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湖文化区的史前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地区的史前文化,有它自身的发展序列,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中层文化类型。马家浜文化发展为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发展为良渚文化,这是为考古工作者所公认,至于良渚文化与马桥中层文化类型的关系,目前虽有一些线索可循,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太湖地区的史前文化,与西邻的宁镇地区、北邻的江淮地区和南邻的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地区的诸史前文化的关系,据目前的分析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没有发展上的继承关系,只是  相似文献   

2.
城子崖遗址自龙山时期即为鲁北区域中心城址,岳石时期承继了龙山时期粟、黍、稻、小麦、稗组合,并继续利用黍亚科、早熟禾亚科等资源,延续了农业与采集业并存发展的生业经济模式,以及对农作物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加工流程。相较于龙山时期,岳石时期城子崖以粟、黍、稻为代表的农作结构和野生植物利用种类等调控程度不一,反映出先民在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变迁中生计策略的能动性调整,这当是城子崖所在鲁北,乃至海岱地区社会文化持续发展之动力。  相似文献   

3.
沂源扁扁洞遗址是一处新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通过对遗址文化层的年代测定,厘清了遗址的年代;通过对出土动物骨骼、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还原了先民的食物结构。结论如下:遗址的年代为距今9550~10120年,处于新石器文化早期;先民们以渔猎采集为生,主要渔猎对象有鹿、野猪、竹鼠、犬等哺乳动物及鸟类和鱼鳖蚌螺等水生动物,主要采集朴树、核桃和部分豆科植物的果实。  相似文献   

4.
马家浜文化玉质装饰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是孕育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地区之一。马家浜文化是该区域的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这一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玉质装饰品的发生、发展是它的一个典型文化因素。马家浜文化遗址,自本世纪50年代末发现,四十年来,经过考古试掘与发掘的已有十余处遗址。这些遗址遍布整个环太湖地区。从绝对年代分析,浙江桐乡市的罗家角遗址下层(第四层)的碳M年代为距今6905±155年和7040±150年(均为树轮校正年代),热释光年代为对7O±10%。(1)近来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马家浜文化层(第四层)的碳14年代更早到距…  相似文献   

5.
马家浜文化罗家角时期的交往网络和信息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家角遗址是马家浜文化的早期类型,总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3.5米,自然遗存丰富,兽骨、草灰等有机质含量高,文化层深黑而疏松,变化多端,层与层之间界线不清,有的土色相同而遗物不同,有些土色不同而遗物相同,这就说明罗家角先民在此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又连续的生活过程.从罗家角下层到崧泽下层碳'年代测定推算,罗家角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了1680多年(1),在这段期间内,与外界的交往是广泛而又频繁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不但有马家浜文化圈内部,也涉及到其它文化领域。拟以器物的类同,由陶豆的引入,栽培水稻的源…  相似文献   

