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苯磺隆与使它隆混合防治小麦田阔叶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苯磺隆与使它隆混合施用防治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最佳施药方案。[方法]设置5组施药处理方案,进行施药处理,并计算株防效与鲜重防效。[结果]20%使它隆乳油30 ml/hm2+10%苯磺隆可湿粉剂20 g/hm2处理组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较高,分别达97.71%和98.62%。[结论]20%使它隆乳油30 ml/hm2+10%苯磺隆可湿粉剂20 g/hm2处理组,为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最佳除草方案。  相似文献   

2.
麦田常用除草剂组合运用策略效果对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封闭、茎叶处理、封闭+茎叶3种麦田杂草防除方式不同除草剂组合以及不同施药方式(常规和飞防)除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施药方式防效高于飞防方式。在常规施药的封闭处理中,33%吡氟·氟噻·呋SC1500mL/hm~2处理防效最好,药后60d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9.31%、96.74%;茎叶处理中,50%异丙隆WP2250g/hm~2+30g/L甲基二磺隆OD(世玛)450mL/hm~2+10%苯磺隆WP450g/hm~2处理防效最好,药后60d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3.79%、84.56%;封闭+茎叶处理中,33%吡氟·氟噻·呋SC1500mL/hm~2+5%唑啉草酯EC1800mL/hm~2处理防效最好,第2次药后60d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9.31%、97.22%。综合来看,使用33%吡氟·氟噻·呋SC1500mL/hm~2+5%唑啉草酯EC1800mL/hm~2进行封闭+茎叶处理的除草方式,在小麦播后1d和小麦3~4叶期(杂草2~4叶期)时进行"一封一杀"的2次除草法,进行常规喷雾施药,能较好控制小麦田多种杂草,持效期长,是当前小麦田杂草控制的首选组合策略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防治水稻田阔叶杂草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使它隆乳油300 m L·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 g·hm~(-2)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较高,分别达92.7%和94.4%,为膜下滴灌水稻地阔叶杂草的最佳除草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针对新疆棉田多样性杂草高效、安全的苗后除草剂混用配方,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测定了三氟啶磺隆钠盐和扑草净混用对棉田杂草活性及对棉株安全性的影响,采用Gowing法评价二者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两药剂混用后对供试杂草的株数防效与鲜重防效比单剂有所提高,株数防效与鲜重防效增长率范围分别为-3.24%~4.53%和-5.86%~3.11%。施药后30 d,单独施用三氟啶磺隆钠盐15 g/hm2的株数防效最低,仅为70.82%;单独施用扑草净150 g/hm2的鲜重防效较低,仅为79.21%。在两者混配处理中,三氟啶磺隆钠盐15 g/hm2+扑草净150 g/hm2的株数防效与鲜重防效较高,分别为99.05%与96.09%;同时其增长率最高,分别为4.53%与3.11%。单施三氟啶磺隆钠盐处理对棉株安全,与其他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其中扑草净250 g/hm2处理的药害指数为47.53%,导致叶片褪绿,对棉株有较大伤害。综合考虑除草活性和对棉花的安全性,三氟啶磺隆钠盐15 g/hm2+扑草净150 g/hm2复配处理表现较好,可作为新疆北部棉田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复配组合。  相似文献   

5.
化学除草是目前玉米田主要除草方式之一,选择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除草剂品种及使用技术对玉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地新型除草剂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在单用、混用(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38%莠去津悬浮剂)条件下的药效及安全性,并与目前玉米地常用除草剂乙草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药后57 d、77 d、103 d、119 d、133 d,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在375m L/hm2剂量下对玉米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与混剂(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375 m L/hm2+38%莠去津悬浮剂1 800 m L/hm2)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无显著差异。另外,研究也显示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在单用、混用对玉米田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显著优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除草剂乙草胺。上述研究表明,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的单用或混用对玉米地杂草的防效持效期长,且对玉米安全,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以26%噻隆·异噁酮悬浮剂375 m L/hm2为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除草剂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市场混乱,鱼目混珠,除草效果参差不齐;本文针对大豆生产中利用的3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进行研究,为大豆生产上选出除草效果较佳的除草剂。在辽宁省营口监狱大豆试验地用28%乙嗪悬乳剂、50%乙草胺乳油、5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3种除草剂以喷雾法施药,药后40d进行调查,调查杂草的种类和株数、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来研究除草剂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28%乙嗪悬乳剂2625ml/hm2的株防效达93.3%,鲜重防效达96.1%,28%乙嗪悬乳剂2325ml/hm2的株防效为92.2%,鲜重防效为94.5%,而5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1125ml/hm2的鲜重防效为94.9%,略高于28%乙嗪悬乳剂2175ml/hm2,但株防效为90.7%,效果一般的是50%乙草胺乳油2250ml/hm2。28%乙嗪悬乳剂2325~2625ml/hm2和5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1125kg/hm2,在播后苗前使用一次即可控制整个生育期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7.
使它隆与麦乐乐混用防除麦田主要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使它隆与麦乐乐混用对麦田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 ,找出了两者的较好配比为每公顷用 2 0 %使它隆 450ml+1 0 %麦乐乐 1 50g ,对以猪殃殃、荠菜为主的麦田杂草 ,总株防效可达 87.9% ,鲜重防效可达 93 .5 %。  相似文献   

