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对比试验棉花姑、黄萎病是棉花病害中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几年此病一年比一年严重、面积不断扩大,病区逐年增加,给棉花生产带来了影响。为了控制棉花枯、黄萎病的扩展,我们对此病用了几种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对比试验,筛选...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2大顽固病害,通过种植抗、耐病品种,枯萎病已明显得到控制,但黄萎病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黄萎病是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防治难度较大.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药剂,只能依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少棉田由于该病危害猖獗而绝收,对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笔者对其发病规律、发病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克黄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试验曾洪梅孙文姬徐容林德●张克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黄克朋(湖北省荆门市植保植检站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种植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克黄枯”是我国近年新开发...  相似文献   

4.
任芳 《湖北植保》2012,(5):43-44,49
近年来,棉花枯、黄萎病在我省各棉区发生日趋严重,长期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很多棉农由于对这两种病害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做到综合防治,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棉花枯、黄萎病都属于土传性维管束病害,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菌同工酶电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性的危险性病害,也是遍布我国棉花产区的重要病害。经鉴定我国棉花黄萎病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对此国内外学者各持不同观点。本文根据棉花黄萎病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酯酶电泳图谱,分析了棉花黄萎病菌的生理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棉花黄萎病是土传病害,缺乏有效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杀菌剂和液肥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总结赵建军(新疆石河子植保植检站832000棉花黄萎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土传病害,它是由大丽轮枝孢菌(Verticiliumdahliaekleb)引起的。此病害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已列为我国植物病害检疫对象。笔...  相似文献   

8.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 综合防治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综合防治棉花黄萎病马存,简桂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枯萎病、黄萎病是两种为害棉花最严重的病害,70~80年代枯萎病在全国各主产棉区严重为害,从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先后推广了高抗枯萎病品种8...  相似文献   

9.
棉花黄萎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系及鉴定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山东省是我国产棉大省之一,棉花黄萎病是山东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的防治。近几年来,由于品种缺乏抗性,病菌致病性变异和适宜的发病条件,致使棉花黄萎病不断发展蔓延,1993年达到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0.
36%三氯异氰脲酸WP(棉枯净可湿性粉剂,下同)是1种用于棉花拌种或喷雾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立枯病、炭疽病等病害的杀菌剂;甲胺磷是1种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应用广泛。然而两种药混合一起加水会立即燃烧和爆炸,甚至引起火灾。1999年曹县农民在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时,为了兼治棉...  相似文献   

11.
钟慧敏 《植物检疫》1992,6(5):396-400
棉花黄萎病在苏联分布广,为害大,近半个世纪来一直是威胁棉花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因此,苏联广大植病工作者和育种家们对它进行了广泛而且深入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绩,尤其在防治研究的新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苏联在棉花黄萎病方面以往的研究成果,近10年来的防治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简要综述如下:1 以往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简称枯、黄萎病)均是棉花主要病害,且均属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防治上有很大难度,目前主要采取选育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然而由于迄今尚缺乏理想的高抗丰产品种和有效药剂,且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物防治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拮抗菌对棉花枯、黄萎病菌的生防作用已有一些研究,但同时针对棉花枯、黄萎病开展的研究则鲜有报道。鉴于安徽棉区两病混发,且以枯萎病为主,作者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菌株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H-1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开发兼治两病的生防制剂提供必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综述了我国棉花黄萎病发生与为害损失的概况、病害消长规律与气候因素、土壤中微菌核数量的动态关系及其病原菌致病性,生理分化类型,寄主范围,致病机理与品种抗病性机制及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当前黄萎病猖獗为害、北方棉区出现成片病株严重落叶等阻碍棉花生产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对黄萎病的基础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加速棉花抗病品种选育与有效药剂筛选等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棉花黄萎病对棉花产量造成极大影响,目前仍无很好的解决办法。因此,需要筛选最佳化学药剂,为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田间药剂防治和产量测定研究两种低毒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0.3%四霉素水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结果测定显示,0.3%四霉素水剂浓度在0.6g/L时,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98.44%;田间喷施药剂显示,在推荐剂量下,0.3%四霉素水剂防效为39.8%,显著高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一致;0.3%四霉素水剂施药区棉花产量比对照区高30.28%,比示范区低10.78%,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仅比对照区高4.06%。四霉素能有效减缓棉花黄萎病蔓延,减少病害对棉花产量造成的损失,在化学防治棉花黄萎病时,可推荐使用0.3%四霉素水剂为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棉花生产已完成新一轮的品种更换,其主要特点是以抗虫棉代替常规棉。抗虫棉主要是美国33B及其衍生品种和国产GK系列品种,由于美国抗虫棉有别于我国现有品种的遗传基础,国产GK系列抗虫棉大部分具有南方品种背景,其病害种类和规律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黄萎病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病害,控制该病的猖獗危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作者研究制定了一套"以抗(耐)病品种为基础,改善土壤生态条件及诱导棉株抗病性相结合控制棉花黄萎病危害"的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经过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的生产应用,表明是一个有效的新型转Bt基因抗虫棉黄萎病IPM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两株木霉菌株对茄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茄黄萎病俗称半边疯、黑心病,分布广泛,发病率一般为50%~70%,近几年来蔓延迅速,是茄子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目前对该病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其抗茄黄萎病育种工作困难,因而极有必要开展茄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木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土壤真菌,能够拮抗多种病原真菌,尤其对许多土传真菌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木霉用于棉花黄萎病的防治已有报道,但用于茄黄萎病的防治未见报道。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木霉菌株,进行了茄黄萎病的田间小区防病试验。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冀、鲁、豫棉花黄萎病暴发及应急防治措施马存,简桂良,宋建军(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1993年冀鲁豫3省棉花黄萎病暴发成灾。病害发生早,出现大面积的光秆田块,发病面积大,估计3省黄萎病发生面积2000万亩以上,损失皮棉5万吨,为害十...  相似文献   

18.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历史上曾因这两种病害常年损失皮棉在120万担以上。建国以来,特别是自从1971年协作组成立以后,组织全国力量开展协作研究,十年来,在基础理论和防治措施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9.
黄萎病是由土传病原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最严重的棉花病害之一,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阐述棉花黄萎病的病害流行学,以及病害如何影响棉花的物候、产量和品质。同时提出一个作物综合管理系统(ICMS)设想模型。Frisbie和我对“  相似文献   

20.
棉花黄萎病防治策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棉国.由于该病是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防治难度较大,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药剂,只能依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但是,我国目前棉花品种的抗病性只能达到抗至耐病水平,致使该病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连续流行为害.控制该病的猖獗为害,已成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