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于无核葡萄选育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4a的连续试验,观察了无核葡萄果粒及胚珠发育变化,对胚挽救的多个影响因素包括品种、接种时间、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脸无核、底来特、黎明无核作母本的胚珠萌发率较高;各品种适宜的接种时间为无核白花后26d,红脸无核花后35d,爱莫无核×火焰无核花后48d,底来特×红宝石无核花后56d;用Nitsch作基本培养基优于B5;添加BA0.2mg/L获得的胚珠萌发率最高;常温黑暗、固体培养有利于胚珠的发育。已定植结果的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后代的无核比率平均为58.6%。将胚挽救技术用于无核葡萄育种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无核葡萄杂交胚珠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核x无核5个杂交组合的葡萄果德分别在授粉后35、40、45、50、55d采回,取出胚珠接种在幼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60~70d后转入胚萌发培养基中,待胚萌发10d左右,再转入成苗培养基中使其发育成正常幼苗。结果表明,较适宜胚发育的培养基是B。和Nitsch为基本培养基,附加GA30.2mg·l-1、IAA1.5mg·l-1、ZT1.0mg·l-1;5个接种时间以授粉后45d胚发育率最高;各组合中白乐x红脸无核的出苗率最高,所获植株占发育胚的24.9%。  相似文献   

3.
红宝石无核葡萄胚珠培养成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赵密珍  苏家乐  钱亚明  王壮伟  刁曼妮 《果树学报》2005,22(2):166-168,F004
以自然授粉的红宝石无核为试材,观察了胚珠生长状况,对胚珠离体培养与成苗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 明:红宝石无核的胚珠发育在花后35 d是其胚挽救的最佳时期。此时,取出胚珠接种在Nitsch+IAA 2.0 mg/L+GA 0.4 mg/L,附加水解酪蛋白100mg/L,活性炭2g/L的培养基中培养120 d,胚发育率为58%,后将胚珠切开处理并转接 到胚萌发培养基1/2MS+6-BA 0.5 mg/L中萌发,萌发率为16%,在1/2MS+6-IBA 0.2mg/L培养基上成苗,小苗生长 最好。通过前期保湿等措施,小苗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4.
为培育大粒无核葡萄新品种,以玫瑰香优系葡萄为母本,以‘早甜’‘户太8号’‘醉金香’‘巨玫瑰’分别作父本杂交。结果表明:玫瑰香优系ב早甜’、玫瑰香优系ב户太8号’、玫瑰香优系ב醉金香’3个杂交组合的最佳取样时间为授粉后54 d,且在Nitsch培养基中发育率更高;玫瑰香优系ב巨玫瑰’最佳取样时期在授粉后47 d,ER培养基更适合其杂交胚珠的发育;玫瑰香优系ב户太8号’、玫瑰香优系ב醉金香’、玫瑰香优系ב巨玫瑰’在WPM培养基中的幼胚萌发率更高,玫瑰香优系ב早甜’杂交胚在1/2MS中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5.
‘奥迪亚’葡萄杂交后代胚挽救及无核性状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杂交后代胚挽救萌发率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无核性状进行早期鉴定,【方法】以无核、抗病葡萄品种‘奥迪亚’为母本,‘玫瑰香’、‘摩尔多瓦’和‘红地球’3个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L9(33)正交试验,建立简单高效的胚挽救体系,并用分子标记对杂交苗无核性状进行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影响胚挽救萌发率的最关键因素为接种时期,其次为培养基种类和NAA浓度;以‘奥迪亚’为母本的杂交胚其适宜接种程序为授粉后49~56 d剥取胚珠,接种在B5或NN69培养基上充分发育70 d,再转入1/2 B5培养基上萌芽,‘奥迪亚’ב摩尔多瓦’杂交胚通过此程序萌发率达到了50.48%;经分子标记鉴定,各组合后代的无核株系均超过50%。【结论】利用胚挽救方法以‘奥迪亚’为杂交母本可高效创新葡萄无核种质。  相似文献   

