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索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品种黔糯优88增产因素和高产途径,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黔糯优88的全生育期、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整理,分析其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黔糯优88的产量与其余8个性状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和全生育期与产量关系密切,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实粒数和千粒重次之。在黔糯优88推广应用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量,同时注意其与实粒数及千粒重之间的协调,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品种黔糯优88增产因素和高产途径,采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黔糯优88的全生育期、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黔糯优88的产量与其余8个性状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而与实粒数、有效穗呈负相关。在黔糯优88推广应用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以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量,同时注意其与实粒数及千粒重之间的协调,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2个优质籼糯稻品种杂交籼糯稻Ⅱ优糯721和常规籼糯稻珍珠糯的产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相近,产量相关性状中,只有穗长存在极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珍珠糯相较于Ⅱ优糯721的着粒密度大。相关分析表明,杂交籼糯稻Ⅱ优糯721产量与有效穗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是影响其产量的关键因素,增加有效穗数,有利于高产;常规籼糯稻珍珠糯有效穗和实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增加有效穗和实粒数是实现其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丰富生产上糯稻品种的多样性,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黔糯1A为母本、金糯恢8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选育,聚合多个亲本优良基因,成功育成高产优质杂交糯稻新品种黔糯优88。该品种于2017—2018年参加贵州省特色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634.18kg/hm~2,比对照(糯优6211)增产6.96%,2a累计增产点比例90%。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117.93kg/hm~2,比对照(糯优6211)增产12.96%,增产点率100%。黔糯优88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米质较优,综合性状表现好,抗逆性较好,于201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90017),适宜在贵州省中低海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盛祝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15-15,104
介绍了7个中籼糯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筛选出亩穗数较多、穗粒数适中、结实率较高、产量高的珍辐糯、华籼糯1号、嘉糯2优06等品种,可在凤台县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贵农糯2号用抗性较强的糯稻品种小黄糯与兴糯925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多代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叶型紧凑,长势较好,分蘖力强,剑叶短,株高122.0cm左右,有效穗19.077/667m^2,穗实粒数95.7粒,结实率91.3%,千粒重28.1g,全生育期149.6d,产量水平达450kg/667m^2以上。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08012号)  相似文献   

7.
嘉糯Ⅰ优721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并通过河南省审定的首个三系杂交糯稻。本文作者根据嘉糯Ⅰ优721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其高产途径,结果表明,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结合该组合的特征特性,明确了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以期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冈8优78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新近育成的迟熟型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为了探索冈8优785的高产潜力,我们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冈8优785的产量及主要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冈8优785的产量相关性最大的性状是有效穗数,r=0.663,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实粒数和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的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实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全生育期穗长结实率穗粒数。  相似文献   

9.
对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等因素对盐两优22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相关分析发现,结实率和有效穗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结实率、每穗粒数、穗长、有效穗对产量的作用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认为,有效穗、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直接作用较大,千粒重、结实率和每穗粒数通过与其他产量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水稻单产。因此,在盐两优2208高产栽培时要注重灌浆期水肥管理,氮肥适当后移,在倒3叶时增施粒肥以增加穗粒数并提高结实率,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在铜仁市种植的优良糯稻品种,优化铜仁市糯稻品种结构,对黔红两优13号、糯两优金丝、黔优黑841等11个糯稻新品种(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两优842产量最高,为618.35 kg/667m2,比对照黔糯优11增产16.20%;华香油糯产量第二,为598.35 kg/667m2,比对照增产12.44%;黔红两优13号产量第三,为586.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8%。该3个品种生育期为134~145 d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为选择植株性状与稻米品质兼优的粘糯杂交后代株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粘糯交组合糯89-1/蜀恢527的F_2代株高、穗长、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 F_2代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除株高外,其他7个性状近似正态分布,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表型值表现正向超亲优势;结实率与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呈正相关,与株高呈负相关,千粒重与除着粒密度外的其他6个性状呈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8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结实率因子、有效穗数因子、千粒重因子,以上因子提供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88.374%,能概括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粘糯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籼粳交或品种间杂交相似。  相似文献   

