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铃薯高淀粉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含量是马铃薯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人们从多方面开展了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的研究。有利于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增加的因素或措施包括:马铃薯淀粉积累期,温度下降较慢,昼夜温差大,较长的日照时数;结薯中后期和淀粉积累初期,土壤湿度维持在80%左右;适宜的栽培密度;生育中后期叶柄较高的氮、磷、钾的含量;马铃薯叶片及茎秆较高的干物率、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此外,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呈正相关,与蔗糖转化酶活性呈负相关,AGPase是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合成的限速酶。马铃薯叶片及块茎ABA含量与块茎中淀粉的不断积累过程相一致,而GA3、IAA对茎叶的生长和块茎的增大有一定促进,但对淀粉的积累可能有抑制。  相似文献   

2.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一地点以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 ,对各品种的总块茎产量、不同级别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淀粉产量取决于总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不同大小块茎的淀粉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 ,有些品种各级别块茎的淀粉含量相对一致 ,有些品种的差异则较大。分别测定不同级别块茎淀粉含量 ,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某品种的淀粉含量 ,比随机取样得到的淀粉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同一地点以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各品种的总块茎产量、不同级别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淀粉产量取决于总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不同大小块茎的淀粉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有些品种各级别块茎的淀粉含量相对一致,有些品种的差异则较大。分别测定不同级别块茎淀粉含量,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某品种的淀粉含量,比随机取样得到的淀粉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鲁南二季作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田 《中国马铃薯》2007,21(3):175-176
<正>马铃薯是一种单位面积产量高,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粮、菜兼用作物,富含淀粉、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以及纤维素,营养价值高。同时,马铃薯早熟、高产,单位面积产量可比其它粮食作物高出2~4倍,易于种植,不仅是人们喜爱的粮、菜作物,又是饲料、食品加工和多种工业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植株茎叶淀粉含量、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重、单株茎数和块茎数等方面与块茎淀粉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叶片和茎秆中的淀粉含量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生育前中期叶片和生育中后期茎秆的淀粉含量,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始终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单株最大叶面积和任何生育时期的单株干物重,均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生理指标;(3)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故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旱作栽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内蒙古呼盟与乌盟旱作马铃薯优化栽培下的干物质积累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全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 ,干物质积累速率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块茎快速增长期 ,干物质积累百分率以块茎增长后期至淀粉积累期较高 ;马铃薯生育期间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中心依次为叶片、地上茎、块茎 ;两地区不同品种优化栽培下的各项栽培生理指标均优于一般生产田和不施肥处理 ,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品质主要取决于块茎成分及其含量,包括淀粉、蛋白质、糖和维生素等。块茎内各成分的含量除受遗传基础和生理特性控制外,还主要因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人为栽培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马铃薯品质性状的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特性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以及种植密度、肥料、病虫害等人为栽培因素。通过对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块茎品质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为马铃薯引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适应性强、产量高,块茎富含淀粉,其淀粉品质优于其他作物。马铃薯淀粉加工需要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且在年际间表现稳定。以垦区主栽品种‘延薯4号’为对照,评价6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其稳定性,以期筛选出适用于当地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品种。试验于2019~2021年在克山农场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品种×年份互作效应显著,所以需要进行品种稳定性分析。‘北薯2号’淀粉含量21.77%,淀粉产量11 304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延薯4号’,且年际间表现稳定,表现出淀粉加工品种的潜力。‘东农321’淀粉含量14.82%,稳定性中等,块茎产量较高,为53 170 kg/hm2,稳定性好,由于块茎产量较高,所以淀粉产量较高且表现稳定,可作鲜食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试种。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世界上栽培比较广泛的作物,从南纬40°至北纬70°的广大区域里都有种植。据有关方面报道,1996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33万hm2,辽宁省为6.7万hm2。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VE、VC等,既可以做主食,又可粮菜兼用,还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另据报道,马铃薯有降低血脂,预防中风的功效,是人类既科学又经济的保健食品。因此,马铃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过去,人们往往认为马铃薯只能作为鲜薯食用。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兴起,以及国外一些食品加工商陆续来中国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马铃薯的地位迅速提高,特别是外商,把加工用马铃薯…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块茎以皮层区的淀粉含量最高,环髓次之,内髓最少,但环髓区的淀粉在整个块茎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淀粉含量指数也最高;内髓区的淀粉在块茎中占的比重最小,淀粉含量指数也最低.