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聚天冬氨酸锰(Ⅱ)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的聚天冬氨酸锰(Ⅱ)(poly-aspartic man-ganese(Ⅱ))分别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在盐胁迫条件下,经0.1mg/L聚天冬氨酸锰(II)浸种的油菜幼苗的存活率是未浸种组的2.0倍;浸种及叶面喷施7d后使油菜SOD,POD和CAT酶活均有增高,在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12.5mg/L为最适喷施浓度(P〈0.05);随聚天冬氨酸锰(Ⅱ)喷施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用聚天冬氨酸锰(Ⅱ)模拟物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有效提高油菜幼苗存活率和幼苗期油菜抵抗盐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PPJ会促进棉叶对硼和锰离子的吸收。PPJ的浓度为0.4mmol/L时,吸收最大,此时锰离子的吸收量比对照高54%,硼离子的吸收量比对照高37%。PPJ的浓度高于0.4mmol/L时,随PPJ时,随PPJ浓度的增加,硼和锰的含量下降,1.0mmol/L时,PPJ对硼和锰的吸收已无促进作用,PPJ浓度大于1.0mmol/L后,随PPJ浓度的增加,硼和锰的吸收量又增加。棉叶喷施硼酸后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盐碱(pH=8.0,0.2%NaCl)条件下,用一定浓度范围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imics),聚天冬氨酸锰(Ⅱ)(poly-aspartic manganese(Ⅱ))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进行浸种和幼苗叶面喷施处理;叶面喷施7 d,采样测量叶宽、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及丙二醛(MDA)含量,重复喷施及采样测量3个周期(仅第一周期测定叶宽)。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经0.1 mg/L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组紫苏发芽率是未浸种组的5.33倍;浸种及叶面喷施使紫苏叶片宽度、SOD和CAT酶活均有增高,12.5 mg/L为最佳喷施浓度;随聚天冬氨酸锰(Ⅱ)喷施浓度增加,MDA含量降低。在试验条件下用聚天冬氨酸锰(Ⅱ)模拟物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有效提高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期紫苏抵抗盐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高效植物表面活性剂,以含有不同浓度的3种表面活性剂的硼溶液在田间叶面喷洒大豆和花生,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大豆和花生对硼元素吸收量的过程和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硼营养液相比,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植物对硼的吸收量显著增加,且喷施后24h的促进效果最佳,24~48h的吸收量略有增加,但趋于稳定.在大豆上喷施后24 h,TBP、DESU和DES分别在90 mg/L、80 mg/ L和50 mg/ L时效果最好;在花生上喷施后24 h,TBP、DESU和DES分别在60 mg/L、40 mg/L和30mg/ L时效果最佳.3种表面活性剂对硼元素在作物体内的吸收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TBP的效果最好,DESU和DES的效果次之;3种表面活性剂对硼元素吸收促进作用都与其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TBP、DESU和DES的最适浓度范围分别为60~90mg/L,40~80mg/L和30~60mg/L.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聚天冬氨酸锰(Ⅱ)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在模拟正常、干旱环境条件下,用一定浓度范围的聚天冬氨酸锰(Ⅱ)对小叶苦苣(lobular endive)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叶面喷施7d,采样测量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重复喷施及采样测量3个周期。结果表明:小叶苦苣发芽率与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无关;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条件下三种酶活性与未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试验条件下用最适浓度(27.0 mg/L)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提高小叶苦苣抵抗干旱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谭忠玲 《吉林农业》2011,(3):127-127
富利尔,高效速溶叶面喷施硼锌肥,硼(B)含量大于150g/L,锌(Zn)含量大于300g/L,先进剂型、液体硼锌肥,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田奇、氨基酸叶面肥,由多种氨基酸加适量微量元素配制而成,无毒无害,易被作物吸收,是高效绿色叶面肥料。  相似文献   

7.
