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客家分布于赣闽粤边和包括台湾之内的多个省份,有人口8000多万(2004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统计),其中台湾有超过400万,占岛内的近五分之一。客家文化是海峡两岸客家人联系的精神纽带。大陆客家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拥有大量的围屋、古村等物质文化载体,各种民俗保留也较完整,进行旅游开发有着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2.
廖小凤 《农业考古》2012,(3):339-342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起,唱出了一千多年的历史,闽粤台湾,湘赣川滇,都可以听到耳熟能详的客家山歌的旋律。它以那难以名状的奥妙留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客家山歌作为客家人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反映了普通的客家人对自然环境以及人自身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客家菜作为广东三大名菜之一,蕴含着客家人千年文化的内核,是客家族群文化之根,客家菜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原因,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反映出客家人的内在精神,客家饮食文化多姿多彩,不同的客家地域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客家菜文化品牌的构建对弘扬客家菜文化和客家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通过打造客家菜文化品牌来推进客家菜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胡华科  郑春燕 《农业考古》2012,(1):343-345,371
1.前言客家,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区最广的民系之一,并主要聚居于大陆的赣闽粤边区(1-4)。客家文化研究也逐渐形成了一门学说,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5.
梅州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世界客家文化的中心.客家文化承载着客家人的希望与追求,展示了客家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综合成果.客家人聚落地的选址与规划,围龙屋的设计、营造及其对园林元素的糅和应用,凸显了梅州园林明显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体现出浓厚的客家文化特质和内涵,为人类居住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探析客家文化及其传统聚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梅州园林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客家谚语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小燕 《农业考古》2007,(4):116-123
客家谚语是客家人精神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哲理的经验性总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记录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是客家人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透视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窗口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客家岁时节日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时节日作为客家人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反映出客家民系的传统习惯、伦理道德、信仰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特色,是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那么在客家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传统文化心态呢?众所周知,客家人根在河洛,  相似文献   

8.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北方汉民历经长期的向南大迁徙,辗转到赣闽粤边区之后,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大约在宋元之际就形成了汉民族的一支新秀客家民系。客家人喜茶,客家人的生活离不开茶,茶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民性及客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是将古代传统文化和南方的土著文化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群体南迁的一支民族,保持和弘扬优秀的华夏文化是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客家民俗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虽有借鉴吸收南方土著的山地文化,但更多的是继承传统的中原文化。舞蹈是人物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进行完美表达的一种形式。客家民俗文化中舞蹈形式不仅仅有效的表达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并且借助舞蹈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的展现了客家人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0.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是玉林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博白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县,客家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80%以上。博白客家人形成了刻苦勤俭、重教崇文、念祖思亲的客家精神和其独具特色的风情、美食、山歌等客家文化,博白桂南采茶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色.研究客家传统农耕民俗,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2.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2,(2):135-137
一、客家好客与答礼(一 )客家极好客客家常年居住在深山僻壤地带 ,客人较少 ,但每逢有客人到来 ,不管什么时候 ,也不管走进哪一家 ,主人都会立即取出“茶米” ,泡一杯浓茶敬上。客家人称茶叶为“茶米” ,将茶与米等同看待 ,说明他们对茶的重视程度。客家人一则自己饮茶成癖 ,二则以茶待客成俗。来客进门先敬茶 ,品尝一番后才开始拉家常或谈正经事。正应了客家有句“喝上两杯再说”的俗语。不管是谁家的客人到来 ,客家人都会把他当作自己家的客人一样 ,热情地接待 ,关怀地问寒问暖 ,客家人纯朴好客之风世代相传 ,吃饭时 ,家家户户则会主动各…  相似文献   

13.
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节,实为茶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以保健疗效见奇功。“擂茶”,它不同于日本的茶道,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而以其独特奇异的烹茶技...  相似文献   

14.
在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中,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深 厚的文化内涵画卷中浓重的一笔,也承载着客家人的文化基因,客家足球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从申遗所要 符合的条件和基础来对客家足球文化的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梅州客家足球文化历 史悠久,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及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价值,具有申遗的基础。最后还就客家足球文化 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给出相关建议,为保护和传承客家足球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 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客家行     
曾添媛 《农业考古》2002,(2):137-138
在江西的赣南有一个特殊的民系———客家。据赣南史料记载 ,秦汉时赣南便建有县治 ,唐末五代时 ,中原衰乱 ,赣南因地广人稀 ,相对偏僻安静 ,因此大量的中原难民拥入赣南 ,使外来移民剧增 ,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土著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 ,成为如今所说的客家民系。我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 ,因为我的家乡在龙南 ,今年春节我回到家乡 ,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客家民俗风情的温馨。客家人非常热情好客 ,当你踏进客家人家时 ,必会送上一杯茶 ,(客家人的泡茶方法虽没有潮汕功夫茶那么讲究 ,却也是用壶冲泡后将茶分入各小杯里 )。然后端上各种小食品如红…  相似文献   

16.
客家擂茶 ,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 ,也是最隆重的待客礼节 ,是祖国茶文化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 ,以保健疗效见奇功 ,闻名遐迩 ,蜚声中外。擂茶 ,不同于日本的茶道 ,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客家擂茶 ,以其独特的烹茶艺技自成系统 ,堪称一绝。尤其是客家妇女制作擂茶的熟练手法 ,精湛的功夫 ,使人们惊讶而钦佩 ,有“方圆百里擂茶乡 ,没有不会打擂茶的姑娘 ,不会打擂茶的姑娘无人娶”之说。客家人 ,民风淳朴 ,热情好客 ,每当客来 ,女主人先是端出一套擂茶茶具 ,人称“擂茶三宝” :一是口径约…  相似文献   

17.
漫谈台湾早期的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明代中叶之后,大陆闽、广一带的汉族客家人移居台湾的渐多,他们在台湾主要从事开垦田园,种植农作物。由于台湾少数民族稀少,耕种的方法、工具都比较原始,大陆移民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方法、工具,  相似文献   

18.
客家人迁徙云南,始于元朝,有史可查的应是毛泽东的先祖毛太华等。永胜的毛氏人口现已发展到3000余人了,传到了第24代。永胜全县现有人口38万人,70%为汉族,其他为彝族等少数民族。在汉族中有80%的人自称是客家人。但笔者通过对永胜县汉人所使用的语言、生活习性、民风民俗、民居建筑、婚礼丧葬、墓穴形态等情况的调查发现,永胜汉族使用的语言为云南官话,属于北方方言系统,未发现有人使用客家方言;丧葬习俗方面也没有发现客家人的“二次葬”习俗,山野间的墓穴形态也与客家墓地不同;民居建筑也无客家围屋。表明云南永胜县无客家人聚居,客家人及其后裔主要为散居。  相似文献   

19.
沈露儒 《农业考古》2007,(3):223-226
客家民间文化具有渊远的历史。客家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民间文化的一朵鲜艳的奇葩,深深地扎根在客家民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客家民间文学成为当地风土人情话题,它引导和教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客家人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性、宗教信仰等都深深受其影响。同时,它更多地左右和教育了众多客家妇女,客家民间文学与客家妇女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反映了客家各种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本文重点从客家民间文学,如山歌、俗语、谚语等入手,阐释客家传统女性形象并分析成因。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全球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土楼,顾名思义,用土夯筑成的楼。而这用土夯筑成的楼,却能历千年风雨而不损,经沧桑巨变而不坏,其种种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