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乔原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时出现的各种病害,采用可控注浆加固技术,制定详细的注浆实施方案,并采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加固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浆后掌子面土体含有大量浆脉,其层理清晰,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减弱,土体强度大幅提升,稳定性较好;注浆后富水黄土地层的抗压强度有大幅提高,围岩稳定性及自承能力随之提高;注浆后土体渗透系数较注浆前大幅下降,满足地下水平衡的要求;注浆后隧道初期支护轴力值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有大幅下降.总之,可控注浆加固技术在隧道穿越富水黄土地层处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回顾二塘站路基岩溶注浆工程实践,重点介绍工程中采取的主要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指出该工程安全顺利完成得益于找准了路基岩溶病害特点、坚持了"边探边灌,探灌结合,分序施工"科学原则、严格落实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有关规定,为今后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江钻爆隧道穿越是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广深支干线的控制性工程,其采用水下钻爆的方式施工,施工中的探水、防水和治水关系到施工安全及工程成败。根据工程特点,采用了深孔超前探测、超前短探、深孔高压帷幕注浆、定点注浆、短孔定点注浆等方法,将水堵截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之外,使出水量在可控范围之内。通过预注浆围岩固结、短掘短支和联合支护等措施,防止了大规模坍塌冒顶,保证了隧道的安全、顺利贯通。东江钻爆隧道工程的探水及治水工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1 指导思想 针对西葫芦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在肥料使用上以有机肥为主、化肥限量,禁用没经腐熟的有机肥和硝氮肥.  相似文献   

5.
孙丽娜 《现代农业》2012,(6):106-107
本文针对大伙房输水工程TBM3标段富水段施工做了详细阐述,对富水量、成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堵排结合处理措施保障TBM施工顺利通过富水带。一、富水带不利自然条件及影响TBM3段地质条件较差,估计地下水较多,预测隧洞施工中,地下水分布不均,洞室多为渗水--滴水状态。但在个别构造发育部位,如查梁子及大洛河谷段,洞线穿越河谷或顺河  相似文献   

6.
输气隧道安全性关系到输气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对于下穿河流隧道,其渗流安全性至关重要。建立全尺度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川气东送某工程嘉陵江隧道穿越进行渗流特征分析及涌水量评价。通过分析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获得场地岩体渗透性分布特征以及断层破碎带等渗流通道的渗透系数特征。根据水文地质特征,考虑地下水系统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确定数值模型边界范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断层破碎带处渗透性明显增大,为主要涌水段;断层注浆可有效降低涌水量,提升隧道开挖期间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类似下穿河流隧道提供借鉴和参考。(图12,表2,参20)  相似文献   

7.
注浆方法最早是法国一名工程师在1802年应用于水闸工程。此后,注浆法成为坝基帷幕、地铁、隧道、以及建筑地基加固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我国在1994年研究开发出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此项技术最先提出的初始目标,是针对解决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存在的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的固有缺陷。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灌注桩施工的一种辅助工艺,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钢筋笼底部和侧面预先埋设的注浆管,在成桩后2-30d内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等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起到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等效果。后注浆技术包括桩底后注浆、桩侧后注浆和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目前以桩底后注浆技术使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魏巍  李启彬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468-3471
高含硫的天然气田在开发运营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SO2,且主要是由净化厂排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故采取长效生态监测的方式,对工程(主要是净化厂)周围的农作物、林草植被、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雨水进行监测,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探讨,以判断高含硫天然气田开发运营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指导人们采取生态恢复或其他应对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9.
<正>为有效控制和减少露天焚烧秸秆行为,提高我省大气质量,保护群众健康和百姓福祉,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秸秆禁烧工作。提出疏堵结合、以堵促疏,近期以堵为主;用禁结合、以禁促用,远期以用为主的指导原则。农安县按照以上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秸秆禁烧工作的宣传引导、包保监管、督查问责、资金投入、产业扶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有一定的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建池,应尽量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水。建池期间,发现有地下水渗出,一般采取"排、降"的方法。池体基本建成后,若有渗漏。可采用"排、引、堵"的方法,或进行综合处理。盲沟及集水坑排水当池坑大开挖,池坑壁浸水时,池坑适当放大,在池  相似文献   