以不结球白菜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表面活性素和硼溶液,研究表面活性素对其叶片通透性、气孔开度、蜡质层厚度及生长和硼吸收的影响。叶片的通透性随着表面活性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表面活性素浓度≥0.400 g/L时,膜透性增加显著;表面活性素浓度为0.400 g/L时,不结球白菜叶片气孔开度达到最大;蜡质层的溶解程度随表面活性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喷施表面活性素的不结球白菜根长、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都明显增加,在喷施浓度为0.040 g/L和0.400 g/L的表面活性素不同次数后,不结球白菜根长、株高和总叶绿素最高增长率分别达到62.38%、22.63%、42.94%和48.95%、15.89%、24.07%;表面活性素促进了植株对硼的吸收率,且浓度越高,对硼的吸收越多。可见,表面活性素叶面喷施有利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增强,并能提高植株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不仅可作为作物的叶面有机营养剂直接施用,而且可作为水溶性肥料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8.
乳熟期小麦喷施甜菜碱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泰  谭延鸿  董庆坤  张凯  邱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21-21622
[目的]研究非逆境条件下叶面喷施甜菜碱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在小麦乳熟期给小麦叶片喷施5、10、15、20 mmol/L甜菜碱,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小麦成熟收获后测定千粒重,分析甜菜碱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结果]喷施甜菜碱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光合参数提高,叶片衰老减缓。千粒重测定结果显示4,种浓度的甜菜碱对小麦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结论]小麦乳熟期叶面喷施甜菜碱可增产,其中喷施浓度10 mmol/L浓度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可达15.08%。  相似文献   

9.
不同稀土配合物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小麦喷施最适稀土配合物,选用Cl~-、NO_3~-和甘氨酸作为配体制备稀土镧(La~(3+))和钕(Nd~(3+))稀土配合物,通过叶面喷施研究稀土配合物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镧配合物处理在镧浓度为0.5~1.5mmol/L时,与对照(空白)比均增加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Cl~-、甘氨酸配体当镧浓度分别为1.0mmol/L和1.5mmol/L时不同品种小麦叶绿素均增加显著。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低浓度镧配合物处理下比对照显著增强。不同钕配合物溶液喷施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降低趋势,Cl~-配体下钕浓度为0.5mmol/L、2.0mmol/L时显著降低,NO_3~-、甘氨酸配体下钕浓度为0.25mmol/L时皖麦33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配体NO_3~-在钕浓度为0.5~2.0mmol/L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均显著增强,且增幅大;配体Cl~-在钕浓度为0.25mmol/L和1.0mmol/L、配体甘氨酸在钕浓度为0.5mmol/L时不同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增强显著。结论:不同稀土配合物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有差异,可采用0.5~1mmol/L LaCl3配合物进行小麦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K2SiO3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及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叶片SOD、POD活性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提高,喷施1.0~2.0 mmol/L K2SiO3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SOD和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减轻了盐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地上和地下部分对K+、Ca2+、Mg2+的吸收,增加了对Na+的吸收,1.5~2.5 mmol/L K2SiO3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幼苗地上、地下部分K+、Ca2+、Mg2+的积累,降低Na+的积累.硅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5 mmol/L.另外,叶面喷施硅后,水稻茎秆中SiO2的含量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新型棉花化学杀雄剂的使用会影响棉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第1次喷药后,叶片中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第2次喷药后,叶绿素的含量单调下降,与用药前相比,14天后,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了19%,叶绿素b的含量下降了25%,总叶绿素的含量下降了18%。在杀雄剂中加入金属离子(M^2 ),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变化规律与只用杀雄剂处理的一致,下降幅度也基本相同。表现活性剂PPJ和Mn^2 混合使用能有效地提高棉叶中叶绿素的含量,处理时间及PPJ的浓度对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钼营养与无机养分平衡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酸性黄棕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在缺钼与施钼条件下,观察并测定小 轩期植株及叶片无机养分含量和分差异。结果表明,缺钼导致小麦植株无机养分含量普遍高于施钼处理,其中N,P,K,Zn,B含量因缺钼而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3.
