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多由精粗饲料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驰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致。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100%。最近,在本公司的河北大曹庄服务点,笔者为当地奶农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受到当地奶农的称赞。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肋弓之间。该病随着奶牛产量的逐渐增高,发病率急剧上升,并且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我场兽医用中医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效果。1 症状及诊断该病多发生在分娩后,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废绝。部分病牛拒食精饲料,只吃少量的粗饲料。体温、呼吸正常。左侧出现“扁平”状,外观右侧腰窝下陷,粪便少而黑。听诊左侧腹部有钢管音,直肠检查右上方空虚,真胃液pH在2左右。2 病因分析真胃移位的根本原因是皱胃驰缓。奶牛摄入大量精料后,在真胃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抑制了真胃的蠕…  相似文献   

3.
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整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的发生多由于在饲养上精、粗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弛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至。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的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了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而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了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达到100%。特别是最近在罗威特动物营养有限公司河北大曹庄服务点,为当地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当地奶农对罗威特公司这种精湛的技术和专业服务的做法赞口不绝。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了改变,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消化紊乱。本文介绍了奶牛真胃移位(真胃变位)的发病病因、临床症状、手术治疗和预防措施。临床实践表明,积极预防,发病后尽早确诊,并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完全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真胃移位是奶牛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是由特殊的生理阶段有关,其发生的机制主要是产后奶牛的采食量较低,瘤胃占据的容积小,而分娩后子宫占据的空间缩小,真胃趁机游离于腹腔左侧而压迫于瘤胃下,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疾病,在管理条件较差的牛场,发病率可达2%以上。确诊为真胃左方移位后多通过手术疗法,在生产中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3种:翻转法、左方切口手术疗法和右方切口手术疗法。笔者在多家大型养殖场和兽医院接触过大量的真胃移位病例,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1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原因奶牛真胃移位可发生在犊牛、育成牛、经产牛和公牛的任何生理阶段,主要常见于产后6周内的奶牛。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1.1真(皱)胃弛缓是引发该病的基础病因之一。精料饲喂量过多,必然会导致真胃负担过重,其结果是引起真胃的收缩能力和弹性下降,真胃收缩力下降可导致真胃体积变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对1678头成年中国荷斯坦牛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结果: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率为22.35%,死亡率为25.87%;秋季和冬季发病率最高,分别为22.87%、24.19%;随着胎次、年龄和产奶量的增加,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呈正相关发病;日精料饲喂量越多,越容易发病。调查结果说明,该病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能够降低奶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奶牛单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因各种因素导致奶牛真胃移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死亡、淘汰率较高,导致奶农收入减少,是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1种严重疫病。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皱胃)在正常情况下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挨瘤胃,但由于某些原因,真胃位置发生改变,或处于瘤胃下方或左侧、或发生向右皱褶(向右皱褶为真胃扭转),导致营养代谢失调的一种急性内科疫病。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真胃移位病例频发率继高不下,治疗该病已是每个兽医工作者较棘手的难题。下面就在治病过程中所总结的经验跟大家探讨一下。治疗该病的方法有多种,如翻转法、禁食法、泻下法、健胃法、手术法,前两种方法治疗复发率比较高。手术治疗真胃移位成功率高,花费少,  相似文献   

10.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内科疾病。该病奶牛易发,笔者在临床上曾对2例奶牛真胃变位的病例进行诊治,并用以下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奶牛品种改良的推进.奶牛产奶量不断提高,奶牛真胃左方移位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奶牛的常见病。存临床实践中,笔者诊断治疗该病12例,治愈10例,笔者认为及时准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才能有效的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母牛产后真胃移位的发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阐述了母牛产后真胃移位的详细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为基层牛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真胃由右侧经瘤胃底部移入左侧腹部,置于瘤胃与左腹壁之间,称之为“真胃左方移位”,简称“真胃左移”。“真胃左移”呈不完全阻塞,病程多数呈慢性经过。病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消瘦、脱水、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奶产量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病情恶化。近年来,本场奶产量大幅度上升,单产已超7000公斤,奶牛精饲料采食量普遍增高。以致真胃左移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产奶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兽医人员对奶牛真胃移位诊断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报道的真胃移位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用于治疗真胃移位的复位固定术也已成为最常见的腹腔手术。据我们统计,年头产在7000kg左右的成乳牛群,年发病率可达3.5%,奶产量8000kg以上的牛群发病率可上升到5%左右。按2003年“中国奶业年鉴”的统计数字,2002年年末,我国奶牛存栏就已达到687.3万头。其中成乳牛约为400万头。真胃移位的年发病头数应在14万头(按年发病率3.5%计)左右,这相当于140个存栏千头奶牛场的奶牛总数。另外,发病奶牛绝大多数为年轻的高产牛,如不能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5.
奶牛真胃移位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石测腹底,正中线偏右。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肋弓之间,向前可延伸到网胃和隔肌,向后可延伸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窝旁。 1病因调查 1.1发病与产奶量的关系我场牛奶产量逐步提高,该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1.2发病与精饲料喂量的关系精料喂量与发病呈正相关,表现为精料喂量多,发病也多。我场成母牛精料喂量是以奶换料,即奶产量越高,精料喂量就越大。 1.3发病与分娩的关系分娩后 1~ 8天发生该病占 64.28%,分娩后 1~ 10个月发病占 28.57%,也有产前 20天发病的 (…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奶牛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真胃移位病例时有发生,治疗该病已是每个兽医工作者必备的技能。治疗有多种方法:禁食、泻下、健胃法和手术法。前两种方法治疗复发率比较高,后者疗效确切。笔者治疗该病采用手术疗法,在多数病例中总结出了手术法治疗该病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写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真胃变位分为真胃移位和真胃转位,是奶牛的常见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此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目前仍以手术整复治疗为主。临床诊疗中,真胃变位整复手术方法多种,各有千秋。本文就奶牛真胃变位整复常用手术方法,作分析性比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奶牛真胃炎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草饲料品质较差等影响,引起真胃发炎,并发生严重消化不良的疾病。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发病较多,但由于误诊误治死亡淘汰率居高不下。我们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该病进行了治疗性研究,治疗患病奶牛37例,治愈34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内科疾病。该病奶牛易发,笔者在临床上曾对2例奶牛真胃变位的病例进行诊治,并用以下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奶牛真胃变位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探讨其病因及预防和治疗方法非常必要.文章在总结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奶牛真胃变位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是奶牛采食过量高精料日粮和缺乏运动;手术整复与固定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预防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和加强奶牛怀孕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