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梅 《中国农垦》2006,(8):57-58
1968年底,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于是,数百万城镇中学生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在这些知识青年中,有相当一部分来到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场。虽然此后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他们的人生底色上都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沧桑烙印。 在这里,我们无意于复述知青们的生活经历,而将重点放在了知青岁月对他们的人生的影响上,因为,过去只是一段经历,我们要着眼的,是现在,是将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知青与民工     
何盛龙 《百姓》2006,(2):42-44
知青与民工 遍撒种子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口号是"插队落户、扎根农村".因此,每一个公社都设有知青办公室,专管上山下乡;相应地,人民公社下的每一个生产队,都有接纳、安置知识青年的任务,有的生产队腾出公房设立知青点,多数生产队则是专门修建了供知青居住的"知青房",由集体统一置备了锅碗瓢盆木桶床铺等生活用具,锄头粪桶簸箕扁担等生产用具.  相似文献   

3.
正从去年开始,全国大中城市70岁左右年龄的人群纷纷聚会,许多年轻人都不解,这些人在干啥?告诉大家,这些人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一批初、高中生,他们是年纪轻轻就离开各自的城市,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简称为"知青"。他们卷入了中国历史上声势最浩大、涉及人数最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今天的聚会,是为了追忆和纪念他们上山下乡的50周年。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当年去了遥远的黑龙江。  相似文献   

4.
知青&民工     
何盛龙 《百姓》2006,(2):42-44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随着毛泽东同志一声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数以百万计的城市知识青年(后来简称“知青”)奔赴农村,谱写了一个时代的慷慨悲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甄真的开场白:1968年12月2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由此,拉开了几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时光真如白驹过隙,沧桑变化宛若过眼云烟,往事在我们的记忆中,总是渐淡、渐远…… 可是,对当年那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说,那毕竟是他们曾经亲自经历过的运动,那毕竟是他们浸泡了汗水与泪水的青春,那毕竟是一段无法尘封于历史的蹉跎岁  相似文献   

6.
岁月留痕     
正1968年-1970年,北京、天津、杭州、哈尔滨、佳木斯五个大中城市的4000多名知青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来到黑龙江省建设兵团三师三十团(江川农场),开始了屯垦戍边、战天斗地的北大荒生活。在那刻骨铭心的岁月里,知青们学会了盖房、种地、打井、修水利、开拖拉机等多种劳动技能,同时也有了很多至今都难以忘怀的经历。北大荒的第一天1969年5月11日,200余名杭州知青乘坐火车经过三天的疾驰后,于佳木斯市转乘轮船在松花江  相似文献   

7.
程军  林萍  陆军  黄勇生 《中国农垦》2012,(11):70-72
在中国农垦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投身到农垦建设的大潮中,他们用汗水写就了难忘的青春,用热血铸就了垦荒的奇迹,他们中有人一生都留在了农垦,也有人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就是知青。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背景下,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农垦,  相似文献   

8.
"胶林凝聚着知青的智慧力量,胶园铭刻着知青的光辉形象."这是2006年4月,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们回访海南农垦时,一位农垦老兵写下的诗句. 是的,他们把最绚丽的年华留在了海南,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了动人的篇章.现在,他们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是海南,是农垦,提供给他们踏上这个舞台的阶梯,对他们而言,海南、农垦,是他们终生难忘的第二故乡,是值得永远守候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胶林凝聚着知青的智慧力量,胶园铭刻着知青的光辉形象。”这是2006年4月,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们回访海南农垦时,一位农垦老兵写下的诗句。是的,他们把最绚丽的年华留在了海南,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了动人的篇章。现在,他们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是海南,是农垦,提供给他们踏上这个舞台的阶梯,对他们而言,海南、农垦,是他们终生难忘的第二故乡,是值得永远守候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何文昌 《中国农垦》2006,(10):69-69
“知青生活在我人生历程中虽然是短暂的,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不会忘记艰苦的知青生活。”这是李德和发自内心的感慨。 李德和说,在那个特殊年代,交通不便,他们从海口乘车到加积县要用几个小时,然后从加积县转车到中原,再颠簸乘船过万泉河才到农场。尽管旅途艰苦劳累,但那时他们听说万泉河是琼崖纵队的革命根据地,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时,心情十分激动。  相似文献   