6.
对新密史前考古工作中的食物考古研究梳理表明,李家沟时代,先民食谱以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裴李岗时代,在低水平食物生产的生业模式下,先民食谱中补充了粟、黍、猪等人为干预的动植物资源;仰韶时代,农业在中原地区正式确立,粟、黍、稻、猪等成为新密先民食谱的重要组成,并以若干可食的野生植物性、动物性食物资源为生计补充;龙山时代,多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多种家畜饲养制度在中原地区已现端倪,农业所获动植物资源成为先民食谱的主要构成;二里头时代,多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多种家畜饲养制度得以确立,粟、黍、稻、小麦、大豆、猪、狗、牛、羊等人工干预的动植物资源在先民食谱中居于不可替代的位置。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开展,这一问题的认识会渐趋清晰。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农业考古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缘,是长江流域的门户。上海地区在地质时期曾有过多次海陆变迁。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时,海浪将近海泥沙及介壳动物残骸堆积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冈阜,后人称之为“冈身”。其大致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太仓、外冈、方泰、娄塘、嘉定城中、南翔、诸翟、蟠龙、马桥、邬桥、胡桥、漕泾、柘林一线。因而,冈身以西的陆地,早在五、六千年之前,就已经在海侵海退的过程中淤积而成。解放以来,上海考古工作者在冈身及冈身以西地区陆续发现了二十五处古文化遗址(主要是马家浜文化——汉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角洲绰墩遗址埋藏古水稻土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绰墩遗址古水稻土的基本性质,阐明水稻土的可持续利用机理。【方法】以绰墩遗址埋藏的古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14C和考古学方法确定了土壤成土年龄和分布;按照中国土壤学会编汇的《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土壤pH,有机碳、营养元素含量。【结果】碳化稻和土壤有机质中14C分析证实绰墩遗址最古老水稻土为距今6 000年马家浜时期,该时期古稻田位于表层以下1 m左右,平均每块稻田面积5.2 m2。古水稻土(每克土中水稻植硅体含量>5 000颗)有机碳平均含量9.7 g·kg-1;N、P、K、Ca、Mg、S、Fe、Mn、Cu、Zn的全量平均含量分别为0.8、1.58、18.2、7.6、6.3 、0.1、22.、0.51 g·kg-1和40.9、80.8 mg·kg-1。【结论】古水稻土的有机碳、全氮含量、C/N比显著大于同期种植强度较弱的古水稻土(水稻植硅体含量<5 000颗/g),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强度古水稻土有效态养分含量和pH差异不显著。古水稻土N、S、Cu全量含量显著低于现代表层水稻土,而有机碳、P、Fe、Mn全量含量则相反;现代表层水稻土有效态养分含量一般大于古水稻土。  相似文献   

9.
上海先民已在距今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发明了水井.水井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技术与方法,大大减少了对江河湖泊地表自然水资源的依赖,使人们可以到远离地表水的纵深地带定居生活.水井的出现不仅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增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内容,是史前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湖羊来源于蒙古绵羊,它是宋朝迁都临安府(即今杭州)时,北方居民携带蒙古绵羊南下,在太湖地区经长期风土驯化和饲养培育而成。最近,笔者在查阅了大量古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多方对比研究,也基本证明了这一观点是可信的,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一、来自考古发掘和古文献记载上的证据太湖地区的考古发现,尽管有早到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五、六千年的嘉兴马家浜、吴兴邱城、吴江梅埝、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青浦崧泽等遗址,四、五千年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是史前海岱地区最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地区,新石器时代黄河三角洲先民获取食物的方式主要有农作物种植、采集、家畜饲养、渔猎等。自后李文化至北辛文化时期,采集、渔猎经济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至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和以猪为主的家畜饲养业在生业方式中的重要地位才真正确立起来,采集、渔猎退居次要地位。这种生业模式是受史前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但承载力有限的自然环境决定的,这种状况也使得史前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城和文字等因之产生,催生了海岱地区最早的文明。  相似文献   

12.
郑建明 《农业考古》2002,(1):249-251
浙江地处江南水乡,尤其是浙江的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是开阔的滨海平原与沼泽环境,大小湖泊河汉星罗棋布,当地的原始先民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利用水中的资源。从目前所有的考古材料来看,不管是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还是良渚文化各种期的诸遗址中均发现了人类食弃的鱼类遗骨。如罗家角……  相似文献   

13.
鱼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为一处以河姆渡和商周地层为主体的遗址。本次对鱼山遗址开展采样、浮选工作,获得了大量河姆渡时期、良渚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植物遗存,包括水稻、菱角、芡实、橡子、葫芦等可食性植物资源遗存,以及近20种其他乔木类和杂草类遗存。根据浮选结果显示可知,在河姆渡文化时期,生业模式经历了一个以采集狩猎为主逐渐依赖农业的转变,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也由野生植物资源逐渐转向以水稻为主。而商周时期,水稻则占据最主要的地位,遗址以种植水稻为单一的农业模式。鱼山遗址植物考古发现,为探讨河姆渡文化时期宁绍平原的植物资源利用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也填补了长江下游商周时期植物考古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栽培植物起源与发展简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集是植物栽培化的开始栽培植物的起源是从古代原始人群采集野生植物开始的,此事看起来平常,却在农业起源上具有重要意义。1929年以来,我国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遗址发现朴子(Celtisbungeana)以后,1976——1977年又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遗址发现朴子炭化籽粒,它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采集证据之一。在古代原始社会采集野生植物是取得食物的一种较原始的手段。不难推断,由本能的采集逐渐发展成为带思维的采集,这就是选择的开始。所有栽培植物  相似文献   

