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蔬菜出口韩国的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对韩国蔬菜出口的总体情况,接着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析了1996~2006年中国蔬菜出口韩国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韩国方面蔬菜的进口需求是中国蔬菜对韩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②竞争力是中国蔬菜出口韩国的另外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但波动较大;③结构效应在中国对韩国的蔬菜出口中大部分时间内为负,这说明中国对韩国的蔬菜出口结构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蔬菜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蔬菜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供应持续增加;蔬菜消费总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外就餐的蔬菜消费量增加较为迅速;蔬菜进出口量均持续增加,且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受蔬菜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推动,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由于季节性波动、灾害性天气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个别蔬菜品种的价格波动较为频繁。预期未来,中国蔬菜供需将继续保持稳定,但产量增速趋缓,需求继续增长;出口优势有所下降,贸易顺差趋于缩小;价格继续维持高位且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3.
在价格弹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美、印三国的进出口贸易价格弹性以及中美、中印的交叉价格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印三国棉花进口价格弹性波动较大,其中中国、美国、印度都是富有弹性;中、美、印三国棉花出口价格弹性分别为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富有弹性,而中国棉花出口价格的弹性波动较大,美国、印度两国较平稳;中美棉花进口价格以富有弹性为主,出口交叉价格弹性以缺乏弹性为主;中印棉花进口存在替代关系,且富有弹性,而出口存在互补关系,也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4.
受灾害性天气影响,2013年蔬菜产量比2012年有所减少,价格总体上高于2012年。但是,不同类型的蔬菜价格波动差异明显。其中,果类菜价格在上半年下跌,下半年上涨;叶类菜和花类菜波动较大,涨跌互现;茎类菜、根类菜和茵类菜波动幅度较小。1—10月,中国蔬菜出口形势总体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蔬菜出口比重有所增加,蔬菜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预计后期蔬菜市场供需偏紧,价格仍将继续走高,蔬菜出口也将稳中略增。  相似文献   

5.
郑晓 《中国农资》2014,(16):11-11
<正>本期观点近期二铵国内铺货已经基本结束,5月份东北春耕用肥陆续开启后,国内将转向出口旺季。近期出口企业在陆续集港,具体出口价格还在详谈,没有最终定价,作为历年主要的出口国,我国今年出口形势仍然不太乐观。之前几周从下游需求、价格方面进行了分析,这周我们把目光转向原料方面,从硫磺、硫酸等方面,来了解一下原料价格的波动对市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3层次分解框架,逐层解析了2009-2020年中国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林产品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国家林产品出口规模波动性增长;进口需求扩大是主导因素,但近年来有所下降,贡献主要源自进口整体规模的扩张,其次是产品和国别需求结构的调整;尽管国别和产品竞争力结构效应表现不佳,但由于出口相对价格大幅提升、数量份额快速增长、产品种类少量增加,出口整体竞争力效应的贡献日益突出;供需结构交互效应缓解了进口需求效应下降的不利影响,深化了出口竞争力攀升的贡献;而上述指标在不同国家和产业中存在异质性特征.因此,中国林产品出口需高度重视RCEP国家市场规模扩大效应以及国别和产品需求结构调整的影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林产品价格、数量和种类竞争力,调整出口结构更好地适应进口市场需求,以实现出口规模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影响,基于1999年1月-2017年2月的相关数据,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的动态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和农产品消费价格传递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农产品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大,其次是对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最小;从长期来看,199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口价格和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呈波动增加态势,而对农产品消费价格的传递效应呈先增后降的态势;不同汇率制度改革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国2000-2012年的保鲜大蒜出口及价格数据,分别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分析导致我国保鲜大蒜出口收入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保鲜大蒜出口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保鲜大蒜出口收入不稳定性主要是由出口价格影响的,而我国大蒜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国内保鲜大蒜批发价格单向影响保鲜大蒜出口价格;影响我国保鲜大蒜出口收入增长的国际因素则是竞争力效应和需求效应,结构效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VAR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显著,其中,对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最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程度和汇率波动程度对金融失衡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因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应强调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稳定国内资产价格的力度,防范金融失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大蒜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借助Minot效应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大蒜价格波动对主产区的福利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主产区短期总福利与长期总福利具有相同的变化方向,大蒜价格变动对短期、长期消费福利都产生负向影响,对短期、长期生产福利都产生正向影响;短期内,主产区总福利变动主要由CR和PR值决定,长期内,主产区总福利还取决于大蒜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长期总福利优于短期总福利,但优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吴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47-3249
根据弹性分析理论,在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时,汇率升值具有促进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2005~2007年江苏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江苏省农产品进口显著增加,但短期内尚未对江苏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最后,进一步对实证结果作出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早、晚季用PGV–36人工气候箱对华南籼稻新品种“合美占”、“黄丝占”、“粤广丝苗”和三系法杂交稻组合“天优312”、“天优390”于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开花期和灌浆初期进行了低温胁迫研究。结果显示:①幼穗分化5~6期、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华南籼稻新品种(组合)植株高度降低,单穗产量及结实率下降。②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穗长缩短,每穗总粒数减少,而其他3个时期的每穗总粒数不会受低温胁迫影响;幼穗分化5~6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穗下第三节间长度极显著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则导致穗下第二、第一节间长度缩短;始穗期和开花期低温胁迫会导致稻穗包颈或包颈加剧,幼穗分化5~6期则无此现象发生。③处于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遭遇低温胁迫,其耐冷能力不同,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耐冷能力大小依次为灌浆初期、开花期、始穗期、幼穗分化5~6期。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耐冷能力不同:天优390在幼穗分化5~6期、灌浆初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始穗、开花期较弱;粤广丝苗在始穗期、开花期耐冷能力最强,但在幼穗分化5~6期较弱。  相似文献   

13.
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MCHUGE)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对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外贸方面,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总的出口量,提高总的进口量,增加贸易赤字,但长期和短期,对不同产品的进出口影响不一;外资方面,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我国的外汇储备,加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外商对我国的投资会增加;宏观影响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促进农业、采矿业、公共服务、建筑业、服务业的产出,但在升值初期并不利于制造业的产出,但是总就业和总资本存量的增加最终会带动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的一般原理基础上构建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汇率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影响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本文综合考虑了金融危机前后国外收入巨变的情况,通过构建结构突变模型采用福建省农产品月度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后实际汇率变动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口产生微弱的正向冲击,长期存在协整关系,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国外物价和国外收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5年8月—2013年8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和GARCH模型,主要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两个维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对中国玉米进口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玉米进口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对其有负向影响,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民币升值与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分析,结合人民币升值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理论依据,运用简单计量模型研究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寻找农产品贸易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应对之策,使农产品贸易因升值受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将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细分为直接出口效应和间接出口效应,以1994-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出口导向指数,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发展趋势;运用动态面板GMM模型估计FDI对内资企业间接出口效应。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出口导向趋势逐渐降低,内销份额逐渐扩大;FDI对内资企业出口具有显著正的间接效应,但弹性较低,即FDI对内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市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步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86-287,289
分析连云港市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做法,指出质量安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建设的对策,以期促进食品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分析福建蔬菜出口贸易发展状况,对福建蔬菜出口进行SWTO分析,提出促进福建省蔬菜出口对策,包括把握市场需求,生产有机蔬菜;促进蔬菜出口市场多元化,增加出口渠道;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出口蔬菜的市场知名度;做好定价策略,促进福建蔬菜的出口;争取有机蔬菜认证,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