11.
朱华  徐佳  刘晓亮  牛庆明  张洪  黄兵  靳青森  张军 《油气储运》2016,(10):1116-1121
为保证地下水封洞库优质建设和安全运营,结合水封洞库的储油原理和基本建设原则,通过分析国内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库址区地下水监测水文观测孔布置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水位出现明显异常波动的两个水文观测孔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水封洞库建设期局部地下水出现异常的必然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坝立堵截流的方式,结合工程的地形位置、地质条件,龙口位置选择在河床右岸,龙口合龙双向进占,以左岸为主。  相似文献   

13.
九龙江钻爆隧道为3.0 m×3.0 m直墙半圆弧形小断面隧道,其中约180 m强风化花岗岩施工中多次出现涌水涌砂,主要原因是其水压高、强风化岩强度低。施工中采取了加强超前注浆,增加喷射混凝土层厚度、降水等综合措施,隧道顺利贯通。为了验证以上措施对软弱围岩的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围岩和支护体系的结构状态及工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前注浆后,混凝土应力及围岩变形均显著减小,系统锚杆对软弱围岩的加固能力有限;适当增加混凝土喷层厚度,混凝土压应力显著减小,围岩承载能力提高,但仅限于一定范围内,围岩变形量、锚杆受力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地下水封洞库优质建设和安全运营,结合水封洞库的储油原理和基本建设原则,通过分析国内某大型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库址区地下水监测水文观测孔布置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水位出现明显异常波动的两个水文观测孔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水封洞库建设期局部地下水出现异常的必然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两种注浆技术的要点,分析了两种技术的试验成果。对于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来说,需要对坝基进行加固防渗,而帷幕灌浆技术则很好的适应了这一需求,是有效的地基防渗技术。因此,在水工建筑物防渗堵施工过程中,帷幕灌浆技术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双液注浆是指使用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以解决水工建筑物中渗堵的问题,结合了水泥浆和化学浆的优点。本文阐述了具体的试验方式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某泥水平衡式盾构接收洞口地层加固工程为例,对盾构隧道接收洞口周边土体加固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地面垂直注浆、高压旋喷和水平注浆等加固方案的优缺点,择优选择水平注浆加固工艺.介绍了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优化注浆孔位的平面布置,井壁钻孔与埋设孔口管工艺,注浆孔口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浆工艺与参数等.通过井壁预留孔检查注浆固结情况,效果良好,有效防止了涌水、涌砂及倒灌等,可为后续盾构机顺利进洞提供保障.实践表明:水平注浆工艺有效缩短了施工时间,对于砂卵石层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灌入性,提高了地层固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30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作物数字化技术研究"主题项目"农田生境感知系统关键技术"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湖北宜昌召开。课题主要围绕农业有害气体排放和农药残留问题,针对大田、温室作物虚拟设计技术,研究因子识别、负荷指数、安全限量等评价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隧道坍塌的原因分析及隧道施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民 《农业与技术》2006,26(5):177-179
本文通过工程实践,从地层岩质、地质构造、地下水三方面总结了隧道坍塌原因分析、坍塌治理及防治措施。对隧道施工提出隧道隧洞不良地质的超前预报,依据预报距离,分长期和短期两种预报形式和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技术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技术》2014,(8):54-54
<正>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获悉,针对宁夏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宁夏政府决定,通过采取完善水安全规划、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地下水资源调查等多种措施解决水安全问题。据介绍,宁夏将通过实施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等民生水利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供水工程、银北百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等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此外,宁夏还将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的原则,通过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建立健全节水激励机制和市场准入制度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推进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宁夏还将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综合研判,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  相似文献   

20.
一、断奶时采取"断奶不离窝"的原则,饲料管理环境三不变.若全窝仔兔发育均匀,体质健壮,可一次断奶;若全窝仔兔发育不均匀,需分批断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