6.
牛茹萱  张剑侠  王跃进  翟焕  赵凯 《果树学报》2012,(5):825-829,965
【目的】为了培育抗病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方法】以2个种子败育型无核品种‘波尔莱特’、‘红无籽露’作母本,以抗病抗寒的中国野生山葡萄株系‘黑龙江实生’、‘双优’及欧山杂种‘北醇’、‘00-1-10’(‘玫瑰香’ב黑龙江实生’)分别作父本杂交,授粉51 d后将胚珠分别接种于ER和MM4培养基上进行胚挽救,培养60 d后在WPM+BA 0.2 mg.L-1培养基上诱导成苗。【结果】结果表明,2个母本品种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不同,‘波尔莱特’作母本适合于ER培养基,‘红无籽露’作母本适合于MM4培养基。2个母本基因型对胚珠的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差异不大,‘波尔莱特’略优于‘红无籽露’;但4个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效果影响较大,以欧山杂种‘00-1-10’和‘北醇’作父本的杂交组合胚株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明显高于山葡萄‘黑龙江实生’、‘双优’作父本的杂交组合。共获得无核葡萄胚挽救新种质50个株系。【结论】在胚挽救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无核葡萄适宜于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欧山杂种比山葡萄更适宜于作杂交的父本。  相似文献   

7.
以葡萄二倍体无核品种‘希姆劳特’为母本,分别与二倍体玫瑰香优系和四倍体‘巨玫瑰’杂交胚珠,及‘希姆劳特’自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亲本基因型、取样时期、胚发育培养基、培养温度对杂交胚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染色体计数法对‘希姆劳特’与‘巨玫瑰’杂交幼苗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的杂交胚发育率、萌发率(18.18%、13.64%)均显著高于‘希姆劳特’ב巨玫瑰’(13.45%、4.20%)和‘希姆劳特’自交(7.03%、6.25%);‘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珠及‘希姆劳特’自交胚珠的最佳取样时间均为授粉后54 d;‘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珠在25℃下培养胚发育率更高,适于‘希姆劳特’×玫瑰香优系、‘希姆劳特’ב巨玫瑰’杂交胚发育的培养基为:Nitsch+1.5 mol/L IAA+0.5 mol/L 6-BA+0.5 mol/L GA3+60 g/L蔗糖+5 g/L琼脂+1g/L活性炭。经根尖染色体倍性鉴定,‘希姆劳特’ב巨玫瑰’获得1株三倍体幼苗,2株二倍体幼苗。  相似文献   

