步了解该繁殖技术,文章从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和体外培养(IVC)三方面综述梅花鹿体外胚胎生产现状,以供相关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牛活体采卵-体外受精(ovum pick-up and in vitro fertilization,OPU/IVF)体系,建立高效的牛体外胚胎生产系统。[方法]以从屠宰场采集的健康牛新鲜卵巢为试验材料,进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相关条件的摸索,重点考查体外胚胎培养液中添加瘦素(leptin)对囊胚率的影响。选取13~15月龄健康荷斯坦奶牛及和牛各10头作为供体,进行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胚胎生产,记录可用卵数及可用囊胚数,统计卵裂率、囊胚率;2个品种牛的体外冷冻胚胎解冻后,以荷斯坦奶牛为受体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45 d统计妊娠率。[结果]添加30 U/mL的leptin可以显著(P<0.05)提高屠宰场来源牛体外胚胎的囊胚率。随机选择供体牛活体采卵,平均每头荷斯坦奶牛获得可用卵7.5枚,平均每头和牛获得可用卵8.1枚;荷斯坦奶牛及和牛的卵裂率分别为84.00%、82.71%,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培养条件下,平均每头荷斯坦奶牛获得可用囊胚4.3枚,平均每头和牛获得可用囊胚3.7枚;荷斯坦奶牛的囊胚率(57.33%)显著...  相似文献   

19.
论述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卵母细胞的体内、体外成熟,以及体内、体外的异常成熟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方法,无蛋白质、无血清系统的限定性培养液的研究进展,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状态与标志的某些理论上的突破;体外受精中精子供体的选择、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的选择、冷冻解冻精液的体外获能、精子的体外受精力,以及体外的异常受精;还论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在家畜育种和胚胎克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技术,体外生产牛胚胎,以获得试管牛.结果表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h后,其成熟率为85%;体外受精率为83%.体外受精卵分别在颗粒细胞单层(GCM)和输卵管细胞单层(OCM)上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以授精时卵母细胞的数目为基数)分别为19%和29%,差异极显著(P<0.01).若体外受精卵先在GCM中培养72h后,再将已发生卵裂的(>4细胞)胚胎移到OCM中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为35%.由此表明,早期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至少存在着3个发育相期,即1~8细胞、8~16细胞和16细胞~囊胚3个阶段,各阶段需要不同的培养环境.IVM/IVF胚胎移植到受体黄牛体内后,其足月时的妊娠率为15%.第一头试管犊牛已于1993年4月18日凌晨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