12.
五丰优569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杂交水稻品种五丰优569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根据2009-2010年湖南省晚稻中熟组区域试验资料,对杂交水稻品种五丰优569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性状的变异、相关、偏相关、回归和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五丰优569的稳产性较好,大部分农艺性状的变异小;产量与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呈正相关,与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偏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有效穗对产量的贡献率高.2)建立了五丰优569产量构成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5个新选籼型糯稻不育系和5个新选糯稻恢复系为亲本,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株高、结实率、产量这3个性状外的其他5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和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明显小于一般配合力方差,在株高、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性状上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而在有效穗数和穗总粒数上受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性状的表达不育系起主导作用,穗实粒数性状受双亲影响相差不大,其他5个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不育系的影响更大。狭义遗传率排序为千粒重>结实率>穗长>株高>穗实粒数>穗总粒数>有效穗数>产量,前面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大于50%,适宜早代选择,穗总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而且与广义遗传率数值相差较大,应放宽早代选择标准或晚代选择。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无明显相关性,不育系L011A和恢复系L053、L055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  相似文献   

14.
在贵州省兴义市"种三产四"工程中选取产量超过900 kg/667m2的杂交水稻品种黔优88、内5优39、Y两优5845、两优143,对其高产潜力与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水稻品种产量均超过960 kg/667m2;4个品种中以两优143的分蘖力最大,达到29.04个/株,但其有效穗数与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成穗率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黔优88的无效分蘖最少,成穗率达到76.69%;在控蘖以后,内5优39表现出较好的控蘖效果,分蘖势下降最快;Y两优5845实际产量最高,达980.66kg/667m2,在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上,与其他3个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各产量性状特征,内5优39和Y两优5845更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超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参考,从贵州省近年选育和引进的35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组合)中筛选出生态适应型品种(筑优606和黔优108)及生态敏感型品种(Y两优2号和Y两优302),比较2类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分蘖特性及物质积累特性的差异,探索超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相对生态适应型品种,生态敏感型品种的产量平均降低15.9%,结实率降低11.0%,千粒重降低15.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差异较小;分蘖成穗率较低,干物质积累量抽穗至成熟阶段显著降低,收获指数低。  相似文献   

16.
对杂交中晚熟水稻新组合辽优20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在辽宁省9个试验点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优20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变异系数较大,均与产量达显著正相关,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大,有效穗数与结实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北方弯穗型杂交稻品种选育应该注重选择有效穗数多的品种较易达到超高产育种目标.在栽培技术上,应主攻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并协调有效穗数与结实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自贡地区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及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新品种的利用,筛选适宜自贡地区的杂交水稻组合,本试验采用近年审定的14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对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为新品种推广和栽培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个杂交水稻组合的平均生育期为153.6 d。Y两优3399、德优4727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冈优725;川优6203米质达到国标二级,适宜追求米质的地区种植。产量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产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均最大,因此在稳步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的基础上,重点增加有效穗是提高自贡地区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杂交粳稻辽优9906、辽99优15、辽99优19,常规粳稻盐丰47为材料。在辽西滨海盐碱稻区通过硅肥不同处理试验,研究硅肥施用对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并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选用杂交组合中产量最好的辽99优19与盐丰47在不同处理下对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杂交粳稻辽99优19在穗长、每穗实粒数优势较强,而平均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方面明显低于盐丰47,说明杂交粳稻的增产主要缘于穗大粒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挖掘优质高产籼糯品种‘珍珠糯’的高产潜力,提高种植效益,利用近年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水稻品比试验结果数据,对‘珍珠糯’的全生育期(x1)、株高(x2)、有效穗(x3)、穗长(x4)、穗粒数(x5)、结实率(x6)、千粒重(x7)和产量(y)进行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珍珠糯’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穗粒数>有效穗>穗长>结实率>产量>千粒重>株高>全生育期,变化范围5.27%~19.74%;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发现,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水平,综合决定效应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用逐步回归筛选出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3个对‘珍珠糯’产量有显著效应的自变量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y=1729.381+8.859x3+7.743x5+37.755x6。综上,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是影响‘珍珠糯’产量的主要性状,在推广应用以及高产创建时要注意在一定有效穗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5819的主要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杂交中籼早熟水稻新品种安优5819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为其区域布局和生产应用提供实践依据,以2012-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均值-变异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安优5819(安丰A/黔恢5819)与对照品种(香早优2017)的10个主要表型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该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性状变异。结果表明,安优5819的HSC值为83.2%~85.2%,高于CK;不同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在3.4%~17.7%,其顺序为有效穗穗粒数产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株高结实率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结论:杂交中籼早熟新品种安优5819的综合性状好,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