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樗蚕在安徽省每年发生2~3代,而淮河以北均2代为主,极少发生3代。成虫羽化高峰为0~3时,群体羽化期长达40d,羽化率为6122%。每雌产卵数量约为276±505粒,遗腹卵142±511粒,雌成虫寿命4~10d,雄成虫寿命2~3d。卵期为8~9d,幼虫孵化高峰时刻为6~8时,孵化率高于95%,幼虫一般5龄,其全历期约30d。  相似文献   

2.
樗蚕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樗蚕属磷翅目大蚕蛾科 ,是一种食量大、食性杂的暴发性害虫。通过 3年的试验研究 ,弄清了该虫在沧州市椿树上 1年发生 2~ 3代 ,且 8月 18日前化蛹的樗蚕可产生第 3代 ,以后化的蛹可直接越冬 ;枣树和其它寄主植物上的樗蚕 1年仅发生 2代 ,没有世代分化现象 ;同时摸清了各世代卵、幼虫、成虫的发生时期和历期 ,为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研究张有省陈彦华闫香彬高山丛高春祥邓国胜刘春生张瑞兴(大城县林业局)樗蚕,又名乌桕樗蚕蛾(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国内分布于华东、东北、华南、四川一带,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美国、法...  相似文献   

4.
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樗蚕(PhicosamiacynthiaWalkeret.)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在河南省主要危害臭椿苗木及幼树叶片,受害苗木提前40d左右落叶。1989年在信阳地区有零星发生,苗木叶片被食20%。199年虫口密度大增,每株多达40余头,苗木叶片被食6O%以上。为了掌握樗蚕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在息县城关镇和八里岔乡进行了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现将结果报导如下。l生物学特性1.l生活史根蚕在淮河流域,l年发生3代,以蛹在茧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卵期15d;5月下旬孵化出第】代幼虫,幼虫期25d36月中旬开始结虽,蛹…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樗蚕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南昌市郊区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茧附着在寄主(樟、臭椿、乌桕等)枝叶或其它灌木上。6月下旬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为害烈期。  相似文献   

6.
樗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樗蚕(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在保定1a发生2~3代,以2代为主,以蛹在茧内于树上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5月8日,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为7月16日。4龄幼虫排粪量为26粒/头。4龄幼虫期平均抓着力为42g,5龄幼虫平均抓着力为195g。樗蚕性比为雌∶雄=1∶103。在河北省主要寄主植物有臭椿、臭檀、花椒、枣树、泡桐等,另外有13种植物,共18种,分别隶属于16科。  相似文献   

7.
樗蚕在荆州市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第一代幼虫期6月上旬~7月中旬,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第二代幼虫期8月下旬~10月上旬,危害盛期为9月中旬.人工剪除越冬茧蛹,成虫羽化盛期使用黑光灯和杀虫灯诱杀,可降低虫口基数.在低虫口密度时,采取生物制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樗蚕的发生和危害;在高虫口密度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剂喷雾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felder)在蒙城县连续发生,对臭椿生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县林业部门对樗蚕进行了调查、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已初步掌握该虫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本文对樗蚕发生、危害特点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物理和生物方法为主要手段的可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 樗蚕 (Samia Cgntnia Donovan) 属鳞翅目,天蚕蛾科,是林木的害虫。其幼虫食叶片,且食量大,常常对树木造成严重危害。过去对该虫生活史掌握不准,大量材料记载均为一年发生1—2代,与樗蚕实际发生代数不符,从1988年开始,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现将两年来观察结果初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樗蚕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樗蚕Philosamiacynthia危害椿树及泡桐,石榴,在河间市一年可发生2~3代,1代历期为80~90天,以幼虫危害寄生叶片,总食叶量可达到406.86cm^2/头,樗蚕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如人工消灭越冬蛹和大龄幼虫法,灯光诱杀成虫法,以减少幼虫发生量,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  相似文献   

11.
樗蚕越冬代雌蛹重与产卵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樗蚕越冬代雌蛹重与产卵量关系研究韩会智宋华茹张秀红任淑萍(沧州市林业局,061001)刘侠李振刚(沧县农林局)(任丘市林业局关键词雌蛹重;产卵量;樗蚕中图分类号S763.42RELATIONSHIPBETWEENPUPAWEIGHTANDLAIDEG...  相似文献   

12.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t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自1991年以来,在沧州市南皮县大量发生,1992年迅速扩散至全市各县及邻近地市,并暴发成灾,对重要乡土的绿化树种——臭椿造成严重的危害,个别地段树叶被吃光,影响了椿树的生长和环境美化,给林业生产和绿化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在食料不足时还可为害枣树、泡桐、石榴等树种。作者自1992年起对其越冬代成虫羽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越冬代樗蚕羽化始盛期预测进行了研究,以对该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樗蚕幼虫的防治试验,确定了对其防治的有效方法。采用1000倍液的乙基1605对体长5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700倍液的乙基1605或500倍液的甲胺磷对体长8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400倍液的乙基1605对大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即随着幼虫体积的逐渐增长,所用药液的浓度也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樗蚕幼虫的防治试验.确定了对其防治的有被方法。采用1000倍液的乙基1605对体长5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700倍液的乙基1605或500倍液的甲胺磷对体长8mm的幼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400倍液的乙基1605对大龄幼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即随着幼虫体积的逐渐增长,所用药液的浓度也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5.
樗蚕Philosamiacynthia危害椿树及泡桐、石榴。在河间市一年可发生2~3代,1代历期为80~90天,以幼虫危害寄主叶片,总食叶量可达到406.86cm2/头。樗蚕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温、湿度适宜与否。其次是受越冬蛹基数、寄主树种的多寡以及天敌数量的影响,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如人工消灭越冬蛹和大龄幼虫法、灯光诱杀成虫法,以减少幼虫发生量。药剂防治必须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至3龄前这一关键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陕西红枣产业的发展,优质红枣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枣树害虫的种类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96-1999年,在关中地区调查枣树害虫时陆续发现几种新害虫,现将其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性简述。  相似文献   

17.
前齿肖蛸为山东林间灌丛常见布网蜘蛛种类,网捕多种森林害虫,文中记述了该蜘蛛的生活史、习性、网捕害虫种类及网捕量  相似文献   

18.
白斑黄枝尺蛾Parectropis extersaria(Hubner)一年1代,以蛹(包在丝质茧内)在地被物下越冬。蛹期8个月,翌年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期21天,卵期13天,6月下旬开始孵化,幼虫期3个半月。每雌可产卵2-263粒,幼虫共7龄,食性较杂。  相似文献   

19.
2003年6月中旬以来,以舞毒蛾为主的食叶害虫在吕梁地区爆发成灾,仅吕梁山森林经营局的车鸣峪林场和交口林场发生面积就达2.47万hm^2,发生区受害树木叶子几乎被取食干净,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观测研究和防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舞毒蛾防治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草覆蚧壳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