皮层区的淀粉含量高低、皮层的厚度、环髓区的淀粉含量指数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皮层区、环髓区、内髓区的细胞大小、输导系统的筛管和导管面积,随块茎的增大和淀粉的积累而增大,其中除皮层区细胞大小与块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之外,其余各组织的细胞大小与块茎淀粉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代谢与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块茎淀粉含量的积累变化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重要生理指标;(2)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与叶片还原糖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故叶片还原糖含量亦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生理指标;(3)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与茎秆、块茎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变化相关性不强,但生育后期与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内薯7号和克新1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品种3个施肥处理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对生育期间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片、茎秆干物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在块茎形成时便表现出品种特性;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片、茎秆干物率呈显著正相关;增施肥料可降低茎秆干物率和块茎淀粉含量,影响马铃薯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马铃薯稻草免耕栽培增产机理,我们开展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栽培相比,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薯皮光滑,块茎大小整齐,出苗率高,株高和叶片数较多,中、后期植株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分枝数多、单株块茎重和大薯率高是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生育后期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块茎淀粉含量是马铃薯品种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本研究对俄引薯1号、龙引薯1号、海伦3号3个不同熟期品种在生育后期不同阶段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产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3个品种的马铃薯块茎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龙引薯1号>俄引薯1号>海伦3号。随着收获期的延后,各品种的块茎产量逐渐增加,其中8月31日与9月7日间增长速度最快。淀粉含量在生育后期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趋势变化,但淀粉产量随着收获期的延后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氮素形态与马铃薯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马铃薯块茎硝酸盐含量、淀粉、蛋白质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内硝酸盐含量从块茎形成期到成熟收获期是逐渐降低的。使用铵态氮肥并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可以显著地抑制马铃薯块茎硝酸盐的积累;与硝酸盐含量变化相似,从块茎形成期到收获期蛋白质含量也逐渐降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铵态氮添加双氰胺处理可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虽然马铃薯被认为是喜硝作物,但本研究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不仅没有造成马铃薯产量的显著差异,而且块茎内淀粉含量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摘要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植株茎叶生长、块茎淀粉含量变化、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匍匐茎结构和淀粉粒大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块茎淀粉含量与淀粉粒直径、叶绿素b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作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2)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体基粒数及基粒片层数、匍匐茎维管束横切面占匍匐茎横切面的百分比呈正相关趋势,以上各项生理参数可作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马铃薯9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18个杂种无性一代的8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①8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超中亲优势的大小顺序为:烂薯率>块茎产量>结薯数>淀粉含量>单个块茎重>薯形>块茎外观>结薯习性;超高亲优势的排列顺序则为:结薯数>单个块茎重>块茎产量>块茎外观>烂薯率>淀粉含量>薯形>结薯习性。②品种P(2L0031-17)、P(4陇薯3号)、P(7L0218-38)、P(995D-P-8)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是理想的亲本材料。③组合P1×P4、P2×P9在淀粉含量、块茎产量等性状上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在马铃薯高淀粉育种中应选择高淀粉材料作为亲本之一,选配组合时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配置组合。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块茎以皮层区的淀粉含量最高,环髓次之,内髓最少,但环髓区的淀粉在整个块茎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淀粉含量指数也最高;内髓区的淀粉在块茎中占的比重最小,淀粉含量指数也最低。皮层区的淀粉含量高低、皮层的厚度、环髓区的淀粉含量指数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皮层区、环髓区、内髓区的细胞大小、输导系统的筛管和导管面积、随块茎的增大和淀粉的积累而增大,其中除皮层区细胞大小与块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之外,其余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黑龙江省马铃薯生育期需水情况,2013年通过5因素5水平的正交旋转试验对黑龙江省主要栽培的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进行滴灌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数学模型无失拟项存在,试验设计合理,模型有效。不同时期水分处理中对‘费乌瑞它’产量中影响最大的是发芽期;‘费乌瑞它’各时期作用大小为:发芽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块茎形成期幼苗期。最利于‘费乌瑞它’产量的土壤张力值,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淀粉积累期均在40kpa左右,块茎增长期在35kpa左右。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淀粉制备条件对淀粉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2号和晋薯1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试验用水和块茎捣碎时间对马铃薯淀粉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优化实验室提取淀粉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显示,块茎捣碎时间对淀粉糊化温度、峰值粘度温度、峰值粘度、崩解值和回升值品质指标影响较小,而试验用水对上述品质特性有明显的影响。蒸馏水和去离子水所制备的淀粉品质特性明显优于硬水制备的淀粉。不同试验用水和块茎捣碎时间对直链淀粉的含量影响无明显规律。因此,在实验室制备少量淀粉时,要获得精确度高、有代表性的淀粉品质特性数据,要严格选择试验用水,至少选用蒸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