8.
防除小麦田阔叶草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防除小麦田阔叶草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小麦生长安全。冬前或春季除草均以马灵150 g/hm2+金植150 mL/hm2处理的效果最好,其中冬前除草,该处理药后30 d株防效为92.5%,药后12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6.5%、97.3%,均优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春季除草,该处理药后45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3.0%、93.6%,均优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进行小麦阔叶杂草除草剂防效对比试验,评估麦喜、使它隆、巨星等除草剂不同药剂组合防除效果及小麦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以播娘蒿、荠菜为主麦田,5.8%麦喜10 mL/亩防效最好,20%使它隆20 mL/亩+10%苯磺隆粉剂10 g/亩和20%使它隆20 mL/亩+75%巨星1 g/亩防效次之,单用巨星1 g/亩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10.
75%砜嘧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5%砜嘧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50.25~73.50 g/hm2能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药后28 d,对稗草的株防效87.2%~89.5%、马唐的株防效88.8%~91.3%、鸭趾草的株防效89.8%~90.7%,总株防效达88.4%~90.4%,总鲜重防效达90.1%~92.0%。对玉米安全性好,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中的吸收与传导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利用草甘膦防除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植株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期的吸收与传导特性。结果表明,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的第四对叶处理时吸收和传导最快,且主要表现为向下传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10-6001对除草剂草甘膦的耐受性,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材料10-6001和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 CK)为试验材料,在棉苗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不喷施除草剂,人工除草, CK)、0.25%和0.50%〕的草甘膦溶液,分别于施药后0(当天下午)、1、7、14和21 d调查棉花的株高、药害级别、受害指数和死苗率,施药后35 d 调查棉花的死苗情况;分析2种棉花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反应程度,并对其株高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10-6001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在整个试验期间药害均较轻,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减慢,叶片略变小,且无死苗,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 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害逐渐缓解。而常规品种冀棉95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药害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叶片变小、枯黄、褐化干枯,并且药害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均高于10-6001,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 CK)相比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药后35 d部分棉花出现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研究腐植酸铵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笔者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铵与除草剂草甘膦配伍,可提高除草药效10%~15%,药效过程可提前2~5d;腐植酸铵与烟嘧磺隆,2,4-D丁酯配伍不仅可提高药效20%,而且还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加其抗逆性,腐植酸的抗蒸腾性,还可增加叶面喷药效率,这对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和绿色环保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天成  贺利中  龙建平 《农技服务》2010,27(1):90-90,125
在杉木未成林造林地1年各进行1次75.7%和88.8%的草甘膦胺盐可溶性除草剂化学除草,与进行全铲抚育2次相比,化学除草能有效阻止高大多年生草本五节芒的生长,节约劳动力生产成本和促进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15.
芝麻芽前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芝3号为试材,在播种后第2 d喷施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50%乙草胺和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研究不同除草剂种类对田间杂草防治效果以及芝麻产量的影响,以筛选出适宜芝麻芽前除草的除草剂种类。结果表明:50%乙草胺对1 a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芽前除草效果较好,且芝麻产量最高(689.28 kg/hm2),对芝麻基本无药害,是较理想的芝麻芽前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腐植酸铵与除草剂配伍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和省时、高效、环保、经济的原则,要求肥料和农药等尽可能科学合理地配合使用,为此,研究了腐植酸铵与除草剂的配伍效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铵与除草剂草甘膦配伍,可提高除草剂药效10%~15%,药效进程提前2~5 d;腐植酸铵与烟嘧磺隆、2,4-D丁酯配伍不仅可提高药效20%,而且还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加其抗旱性。此外,腐植酸铵的抗蒸腾性,还可增加叶面喷药效率,这些对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和绿色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生  阚晓君 《农业科学研究》2011,32(3):31-33,55
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具有高效、用量少、低毒、杀草谱广、使用时期灵活等优点.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草甘膦制剂主要以异丙胺盐和铵盐为主,为探明草甘膦钾盐水剂的除草效果,用30%草甘膦钾盐水剂进行了非耕地杂草防除试验,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施药方法为茎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0%草甘膦钾盐水剂对非耕地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后15 d,对杂草的总防效在95%以上,推荐使用剂量为1 000~2 000 g/hm2.  相似文献   

18.
对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防治非耕地杂草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4.7%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可有效防除反枝苋、地肤、旱稗、小藜、狗尾草等杂草。74.7%草甘膦胺盐可溶性粒剂是一种苗后茎叶喷雾除草剂,适用于非耕地防除多种杂草,施药时期为杂草出苗后,适宜剂量为2060.0g a.i./hm^2,药液量750.0L/hm^2。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方果园杂草进行了75.7%草甘膦铵盐SG一年大田药效实验。75.7%草甘膦铵盐SG(Glyphosate)是由浙江龙游绿得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试验于2005年7月在华南农业大学柑橘园进行,采用每公顷有效用量分别为1135.5、1704.0、2271.0、3406.5g(ai)的4个处理,对照药剂75.7%飞达草甘膦SG(市售)处理为1704.0g(ai)/hm2,另设空白对照,共六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小区面积30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处理杂草防效均达到97%以上,并且在试验所选用的4个剂量中,以处理药剂为3406.5g(ai)/hm2时除草效果最好;药后15d即达到杀草高峰;灭草谱广,75.7%草甘膦铵盐SG能够迅速有效地灭除禾本科、菊科、苋科中绝大部分杂草,仅发现对鸭跖草和火炭母效果不理想;试验期间柑桔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20.
李良坤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19-121
试验探讨了在幼林抚育中使用森草净的适宜技术,开展了森草净不同剂量、喷施时间以及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除草剂配比使用的控草效果。结果表明:不炼山造林的幼林在春季杂草萌芽前罩住幼树,进行带面喷施有效成份20~60ml/667m2的森草净,可有效地控制幼林地杂草。杂草萌芽后用一定剂量的森草净与草甘膦、森泰混合使用,结合劈草抚育,效果更佳。这种"不炼山耙带造林、幼林化学控草抚育"的新模式,既实现了幼林少耕,又极大地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