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罗平县从2014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近三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前罗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面临着农村人力资本困境、认定管理和扶持政策落实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落后、培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培育制度保障等六条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培育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库尔勒市培训中心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运用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通过认定管理引导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配套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综合实力与自主发展能力。为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库尔勒市培训中心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大力开展培育工作。本文主要从我市目前培训基本情况及经验做法来分析,为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参考。1培训基本情况2015年库尔勒市作为自治区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要紧紧围绕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原则。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实施"555"培育模式。一是创建"五"大资源库,即后备学员库、学员库、认定库、师资库、基地库;二是构建"五"大培育平台,即组织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旗级管理平台、跟踪服务平台、政策扶持平台;三是完善"五"个培育环节,即学员遴选、集中培训、跟踪服务、认定管理、  相似文献   

4.
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工作实践,指出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因素主要为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对象遴选不精准、培训机制不顺畅、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等,提出通过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健全配套政策体系、认真遴选培育对象、严格组织教学培训、加强后续跟踪服务等方面改进工作,进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深化改革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入新阶段。目前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培育对象缺乏广泛性、培育模式缺乏多样性和培育跟踪缺乏接续性等问题。本文在借鉴福建省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应深入开展培育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协商的方式精准开展教育培训、规范认定管理办法和程序、有效落实扶持相关政策等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从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体制;加大培训投入,完善培训网络;制定培训规范,强化培训管理;制定认定办法,明确认定标准;加强政策扶持,激励农民发展;加强典型宣传,营造培育氛围6个方面阐述了盐城市亭湖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构建措施,以期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市闵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对2014—2017年闵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闵行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培育对象范围不广、缺乏本地师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需采取明确下一步培育对象、锻造本地师资队伍、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金山区自2014年开始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截至2018年底,已有1 324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培训考核并予以认定。但在培育过程中发现,仍存在农民缺少主观从业意愿、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缺少内外动力、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及退出机制缺少管理监督、农业扶持及项目融资缺少内生激励等问题。因此,需采取打破农业转型中人才培育瓶颈、加大培育定向扶持、做细做优培训教育、建立完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促进产业互助融合发展等对策措施,从而进一步推进金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高素质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处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后备力量不足,农民参与意识较弱;政府扶持力度有待提升,农民内生动力不足;培育目标不精准,现实发展不匹配;培育内容不全面,必备能力欠缺;考核方式单一,难以评估培育实效等现实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找寻潜在培训对象,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内生动力;制定科学培训方案,提高培训实效。以此破除人才瓶颈制约,补齐农村人才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304份四川省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创业补贴、科技扶持、金融扶持、产业扶持和社保补贴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满意度影响显著,且作用依次降低;初始变量中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总数、农业基础设施、农业规模化水平、农业科技化水平直接影响农户对扶持政策的满意度,而外出务工人数、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政府扶持政策的宣传方式和支持力度间接影响了农户对扶持政策的满意度。因此,从强化政策执行主体行为、提高政策实施客体素质及能力、优化政策实施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新型经营体系的核心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的调研,掌握了培育现状、主要做法,分析研究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资源分散、制度不健全、教育培训供给有限、培训主体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统筹力度、加强基本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强化政策扶持等加快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培强育壮,新产业新业态异军突起,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此背景下,盐城市阜宁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部、省和地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为抓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分析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培训师资力量不强、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农民参训主动性不高和培训组织工作存在不足等问题,提出下一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应采取强化优秀培训师资团队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及舆论宣传、狠抓农民培训工作队伍建设和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含金量等对策建议,目的是为加快阜宁县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宿州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多年,对提高学员农业生产技能、营销水平,提升宿州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该文总结了宿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并就明确培育目的、培训机构、遴选学员及资金拨付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的严峻态势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作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了更好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文章主要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现实需求,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进展现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和配套政策的扶持等相应对策,希望能对甘肃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永城市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以提高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资格认定管理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的“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摸索出“建立四个工作机制、完善八大培训制度、探索三个认定扶持制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之路,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沙河市自2014年列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坚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目标,在"教育培训、认证管理、政策支持"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政府扶持、部门组织、群众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良好态势。两年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个专业、11个班次共563人,首批认定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318人,培养了一支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资金保障、建立精准培育机制、优化培育体系、健全政策扶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推动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政府对其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并阐释了相关的扶持政策。进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又分别从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加大农业政策帮扶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后继有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结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背景,如何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解决"今后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种地为谁",深入研究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发展前景,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和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河南省永城市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该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以提高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资格认定管理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的"三位一体"的培育制度,摸索出"建立四个工作机制、完善八大培训制度、探索三个认定扶持制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之路,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