11.
“胶林凝聚着知青的智慧力量,胶园铭刻着知青的光辉形象。”这是2006年4月,来自天南海北的知青们回访海南农垦时,一位农垦老兵写下的诗句。 是的,他们把最绚丽的年华留在了海南,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了动人的篇章。现在,他们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是海南,是农垦,提供给他们踏上这个舞台的阶梯,对他们而言,海南、农垦,是他们终生难忘的第二故乡,是值得永远守候的精神家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60年代,党中央发出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时间,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远离家人,奔赴祖国各地农村,用青春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30多年过去了,200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再次发出号召,动员地方有志大中专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创业,一时间大批大中专毕业生,怀着信念与理想,背上行李,来到兵团农场承包土地,开始了新时代“新知青”的梦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9,(20)
<正>"新农人"运动已经蔚为壮观。与上世纪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相比,无论是返乡还是下乡,多了一些主动和心甘情愿。很多是从农村出去、在城里打拼很多年的,又回来了;更有从城市主动来到农村的。他们的到来,明显不同于原本的农业从业主体,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不是传统的农民却在从事农业及其相关行业的人,我们都可以叫"新农人"。  相似文献   

14.
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名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电影,描写了一群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农村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影片将当时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努力创业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志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当年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结束之后,农村的年轻人纷纷踏上了先外出求学、再外出求职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的"打工潮",更推动了数以亿万计的青年走出农村.斗转星移,近半个世纪之后,农村又再度迎来了年轻人的身影. 当前,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到了农村.他们或是以"村官"的身份投身基层,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做点什么";或是因为城市生活不顺利而再次返乡,藉此找回新的方向;或是因在农业院校就读,就此下定决心返乡创业……本期三农人物栏目将走近这些返乡的高校学子,近距离倾听他们的心声、体察他们的感受.我们想做的,就是记录下现今社会,村里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心理状态. 我们无法预测每一位年轻人的未来,无法评判他们的选择正确与否、理智与否、恰当与否.但村庄因他们此时的存在,总会发生些改变.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年轻人,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多一分耐心,多一分体谅,多一分帮助.毕竟,在他们身后,是沉寂了太久的乡村.  相似文献   

15.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7,(6):189-190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人,辛弃疾是农村词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其农村题材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其主要异同表现为:都具有隐居农村的生活经历,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有所不同;都讴歌了农村的美丽风光,但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喜爱程度有所不同;都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但他们与农村生活的融合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新书速递     
《知青》(上部、下部)出版单位:青岛出版社作者:梁晓声定价:77元ISBN:978-7-5436-8391-4978-7-5436-8392-1出版时间:2012年05月【内容简介】《知青(上部)》在陕北、北大荒两块土地上,展开了上世纪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宏大历史画卷,讲述了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的知青下乡插队和赴生产建设兵团垦荒的故事,描写了一代人的爱情、友情、亲情,交织着两个家  相似文献   

17.
下乡情怀     
杨泽南 《新农村》2008,(6):41-41
我有过两次下乡的经历。第一次是1969年到白雀乡沿圩村插队落户当知青,第二次是2005年到埭溪镇贯边村当农村工作指导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叙述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开展农村科学实验运动的情况。本文引用和参阅了大量文革期间农村科学实验运动的文献史料以及笔者本人多次在中国农村进行的人事访谈和实地考察获得的珍贵资料。史料的真实和丰富凸显了本文的特点和学术贡献。这里译载的是论文的后半部分。在"青年经历"的总标题下设了三个小标题,分别是:科学是机会、科学革命和科学浪漫、失败的痛苦,再现了数以百万计的知识青年在农村科学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烦恼的复杂历程。最后是本文的一个重要而且含有深意的结语:青年与科学在1978年转型。  相似文献   

19.
卞标 《中国农垦》2014,(7):71-71
<正>1963年,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党中央发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这一年深秋,首批无锡知识青年来到江苏农垦滨淮农场。当时我刚从专业学校毕业不久,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被场党委指派到基层当知青队长。首批无锡知识青年到来后,接着苏州、常州、江阴、徐州、连云港及扬州、阜宁县城镇知青陆续来场,可谓:苏锡常,徐连扬,南腔北调,样样都有。我的团队随之不断扩容,多达近200人,简直成了新兵连。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城镇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互联网普及化,使得乡镇和农村孩子上大学读书、进城生活越来越方便,也为他们享受市民待遇和创造精彩人生提供了无限可能。然而,在许多乡镇和农村,出于改善生活的需要,大多中年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们不仅无法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而且与子女一样对大学、大学生活和大学生就业的许多情况缺少了解。普遍的现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