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农业是助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进行。本文介绍了数字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打造特色企业、积极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等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对于乡村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进而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背景下,农业景观设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罗凯著的《美丽乡村之农业设计》一书中对于田园景观设计以及田园生活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的农业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段杰 《中国果树》2023,(2):151-152
<正>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水平整体发展迅速,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供了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做好经济振兴,同时也要把乡村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摆在重要位置。最近几年,在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艺术设计在农村文化相关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步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方式和现实路径。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吕品晶谈及艺术设计时曾说道:“以艺术的视角介入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柴晓钟  杨潇  王敏 《现代园艺》2022,(16):93-95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乡村振兴之路的推进,乡村的发展也进入了历史新时期,特别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同时,乡村景观设计中情感的缺失也成为普遍问题。以西昌彝族为例,探讨在景观设计时,运用乡土文化中的具象与抽象元素来实现设计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5.
张艺萱 《现代园艺》2022,(12):87-89
乡村振兴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不断提升乡村的发展水平,改善乡村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平衡中国城乡社会矛盾的主要手段。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政策需要遵守平衡发展的原则,统筹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打造一个适合农民生活的宜居空间,提升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乡村振兴政策应当以保护农村原本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并根据农村本身特有的区域条件以及当地的特色景观,打造新时代新农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构建园林景观,是符合新农村发展需求的建设方向之一,也是协调环境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状况和资金情况并不能满足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需要,因而要把握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的因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扫清障碍。由田剑英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11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一书,针对当前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文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期,我国的三农工作重点也将逐渐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白狼镇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运用SWOT模型分析法探讨白狼镇相关产业现状,总结出白狼镇休闲观光农业具有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深厚、区域经济水平较高等特点和机遇,基础设施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业化人才、数字化深耕程度低等问题和威胁,并提出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文创”等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吸引人才等对策建议,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推动乡村发展和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8.
王义 《花卉》2019,(10):53-54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各个地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的采用新的方式,努力的推广乡村振兴战略,力求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裕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乡村建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具体的乡村建设工作开展阶段,其模式千篇一律,逐渐失去了乡村原本的特色,使得乡村传统文化以及原生态景观不能更好的体现在乡村发展中。所以,为了可以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的实施,在今后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手段,合理地将乡村景观设计应用于乡村振兴中。  相似文献   

9.
现在国民经济发展链条上,农业经济处于薄弱位置,我国颁布了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农村企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南沿海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的成长活力较强;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企业的成长活力不足,不利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有赖于人才支持,我国应该深化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使其更好地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新疆地方农业多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加广泛和细致的要求。如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在地方农业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对标小康社会三农工作的关键。新疆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区,农业提质增效的空间很大。结合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态功能3个维度,从多维的视角考察新疆地方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现状,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新疆地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通过对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生态功能在3个维度的梳理,将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与乡村振兴总目标的内涵有机结合,为地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及视角。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策略是我国发展到新阶段、新时期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山区的承德市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但社会发展滞后,经济欠发达等给当地乡村振兴带来了诸多难题,因此必须认真面对、加强研究,寻求自身的发展路径,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本文以承德市为例,通过对该市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伟 《中国果树》2022,(9):后插6-后插7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AI、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各类工商企业的生产模式、组织形态、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商科"概念呼之欲出,在"新商科"背景下需要对商科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调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落地,"新商科"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也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势.对"新商科"的探讨也开始立足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视域,新商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场域也逐渐实现了由商科院校向农业院校的转向.因此,研究农业院校新商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农业院校新商科教育范式,培养乡村振兴新商科人才,不仅是新商科专业学科自身发展演进的需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韩意 《中国果树》2023,(5):157-158
<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良好势头,在产业带动、创业就业拉动下农业产业链得以不断延伸,村集体经济朝着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城市相比,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的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也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聘用体制,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不匹配,农村地区亟需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农村会计队伍。可以说,推动农村会计职业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三农重大战略部署工作的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已经对农业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科学化的新思想,从深层次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近些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缩短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是由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如何系统地走上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是当代学者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玉强  郭勒滚 《花卉》2022,(10):196-198
蚕桑产业历史悠久,造福了无数的中国百姓,是我国整体农业经济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蚕桑产业的存在,进一步加快了芒市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节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蚕桑技术依然无法支撑现代社会的庞大需求。因而需要相关机构以及芒市农户能够正视蚕桑产业的优势地位,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的各项优惠以及鼓励政策,尽快落实区域化、规模化、效益化的蚕桑生产新格局。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视角为主要的研究方向,针对芒市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对林业建设十分重视,林木种苗的生产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在新时期环境背景下,我国苗圃基地建设发展迅速,且林木种苗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实际苗圃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苗圃管理水平,需要加强档案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针对苗圃档案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苗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姜红  黄和平  卢道典 《中国食用菌》2020,(2):I0009-I0009
众所周知,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驱动力,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17年10月18日,国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给许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其中就包括农业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发展。陈灿、黄璜主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月版)一书,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入手,详细介绍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农业娱乐等方面的特点,作者认为,不同的乡村地区可以借助自身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传统,分析并挖掘自身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潜力,避免重复开发,使乡村旅游文化更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正处于现代改革新时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农村经济随之进行了改革,使农业空间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农业经济体系整体结构也在不断改变,促进了我国农业改革的深化。信息化的应用为农经发展带来便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农经收入水平,促进了农经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彭润华  石双双 《现代园艺》2023,(11):137-139
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业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研究基于智慧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效应,探讨乡村智慧旅游建设中的不足,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开展相关调查的基础上,为乡村发展智慧旅游提供实践性参考,以推动我国智慧旅游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加强部署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培养农村新型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强大科技人才支撑,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的办公应用技术已不再是对专职或专业人员的要求,而是时代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要求。当前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化,传统的大学院校和职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乡村基层组织计算机办公应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