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王安石青苗法对农村信贷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振  魏巍 《甘肃农业》2010,(5):67-68,71
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王安石变法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从农业金融的角度分析王安石青苗法,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制度设计及其缺陷的基础上,从重视市场力量、大力发展明间信贷公司方面提出了王安石青苗法对农村信贷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意义:对农用地流转中权利与利益归属变化进行分析,为农用地的顺利流转提供法律保障。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分析土地流转前、中、后三个阶段农用地权益的表现形式,根据其不同特点分类并进行研究。其中,土地流转前的权益特征分析使用问卷调查和资料统计法,土地流转中的权益转变分析使用假设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土地流转后的权益变化分析使用综述分析法。研究结论:根据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得出土地流转前应注重对土地用途和质量的保护,根据质量等别不同确定相应的流转费标准;土地流转过程中应界定土地权益归属,确定相应流转费的,按面积收取农户经营的土地的承包费,并按人口数发放承包费,解决集体中因收益分配不均带来的摩擦;土地流转后(还田时)应注意根据土地质量变化程度来确定补偿金,并依据田块配套设施的情况,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以及平衡相应的基础设施费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制度具有明显的道义色彩,这一制度根源于传统农业社会中"国家—农户"道义关系,在运行过程中,以处于维生边缘的贫困农户为放贷对象、不以取息盈利为目的、赈贷不分的模糊化运营等是其基本特征。北宋青苗法是我国传统农贷制度的一个典型创新,但最终不得不接受昙花一现的命运。青苗法的失败不但是其运行机制的缺陷所致,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文章在揭示农贷制度的道义内涵及其内在的约束规则基础上,阐释了青苗法失败背后的道义逻辑,为评价这一制度的得失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欧洲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战是分三个战场进行的.有它自己的轨迹.就国家而论,是从英国转到法国再到德国.资产阶级从运用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再到检起唯心主义旗帜.论战的轨迹是波浪式的,有三个不同性质的阶段.并从地区性发展成国家性,最后形成国际性  相似文献   

5.
中外翻译界对诗歌的探讨较多,争论的焦点在其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对苏轼《水调歌头》的三个英译本的比较,认为这三个英译本均存在一些问题。诗歌翻译中总会有得有失,不可能十全十美,可谓译诗难全。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施虹日本工业化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工业汲取农业剩余发展阶段、工业与农业平等发展阶段和工业支援农业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政府采取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措施也不同。一、工业化第一发展阶段工业化第一发...  相似文献   

7.
不同农业推广方法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目前国内农业推广方法应用选择中,实证性研究少,议论性表述多的状况, 2003年对河北省6个县的6个自然村539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经 济类型区推广方法的有效率;不同的推广方法对农民接受新技术不同阶段的影响力;不同的推广方 法对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的农民的影响力。旨在为农业推广人员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不同 推广阶段,正确选择不同的推广方法,提高推广效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台湾工业化过程中采取的农业支持与保护措施施虹(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100091)在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工农业相互关系不同,因而对农业采取的支持与保护措施亦有所不同。按工农业相互关系的有序变化,工业化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农业支援工业阶段、工业与...  相似文献   

9.
猪体重60斤以前称为小猪,而小猪又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根据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科学饲养。能否确保小猪健康渡过这三个阶段,对以后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称之为渡三关。  相似文献   

10.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6,(3):167-169
苏轼创造性地“以诗为词“,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承继了苏轼的农村词,并且有所发展.本文仅从农村场景的描绘上,农民形象的塑造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三方面探讨辛弃疾农村词与苏轼农村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期权方法在石油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油开发项目中的期权分析   1 石油开发项目中的期权特点油气储量经营者要获得石油 ,必须经历勘探、开发和开采三个阶段。勘探阶段主要是通过钻探和地震探测获取油气储藏量的信息以及开采它们所需的成本。勘测结果满意 ,则可进入开发阶段 ,使未开发的储量变为可以生产、开发的储量。由此可见 ,勘探阶段和开发阶段都相当于经营者拥有的期权经过勘测和开发后 ,即可转入开采阶段 ,开采出资源。可见石油资源开发项目的评价要对三个不同阶段的现金流进行分析。实际上这三个阶段构成了一组相互交叉的期权 ,而其中每个阶段均有着各自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杨文彩a  朱有勇b    迁a    琪a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069-2073
结合三七的生长特性,从系统工程视角分析了三七工厂化育苗的基本工艺流程;将三七工厂化育苗周期划分为播种前期准备、播种期实施和播种后期管理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相关设施设备的现状,指出设备选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研发适宜三七的精密播种机,针对三七育苗不同生长阶段对自动控制设备进行改进,研发三七大田移载与精准施肥相关设备,研发三七机械化收获与烘干工程等设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静 《河南农业》2013,(4):34-35
通过对河南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家乐旅游选点的实证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农家乐对农民素质影响发挥作用不同。农家乐发展程度越高,对当地农民素质的正面促进作用越大,且具有不均衡性特点;农家乐发展程度越高,负面影响越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涂布白纸板纸业产品生命周期研究及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286-289,291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造纸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排放,评价了造纸业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以涂布白纸板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1 t涂布白纸板为功能单位对生产过程不同阶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涂布白纸板生产过程中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及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清单分析与计算,对涂布白纸板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期提高造纸企业的环保意识,同时为造纸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表明,燃煤阶段和制浆生产阶段的环境影响潜值最大,要想降低造纸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应控制制浆和燃煤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不同的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份以及不同时间的气象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也有不同的影响,所以说玉米生长发育的好坏以及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并且存在十分明显的年际变化及地域变化。1玉米生长各阶段所需温度、水分、光照玉米整个生育阶段划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下面就以这三个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要求来谈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三种不同群落中的刺五加种群编制了生命表,并根据致死力k_X、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了环境阻力与种群动态的关系。环境与种群的相互作用大致分为六个阶段。种群的存活曲线属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17.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8个水稻品种和16个F1组合籽粒的灌浆特性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除第一、三生长阶段灌浆持续时间无差异外,其它各阶段间灌浆持续时间,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均极显著。各阶段灌浆特性具有相关性,并对终结性状有重要影响,不同生长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决定因素不同,第一阶段为灌浆持续时间,第二、三阶段为灌浆速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主要受灌浆速率的影响,随着籽粒的发育,灌浆持续时间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总结归纳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并指出一些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协同资本下乡参与乡村建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在乡村地区掀起了绅士化浪潮。以乡村旅游绅士化与乡村空间重构关系互动为核心研究议题,基于村域尺度,以旺山村为例,对乡村旅游绅士化进程及空间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依据旅游建设历程及绅士化机制,可将旺山村乡村旅游绅士化分为政府主导的准备期、政府主导+资本参与的发展期以及文化导向+社会互动的成熟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空间重构呈现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移民所面临的生计重建困难中叠加了少数民族的生计转换问题。本文分析了移民户搬迁阶段"搬得出",重建阶段才"稳得住",进而依据生计的概念将生计重建划分为经济重建、社区重建、文化重建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搬迁与生计重建"两阶段模型。研究发现民族文化体现在两阶段模型中生计重建的三个维度上,其特征分别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文化,"围寺而居",生计方式多样化;蒙古族以游牧文化为主,"逐水草而居",依赖天然草场打猎放牧;汉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流,主要表现为定居农耕文明。除民族文化因素外,移民户的资本禀赋、搬迁政策的实施状况和移民户的态度对生计重建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搬迁政策应关注那些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群体生计特征,提高搬迁补偿标准以提高移民的搬迁自愿性,把帮扶措施同移民户家庭经营的活力结合起来,提高移民户应对贫困风险的可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