15.
从南庄桥遗址的稻硅酸体看早期水稻的系统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5~12层中采集了16份土样和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14份土样和6份陶片中发现了稻的硅酸体,分别属于马家浜文化(B.C. 4500~B.C. 3800)和良渚文化(B.C. 3500~B.C. 2000),说明这个遗址及其周围从距今6000年左右起就已经栽培水稻了.对发现的稻硅酸体进行形状解析结果显示,伴随历史的发展稻硅酸体的长、宽、厚增大,形状系数b/a 减小;在4个形状特性的分布上看到同样的趋势,表明从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稻的硅酸体有一个向大尺寸、尖长型方向变化的过程.根据稻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我们认为遗址早期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正在分化的多样性的群体,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走上大量栽培粳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浮选出土的植物考古新资料显示,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可分四个发展阶段:距今一万年前后是稻作农业的孕育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先民在通过采集狩猎开拓更多食物来源的同时,开始尝试耕种野生稻。距今8000年前后是稻作农业形成过程的早期阶段,社会经济主体是采集狩猎,属于农业范畴的水稻种植和家猪饲养仅是辅助性的生产活动。距今7000~6000年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仍处在稻作农业形成过程中,虽然稻作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无法取代采集狩猎。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终于取代采集狩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良渚文化不仅是稻作农业社会建立的标志,也是中华文明起始的象征。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为古代文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古代文明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山东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古城改造项目三官庙遗址浮选结果鉴定分析显示,就植物性食物资源的获取模式来看,海岱龙山文化三官庙聚落先民的生业系统包括作为生产性经济的食物生产和作为攫取性经济的采集行为两大组成部分。基于食物生产的作物组合为粟、黍、小麦、大麦(青稞),在可能存在的多种作物种植体系中,粟作农业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他植物遗存暗示了先民对其他植物资源利用的可能。本次浮选为胶东地区海岱龙山文化先民农业经济、生业模式提供了新证。  相似文献   

18.
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浮选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12年开始,以西辽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在考古调查的过程中,利用剖面采样法,在20个夏家店文化遗址系统采集浮选样品55份,其中,在9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下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24份;12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上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31份,共计出土炭化植物种子26073粒。通过区域性的浮选工作,初步厘清了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的农业状况。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先民以发达的农业活动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农业活动有所收缩。不同区域先民的生产方式可能发生了分异。南部地区依然延续了前期的农业活动方式,但农业水平有所下降;西部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能转变为以牧业活动为主。农业活动的收缩可能导致了遗址分布的离散化。而牧业活动的发展促使人类在更寒冷的区域定居。  相似文献   

19.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坯土和红烧土中掺和着大量的稻谷颖壳和植物,在研究稻作起源和早期稻作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遗址没有发现炭化稻谷和与稻作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本研究通过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对古稻的文化属性、稻作生产在先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栽培稻系统的演化方向等进行了探讨.遗址地层和遗迹土壤中高密度的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反映了稻米是在小黄山遗址先民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于野生稻的双峰乳突形态特征表明当时已经开始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稻米;运动细胞硅酸体形态特征解析结果显示遗址土壤硅酸体来自粳稻,且带有热带粳稻特性.另外,遗迹硅酸体分析结果也为认识遗址功能区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已公布的关于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材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可以发现:一方面,诸多材料指向这一时期以渔猎采集而获得的野生动植物是原始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而栽培植物与家养动物在先民食谱中的比重则较低,揭示出农业生产出量较少;然而另一方面,在各遗址出土的遗存中用于农业生产、收获、加工的石器农具又占据很大比重,揭示出先民对农业较多的劳动量投入。本文参考聚落考古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上述投入与产出的矛盾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人类生理性特征要求其追求定居的生活方式,在可利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以对农业投入更多的劳动量获取较少产出,以弥补渔猎采集的食物不足,并换取迁徙行为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是原始人类斟酌权衡后的一种理性选择。同时,这一理性选择对原始人类的文明化进程产生了极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