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花 《湖南林业》2004,(10):30-30
南唐诗人陆游在母亲的逼迫下与唐琬离婚。临别时,唐琬赠送陆游一盆秋海棠留作纪念。陆问:“这是什么花?”唐说:“这是断肠红!”陆说:“我们不应称它断肠红,而应称它相思红,今后我将飘流在外,此花仍由你好好养护。”过了10年.陆游回到老家.偶在绍兴城东有名的沈园上游玩。他在园中看到一盆秋海棠.勾起了他的心思,便指着秋海棠问老园丁:“此是何花?”园丁答:“相思红!”陆游一怔.相思红是我与唐琬取的花名,别人怎么知晓?  相似文献   

2.
红豆情思     
红豆情思毕静我的小名叫红豆,是越桔科中比较矮小的木本植物。我的故乡在中国。是大兴安岭林区的特产。别看我小,但植物王国里,我的资格还是很老的。林区人又叫我“雅格达”,这是鄂伦春语,“相思果”的意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相思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初唐诗人王维的一首寓情于物的《相思》诗。抒发自己对被怀念者的相思相爱之情,韵味隽美,千古传诵。在我国宝岛台湾、福建、广东等地也生长着一种独特的,富有传奇色彩和思亲寄情的树,名曰"台...  相似文献   

4.
华隼 《云南林业》1997,18(4):25-26
红豆—海红豆—相思子□华隼王维的一首题咏红豆的《相思》诗,使红豆的芳名流传千古。然而,后人对“红豆和相思究竟为何物”,却众说不一。王本泉先生在1997年第2期《云南林业》上发表的《亦毒亦药话红豆》,认为“王维诗中所称的红豆和相思豆,均为红豆属”,又说...  相似文献   

5.
殷殷红豆情     
殷殷红豆情田柳记得念小学的时候,跟随国文老师诵读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一诗,觉得琅琅上口,易记易背,很喜欢读。但对“春来发几枝”的南国名树却不甚了了。待到上了中学再吟咏这首五绝,从“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中,隐约知道是描写青年男女情思的。那时...  相似文献   

6.
圈里人     
刘伟是我的大学同学,爱好写作,因为诗写得好,大伙都管他叫刘诗。叫他刘诗他很高兴,往后走在大街上有人问他你是谁,他就会笑着说:“圈里人管我叫刘诗。”毕业后,大家都各忙各的。3年后的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刘伟,刘伟一副老板的派头。我问:“刘伟在哪里发财?”刘伟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说:“搞了家公司。”我说:“不写诗了?”“不写了。往后老兄也不叫我刘诗了,哪味儿太穷,现在圈里人管我叫刘董。”我一时改不过口来,有时见了面还是叫他刘诗。后来我好不容易改过来,可他又不办公司了。这天我又见到了刘伟,我说:“…  相似文献   

7.
莽山红豆杉     
是不是生在南国的那一枝,我不知道,也不必细问。君不闻,留在梦幻里的东西更美丽。从第一眼见到莽山红豆杉起,我便患起了相思,一晃40几度寒暑,仍未走出古人的诗句。这一页记忆当属于诗歌女神。是一个桃花怀孕、柳枝传情的季节,湖南作曲家易扬、诗人柯炽,受省文联之托,把我这个少年习作者带到莽山,让初涉文学的我,也和桃花一样笑红了脸。莽山是湘粤边界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原始林区,树木千姿百态,大美大艳大奇。但千树万树之间,不识愁滋味的我独对红豆杉依依复依依。不正是那句“此物最相思”,象一片浓浓淡淡莽山的云,在我心中缠…  相似文献   

8.
芷溪古韵     
“沉有血兮配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育。荒忽兮远望,现流水兮潺。”屈原的《湘夫人》这首歌颂舜帝和娥是、女英二妃分别后的朝暮相思,忠贞不渝的爱情诗,不仅是“爱情”这一‘十恒主题”的千古绝唱,为后世文人学上传诵,更因诗中的芳“立”与左江之得名有着直截的渊源关系,故尤为游江人所钟爱。据旧志载:“芒一系生长在县北足溪山间的一种极其珍贵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开花时一香远而久,不可常得一。正因为此,数年前笔者使产生出一种操的访古的意念,企盼能亲临范汉,领略屈老夫于诗中那白武意境,去寻觅深形于溪畔林莽间“立一草的芳影。…  相似文献   

9.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单位领导问我:“当了爸爸,有什么感受?”我满脑子除了感叹生命的孕育太过神奇之外,暂时还没有想过爸爸这个角色。恍然间回过神来,我说:“太累了,以后肩负的责任更大了。”领导疑惑地问道:“没了?”我说:“没了。”他说:“还有一点,幸福!”哦,我忘记了幸福。这是多么重要的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10.
《湖南林业》2009,(8):21-21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矗碗盛来琥碧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位嗜酒如命的“诗仙”,对“兰陵美酒”极尽赞美之辞.可算至今能够确认的第一首广告诗了。  相似文献   