1.垄栽烤烟植株的根、茎、叶部的干物质积累和对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积累动态均呈 S 型曲线,即在烟株生长初期约在移栽后20天烟株内干物质的积累以及对养分的吸收、积累都较慢,其直线增长期在移栽后40~80天(烟株旺盛生长期),尔后吸收、积累量又减少。烟株在移栽后80天吸收营养元素总量占总叶量的55%~70%。此期各元素的吸收量占总叶量的情况是:氮为69.94%,磷为58.42%,钾为57.55%,钙为55.12%,镁为69.70%,硼为63.33%,锰为57.60%,铜为66.83%,锌为67.96%,铁为53.83%。2.烟株所吸收的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量是不相同的,均以叶片中含量最高,约为全株养分的55%~84%,而茎部、根部中的养分含量较少,占全株养分量茎部为12%~34%,根部为5.2%~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油茶苗期不同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元素分布情况。【方法】对150株油茶苗期的各种生长性状指标、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油茶苗期各单株生物量均以地上部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不同苗高分级的苗木株数及其生物量近似于正态分布,其中14.00~15.90 cm的苗高分级的株数和生物量百分比最高,分别为38.67%和34.19%。在油茶根、茎、叶中均以N含量最高,其次是K和Ca,Cu和B含量最低;N、Mn含量以叶片最高,P、K及Cu、Zn、Fe、B含量均以根部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N、K、Mg、Cu、Mn和B元素含量在根、茎、叶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油茶苗期叶片生物量积累最高,单株生物量随幼苗的生长而明显增加;不同器官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可为油茶苗期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3个不同种源红锥2年生苗的叶片进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常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N,其次是Ca,最低的是Mg和P;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Fe,其次是Mn,最低的是Cu;大部分元素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有相互协同作用;P、Ca、Mn、Cu、Fe、N、Mg和B等8种元素在红锥不同种源综合评价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主成分分析得知,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最好的是浦北种源,其次是博白种源,东兰种源最差。  相似文献   

16.
17.
以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锰过量对平邑甜茶的生长以及对15N吸收、利用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加大,植株的生物量显著降低,50、150、300、450 mg/kg 4个处理的总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的84.2%、73.6%、51.7%和39.6%;处理的根、茎、叶中Ndff值均低于对照;茎中15N分配率随处理浓度加大而逐渐升高,根和叶中15N分配率均以150 mg/kg为界,分别呈先升高后降低和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植株15N利用率随锰浓度加大而显著降低,50、150、300、450 mg/kg 4个处理的15N利用率分别是4.546%、2.170%、1.842%和1.166%,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苎麻养分吸收动态及施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表明,除二麻中期受干旱影响外,头、三麻均以封行至黑脚期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强度最大。总积累量均为头麻 > 三麻 > 二麻 ,丰产麻 > 一般麻。吸收的氮、钾多于磷。经济系数为丰产麻 < 一般麻。在二麻中期干旱和三麻后期短日照诱导生殖生长的情况下,植株不同部位养分发生不同的转移现象。各季麻生长前期养分浓度均高于后期,最终为叶中氮、磷浓度最高,皮中钾浓度最高。施用氮、磷、钾化肥均可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本身养分的吸收。氮、钾配合还有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不同肥料用量对植株养分浓度和吸收的氮、磷、钾比例有一定影响。各种肥料均有增产作用,以氮、钾更明显,钾肥还有利于纤维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施用锰锌肥对冬小麦体内营养元素浓度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石灰性缺锰(DTPA-Mn=3.54ppm)土壤施用锰、锌肥对冬小麦体内氮、磷、钾、钙、镁、铁、锰、铜、锌和钠浓度季节性变化和分布模式的效应。结果表明,随冬小麦生长发育的进程,磷和钾明显降低,镁、铁、锰、铜、锌趋于升高,在拔节期以前取样和分析测定对大多数元素的营养诊断和施肥是适宜的。在同一生育期,不同元素的浓度分布模式不同,移动性相近的元素分布模式大致相似。在不同生育期,钙和锰的浓度分布模式稳定,不受施锰、锌肥影响;钾、铁、铜、锌则因施锰、锌肥而改变;磷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及氮、钠在收获期的浓度分布模式也随施锌肥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