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共同点 1.1二者都是危害疏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的病害,即系统性侵染病害。受害后,棉株维管束(导管)变褐色,同时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甚至枯死。  相似文献   

2.
刘忠强 《油气储运》2011,(10):39-40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的两大主要病害,发病后引起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直至枯死,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的品质明显下降。对于棉花枯黄萎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1.症状表现。棉花枯、黄萎病属于维管束病害。病菌危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同时叶片、株形  相似文献   

3.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近几年。哈密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比较严重。棉花枯萎病又叫半边黄、萎蔫病,黄萎病又叫黑心病。都属于维管束、土传病害,可以通过灌水、种子、农具等多种方式扩散传播。病菌为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叶片、株形等表现异常,常常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混合发生。棉区发生枯黄萎病,棉花的品质显著下降,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  相似文献   

4.
1症状特征棉花枯、黄萎病都是危害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的病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维管束受害后变褐色,同时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甚至枯死。但由于它们的病原不同,症状也不相同。1.1棉花枯萎病常见症状黄色网纹型:棉苗出土约20天后,幼苗子叶或真叶叶脉由绿褪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全部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最后叶片萎蔫而脱落。  相似文献   

5.
韩冬 《农村科技》2008,(10):43-43
茄子常见病害有青枯病、绵疫病、褐纹病和白粉病等。 一、青枯病 1.危害症状苗期开始发病,初果后发病严重。病菌从植株根茎部伤口侵入,危害维管束,阻塞导管,阻碍水分输送,使根、茎维管束变褐腐烂。发病初期,植株表现为顶叶白天萎蔫下垂,傍晚恢复;晴天气温高时,病株2~3天内便全株凋萎死亡,但仍保持绿色。病株茎下部表皮粗糙,易发不定根,切开根颈部,其横切面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轻轻挤压有污浊菌液溢出。  相似文献   

6.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1病原与症状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生理性立枯病,因为未受到病菌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稀少。  相似文献   

7.
辣椒疫病俗称"烂秧子",是由真菌中鞭毛菌亚门辣椒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幼苗期就有发病,多在幼苗根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扩展后,病部皮层变褐、软腐、缢缩,此时,幼苗叶片萎蔫,后干枯致死.成株期叶片、果实、茎杆和枝条都可发病,叶片发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块暗绿色湿腐斑,迅速向全叶扩展,叶片变黑,湿腐,后凋萎、脱落;果实发病从果蒂部开始,水浸状病斑,而后向果面及果柄发展,整个果实似水烫状,先呈灰绿色,后转为灰白色,软腐,病果脱落或者呈淡褐色僵果挂留枝头;茎杆和枝条的症状类似苗期根基部.  相似文献   

8.
菟丝子田间防治试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5月,察布查尔县亚麻地受到菟丝子危害.据田间调查,亚麻进入蹲苗期,平均株高5~6厘米左右.菟丝子自种子萌发出苗缠绕亚麻茎杆,每平方米有菟丝子47.3株,亚麻叶片枯黄萎蔫,严重时成团枯死.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醇提,F-D试剂显色,分光光度法比色测定了红豆草不同生育期各个器官鲜草和干草的丹宁含量,结果表明:鲜草比干草丹宁含量高;全株、叶子和茎杆中丹宁含量随生长天数均呈有规则的下降;叶子丹宁含量高于全株,茎杆低于全株;蕾中丹宁含量与同期叶子相近,花和籽接近全株,荚接近茎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在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区都有分布。该病是淮北地区小麦上的一个主要病害,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常年病株率30%—50%,严重田块可达70—80%,已成为小麦生产的一大障碍。发病麦株抽穗之前就可能有部分茎糵死亡,茎杆未死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遭到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转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发病严重的麦株在小麦抽穗前后开始死亡,形成"枯白穗",未死亡的病株会造成灌浆不满,千粒重  相似文献   

11.
一、为害特点 花椒在平顺、黎城、潞城、壶关等县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天牛对花椒的为害是当地农民的头痛事.天牛对花椒的为害主要以幼虫钻蛀枝干,潜居在韧皮部,木质部蛀食,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花椒树受害后其输导组织被破坏,水分、养分输送受阻,造成树势衰弱,树体枯萎,产量下降,严重时树体死亡.在平顺县花椒树产区调查,花椒黄带黑绒天牛的虫株率:30年以上树龄96%,20~29年树龄80%,10~19年树龄50%,9年树龄以下15%.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苗期到成熟期都有发生,但以终花期到成熟期发病最重,病菌为害油菜的叶和叶柄、茎杆、花和荚,以茎杆发病最重,易贡乡油菜栽培年代久,连作重茬,种植方式普遍以撒播为主,油菜密度大,雨量多等原因造成的油菜菌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0年系统观察,油菜菌核病子囊盘萌发高峰出现在4月上旬。油菜3月中旬叶片开始发病,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4月中旬茎杆开始发病,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防治方法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使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是选用抗耐病性好、丰产性优的品种;开展轮作换茬;盛花期去除中下部病黄老叶等,减轻病害的发生。化学防治是用50%腐霉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2.5%扑海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掌握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100%时喷药。轻发生年份适期内用药1次,中等以上发生年份油菜主茎开花株率100%,并隔后5~10 d用药2次。  相似文献   

14.
1玉米大斑病 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植株感病后,常使叶片干枯,重者全株枯死,产量失收,轻者生长不良,造成减产。株高70~100厘米时,先由基部叶片发病,渐及上部,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宽可达1~2厘米,长15~20厘米。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灰色霉状物(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5.
姜螟(又名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危害生姜的主要害虫.它的食性很杂,危害时以幼虫咬食嫩茎,之后钻蛀茎杆(蛀入孔处有蛀屑和虫粪堆积),致使水分及养分运输受阻,使得蛀孔以上的茎叶枯黄、凋萎,有外力作用时极易折断.  相似文献   

16.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 1、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1.1苗期症状 苗期染病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后病部干缩呈黄褐色枯死,幼苗倒伏、死亡.  相似文献   

17.
穿心莲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穿心莲属爵床科植物,原产南亚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在我省种植由于气侯、土壤等因素,易发生立枯病、枯萎病、疫病等病害.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立枯病俗称烂秧,育苗期发生,多在幼苗长有1~2对真叶时发病严重,此时幼苗近地面茎基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长形病斑,向茎部周围扩展,形成绕茎病斑,患部失水干缩,失去输送养分和水分的功能,使幼苗枯萎,成片倒伏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茶苗立枯病是茶树苗期常见病害,主要为害茶苗,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大量茶苗枯死. 1.症状此病是由一种病原真 菌侵染所引起,主要发生在茶苗茎基部,新梢也可受害.开始茎基部产生暗褐色、圆形的病斑,后扩大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白色、略凹陷、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后期叶片枯萎脱落,以致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19.
水稻立枯病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 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发病时,心叶卷筒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有的病苗初期呈暗绿色,继而转成黄褐色.因为生理性立枯病未受到病苗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表皮易脱落,根毛稀少,根系色泽变暗,往往一簇簇地死苗,并迅速蔓延,用手把秧苗,可连根拔起不折断.从病株上分离不出立枯病原菌,严重时成片枯死,造成大量缺秧,但在发病点周围仍有键、病株交错现象.  相似文献   

20.
(1)寒害:黄瓜棚室在遇到连续阴雨天,光照弱、温度低,叶片呈水浸状,出现黄白色,花器不发达,茎杆细弱,幼瓜停滞生长,骤然转睛后仍按常规揭苦,常因棚温迅速升高,叶片出现萎蔫,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