11.
满地黄叶     
看着眼前这一景,脑里不知怎么闪出伟人的那句名诗:谁持彩练当空舞?当年读老人家的诗时,根本不能悟出那美感,只知要背;教书时,也只机械地讲那字句,并不曾认真地去感受诗人的情怀,对学生讲诗句如何美,让他们去选择A、B、C,却不肯让那“美”字多停留心房半分钟。可在这春天的一场大风之后,见到了几乎全黄的叶子铺在长长的街道上,不时被一阵阵分不清是来自自然的还是来自车流马达带来的小劲风卷起不很大的,飘乎不定的叶的漩窝时,脑子里却突然冒出了那句诗。然后我又篡改了它:“谁持黄带留街舞?”心虽不满这拙笨的改作,而在…  相似文献   

12.
农家蓑衣     
蓑衣分两类。 一类是休闲的,像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像一幅山水画,很美。可少小时的我却疑惑:蓑衣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莫非是用什么叶子编的?又觉得这“斜风细雨”用得妙,若是风雨再大点,钓者就没那么潇洒了,他完全有可能被风雨裹挟起来,扔进桃花流水里喂他的鳜鱼去了——蓑衣的面积大,像一面兜风的帆。  相似文献   

13.
奇山秀水妙交球, 酒寨歇乡美尽收。 吊脚楼上枕一夜, 十年做梦也风流。 不记得这是谁的一首诗了,但作为出生在土家山寨里的一员,我却特别喜爱这首诗。土家族地区被称为是歌舞之乡,关于土家吊脚楼的歌舞也多如牛毛,而惟独“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最打动我心,原因就在它道出了吊脚楼的美好与内涵。  相似文献   

14.
笑林     
《林业与生态》2011,(10):47-47
狗向熊求婚,熊说:“我不愿嫁给你,我要嫁给猫。”狗很疑惑的问:“为什么?”熊说:“嫁给狗,我以后生的是狗熊,嫁给猫,我以后生的就是熊猫!  相似文献   

15.
我的森林诗     
我写森林诗的历史,与我写诗的历史,几乎一样久:算来,已经四十又二年了1956年底,《湖南文学》发表了我的《沿着领袖的脚印》,第三段是这样的:“红日落山;倦岛归林/美丽的夜已悄悄来临7我梦见和领袖睡在草地上J歌声震天,笑语盈盈”。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常利用暑假,与同学蔡和森等去岳麓山中的林子里露宿,畅谈革命理想。我的诗,就是为怀念毛主席而作的。当时,我在岳麓山的一所高等学校工作业常进林子里去。如果说担首诗还不是正宗的森林诗,1958年,我的正宗的森林诗;便堂而皇之于许多报刊了。这年,我去湖南省国有…  相似文献   

1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先生对学生说,这首诗太肥,要减肥,第一句,下雨并非在清明;第二句,行人不在路上在哪里 ?第三句,后五个字都是问的口气;第四句,山下野外,雨中只有牧童,不说也知道;因此,他改为:“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此诗被喻为人生四大快事。但有人认为此诗太瘦。第一句“久旱”,究竟旱多久呢 ?一个月,一年……加“十年”则世之罕见;第二句,“他乡”究竟有多远,…  相似文献   

17.
最高境界     
一个人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禅师说:“无损于人。”当他第二次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禅师说:“无求于人。”当他第三次再问禅师同样的问题时,禅师说:“无愧于人。”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你三次的回答部不一样?”禅师回答:“你三次来问我时,你的境况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就从课本知道广西有两条江出名,一是漓江,二是邕江。有一首诗写道:“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比不上韶山冲里的清泉美”当然这里所谓的比不上是出于政治和艺术的需要,并非真的比不上。还有一首很出名的赞美漓江的诗叫做“江作青罗带,山作碧玉管”。那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这充分说明漓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很美丽的江。吉江有所不同,它的名气并非出于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是由于毛主席曾经畅游过巨江。因此看一看漓江及巨江是小时候的心愿,也是我发奋学习的动力。后来终于实现了愿望,去观赏了漓江的秀丽,并且来到了巨江边工…  相似文献   

19.
眼下的人读游记、读名胜、读各种景物诗——包括田园诗、草木诗、风月诗、恕我直言,越写得美越写得假,充满着强造、人为之意。道理很简单:大自然本身已经失去了原质原色。读这样的诗、文,书,远不如回过头来去读久已成为古籍、古典、古诗、古文的“原品”。那些文化品...  相似文献   

20.
啥时再回家     
大年初六的早上,我又背起自己的包准备上路了。母亲站在路口,不转眼地看着我,嗫嚅嘴唇。半晌,她用颤抖的声音问我:“孩子,啥时再回家?”母亲这句我听了许多次的问话,却让我一下不知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