8.
接种时期和培养基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4个组合康能无核×金星无核、雷明无核×金星无核、金星无核自交、雷蒙无核自交为试材, 采用L25 (55 ) 正交设计, 研究了接种时间和培养基种类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结果表明, 影响无核葡萄胚挽救最重要的因素是接种时期, 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因组合而不同, 最佳接种时期在花后45~60 d,最高出苗率13.64%~75.23%。对胚珠进行一定处理有助于促进胚珠的萌发出苗, 其中横切处理与低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胚珠萌发出苗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无核品种是葡萄的主要育种目标之一,通过建立无核品种中葡萄18号的胚挽救技术体系,为无核葡萄的胚挽救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研究不同胚珠取样时间(盛花后52、53、54、57、58、61和65 d,DAF),培养基类型(NN 和 ER)及相态(固-液双相和固相),氨基酸(0,2.5mmol·L-1 Ser、Cys、Gln),椰汁(0、100、200 mL·L-1),GA3/KT/NAA组合及4种细胞分裂素TDZ(0和0.2 mg·L-1)、6-BA(0和0.2 mg·L-1)、KT(0、0.2和0.4 mg·L-1)和ZT(0、0.2和0.4 mg·L-1)对中葡萄18号胚发育率、胚萌发率或成苗率的影响,并利用无核基因SSR标记对胚挽救杂种苗进行无核性状早期鉴定,初步建立该品种的胚挽救技术体系.[结果]中葡萄18号在DAF 61取样时胚发育率最高(34.33%);基本培养基NN(29.33%)较ER(25%)的胚发育率更高,且固-液双相培养基的效果较固相更佳;添加2.5 mmol·L-1 Ser(40.74%)、Cys(43.33%)或Gln(44.21%)的胚发育率均高于对照(29.33%);添加200mL·L-1椰汁的胚发育率(37.10%)显著高于对照(29.33%).在3种激素GA3/KT/NAA组合中,发现仅添加GA3和KT时,成苗率最高(60%),而添加NAA的组合均出现异常分化现象,且成苗率较低.四种细胞分裂素TDZ、6-BA、KT和ZT中,添加0.2mg·L-1 ZT更适合胚萌发及成苗,正常成苗的比率达76.36%.分别利用无核SSR标记P3_VvAGL11和5U_VviAGL11对中葡萄18号x玫瑰香的406个杂交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初步判定229个后代为无核株系,该组合的无核率为56.4%.[结论]中葡萄18号作为胚挽救母本的最佳取样时间为DAF 61前后,可利用固-液双相培养基NN+2.5 mmol·L-1 Cys/Gln+5.5 g·L-1琼脂+60 g·L-1蔗糖+2 g·L-1活性炭+0.5 g·L-1水解酪蛋白进行胚珠离体培养,暗培养9~10周后,接种裸胚于WPM+0.2 mg·L-1 ZT+20 g·L-1蔗糖+6 g·L-1琼脂+1 g·L-1活性炭进行胚萌发培养.鉴定出拥有无核基因SSR标记的胚挽救苗229株,是潜在的无核葡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0.
早熟无核葡萄杨格尔的胚珠可正常受精。绝大多数受精旺在花后27~33天开始败育,仅个别胚可继续发育至大球形胚甚至心形胚。当胚发育最为充分而又尚未败育时取胚珠进行培养,存活胚的比例较高。胚珠培养的培养基内附加低浓度秋水仙碱对无核葡萄胚珠内胚的离体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胚珠培养萌发成苗的技术尚需要进一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荔枝20—30d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筛选建立了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系。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胚状体分化,在附加NAA和IBA的培养基中促进胚状体的发育和成熟。在体外胚胎发生过程中,形成大量各种类型的胚状体,其中出现不少异常胚;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染色体变异,这可能是产生异常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金煌’杧果果实发育前期内源激素变化与胚胎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胚胎败育在坐果后30 d完成,20 ~ 30 d为胚发育的关键时期,胚败育果实与胚正常果实大小差异主要缘于果肉的差异。在果实发育初期,败育胚的IAA、ABA含量高于正常胚,GA3和ZT含量低于正常胚。胚败育果实的果肉中GA3含量低,而ZT含量高于胚正常果实果肉,IAA和ABA的含量在后期也高。胚中高含量的GA3、ZT和低含量的ABA有利于胚正常发育。胚中ZT的下降和ABA的持续增加以及(GA3 + IAA + ZT)/ABA的比值小于其果肉中的比值,是导致胚胎败育的重要因素;在果实发育中,胚胎的败育和胚胎与果肉中(GA3 + IAA + ZT)/ABA均低是导致胚败育果实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酿酒葡萄‘神索’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晓明  安黎哲  王雅梅  李胜 《园艺学报》2006,33(6):1317-1320
 以酿酒葡萄‘神索’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温度等因素的控制, 研究了葡萄体胚的产生、保存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 以NN为基本培养基, 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是1.0 mg·L - 1 2,4-D; 诱导体胚的生长调节剂水平是1.0 mg·L -1 NAA + 0.5 mg·L - 1 BA, 体胚诱导率为37.5%; 5℃微光条件, 适宜体胚的保存; 体胚成熟及植株再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水平是0.05 mg·L - 1 NAA + 0.5 mg·L - 1 BA, 成苗率为42.1%。利用流式细胞仪并结合染色体计数对体胚及再生植株细胞核DNA含量及染色体鉴定表明, 体胚细胞染色体存在一定的变异, 而体胚再生植株倍性稳定, 细胞核DNA含量及染色体数与供体母株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以阿月浑子与黄连木的杂种果实和杂种幼胚为试材,对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幼胚培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胚龄、培养基类型和6-BA浓度等对杂种胚培苗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种果实的纵、横径生长呈“S”型曲线变化,果实鲜质量生长呈双“S”型曲线变化。(2)杂种胚的发育始于授粉后80 d,80 ~ 100 d是杂种胚败育的关键时期。(3)授粉后80 d的杂种幼胚难以成苗,授粉后100和120 d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分别为37.04%和83.33%。(4)适宜杂种胚培苗增殖的培养基为:DKW + 2.0 mg · L-1 6-BA + 0.05 g · L-1 IBA + 0.3 g · L-1 LH + 1.5 g · L-1 PVP,增殖系数为3.47,苗高为3.32 cm。(5)适宜杂种胚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WPM + 2.0 mg · L-1 IBA + 0.05 mg · L-1 NAA,生根率为80%。  相似文献   

15.
杏特早熟品种胚培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选用特早熟杏红荷包为试材,首次将果实发育期45天的胚培养成株,从发育55~59天的胚得到300余株壮苗,栽植于选种圃.提高特早熟杏胚培成首的技术关键主要是:①选择适宜的接种时期,在花后59天硬核期PF1值达0.9时采样接种;②选用改良Tuber培养基,附加BAO.2毫克/升;③经80天以上0~3℃低温处理,④在15℃条件下,增强光照炼苗,9月下旬气温较低时移栽.  相似文献   

16.
 以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 Mill.)开花植株的新生叶片为外植体,诱导筛选胚性愈伤组织,并使其进一步发育成体细胞胚。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由胚性和非胚性细胞组成,胚性细胞多以胚性细胞团的形式存在,胚性细胞团起源于诱导的胚性决定细胞。体细胞胚起源于单个胚性细胞,经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胚等时期发育成完整植株。在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出现4次积累高峰,分别为胚性细胞、球形胚、早期鱼雷胚和成熟胚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时期,淀粉代谢与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小植株的形态建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磨盘柿的合子胚挽救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扈惠灵  张慧  李宝  冷平 《园艺学报》2005,32(6):1077-1079
 以‘西村早生’为父本与‘磨盘柿’杂交, 对杂交后的磨盘柿合子胚进行了挽救培养。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改良MS培养基中N、蔗糖、6-BA和IBA浓度4个因素及其组合对磨盘柿合子胚萌发、生根及成苗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1) 蔗糖浓度对合子胚的萌发生长影响最显著, 6-BA和IBA次之, N浓度仅对叶色的影响较大; (2) 最佳的培养基以(3 /4N) 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6-BA 0.1 mg·L - 1和IBA 0.02 mg·L - 1 , 蔗糖最适浓度为50 g·L -1。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苹果自交后代纯合基因型个体、加快育种进程,对‘早红香’苹果田间自花授粉得到的种子进行胚培养。结果表明:长出真叶前留2片子叶,真叶长出后去掉1片子叶的胚成苗较好,1片子叶的次之,不留子叶的较差;28株‘早红香’苹果自交后代中含有纯合基因型的植株为15株,其S基因型S1S9、S1S1、S9S9的分离比例为13:8:7—2:1:1,符合孟得尔分离定律,可以得到不同S基因型的子代纯合基因型个体。  相似文献   

19.
柿胚与果实发育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柿品种卡迟莎和涩柿品种高安方柿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及SAS统计分析法,对果实发育及其与胚发育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横切面从外到内是表皮层、石细胞层、中果皮及内果皮组成的果肉组织。表皮外层主要表现为垂周分裂和平周生长;石细胞是厚壁组织中典型的短石细胞。果实、种子发育与胚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果径、种子长与胚长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各相关方程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陇东马牙枣盛花后50~60d的幼胚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设计,筛选适宜的幼胚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蔗糖的含量对幼胚萌发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MS-H培养基的萌发率最高为47.62%;ZT最适宜含量为0.5mg/L,IAA最适宜含量为0.6mg/L;较高的蔗糖含量(50g/L)有利于胚的萌发。幼胚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H+ZT0.5mg/L+IAA0.6mg/L+LH0.5g/L+蔗糖50g/L+琼脂4.0g/L,剥去种皮,幼胚萌发效果较好。当胚萌发后,将胚从胚乳中或愈伤组织中剥离继续诱导愈伤组织,再经诱导不定芽,生根获得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