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在对土壤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土壤质量的退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不合理施肥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在我国,由于人口压力大、不合理开发等原因,这些问题更为严峻,必须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加以解决。而缓控释肥由于具有利用率高、施用简便、更符合作物需要等优点,必将成为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施肥载体。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控释肥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控释肥也逐步应用于我国大田作物,在一些地方已成了农民施肥的首选。一年之际在于春,现正值春耕用肥旺季,作为新型肥料的控释肥应该如何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3.
缓控释肥及其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大贵 《农技服务》2012,(3):297+299
介绍了缓控释肥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油莱、甘蔗、烟草、马铃薯和甜菜等作物上的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土壤肥力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在对土壤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土壤质量的退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不合理施肥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在我国,由于人口压力大、不合理开发等原因,这些问题更为严峻,必须通过实施测土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加以解决.而缓控释肥由于具有利用率高、施用简便、更符合作物需要等优点,必将成为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施肥载体.  相似文献   

5.
张琴  高海波 《中国农资》2008,(10):57-57
<正>近年来,我国缓控释肥发展较快,使这一"贵族肥料"应用于大田作物成为现实,但推广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快,究其原因成本和价格仍然是制约缓控释肥发展的瓶颈。为此,有关人士提出缓控释肥的发展要立足国情。那么应该如何适应我国国情,真正使缓控释肥大面积应用于大田作物,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9月26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对照不施肥处理相比,增产率为37.95%、增收4 434元/hm2;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增产率为3.88%、增收478元/hm2;而且减少了追肥次数,减轻了劳动强度,可节省追肥用工成本150元/hm2。缓控释肥处理肥料的农学效率分别比配方施肥处理及习惯施肥处理提高2.75kg/kg、3.35kg/kg。  相似文献   

7.
花生上施用缓控释肥后,不仅产量增加效果明显,667 m~2比对照增加花生27.99 kg,增产率为12.4%,增加效益167.94元,投入产出比例为1∶8.9。同时施用缓控释肥后花生生长抗逆性提高,品质改善,田间表现出叶片发亮,叶片厚,长势整齐,果针长,发育较早,生长稳健,花生颗粒大,商品性高。  相似文献   

8.
缓控释肥在蜜柚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柚施用缓控释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处理比配方施肥、习惯施肥处理分别增产4.76%、12.35%;缓控释肥处理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柚子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0.6%、0.9%和1.9 mg/100 g;缓控释肥、配方施肥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588.0元、345.0...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业科学》2008,(3):28-28
目前推广应用的两个"新农科"水稻缓/控释肥产品,其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氮23磷7钾20,总养分含量50%,可用于各种类型土壤;(2)氮24磷4钾12,总养分含量40%,适用于磷钾含量较高土壤或习惯稻秆回田耕作地区。  相似文献   

10.
包膜缓、控释肥及施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膜缓、控释肥是近几年研制开发的一种具有缓、控释作用的一类肥料.包膜预先设定肥料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一致,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肥料资源,减少经济损失及减轻不合理施肥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其缓、控释时间长达2~12个月,在玉米、小麦、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均有极显著的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或提高观赏价值的作用。施用上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目标产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施用量、使用时间、方法、部位及次数。  相似文献   

11.
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而目前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着乱施、滥施等施肥方法不当现象,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造成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缓控释肥料示范试验由农业部全国农技服务中心下达安排,通过在水稻、玉米、小麦作物上的示范试验,校验其在大田中的应用肥效和经济效益。通过对试验示范结果的总结,为水稻缓控释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  相似文献   

12.
郑敏 《中国农资》2009,(8):77-77
<正>河北沧州吉时雨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司朝增:从10年前看着金正大刚刚起步到现在慢慢发展成为缓控释肥行业的领军企业,河北沧州吉时雨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司朝增是金正大公司的铁杆粉丝。从2005年,刚开始推广缓控释肥时销售的200吨,到现在的近5000吨,司朝增见证了金正大发展缓控释肥的5年。  相似文献   

13.
<正>科研机构应多多开展增值肥料研究,研究农民施用什么肥料是增值的,同时还要建立增值肥料评价机构。现在,世界化肥工业在产品改进方面正致力于什么工作?我们可以从《国际肥料杂志》(Fertilizer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两篇文章中窥见一斑。这两篇文章是发表在该杂志的控  相似文献   

14.
缓/控释肥为何发展缓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趋势:现代农业需要缓/ 控释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我国目前的农业基本上属于化 学农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化肥消耗和生产第一大国,平均每增产500克粮食就要施用500克化肥,如果没有化 肥,恐怕一半的中国人现在要饿肚子。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 40%~60%。施肥量迅猛增加,但粮食产量却未相应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特别是不科学施用,盲目施用,也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一是我国目前的化肥以速效肥料为主,利用率非常 低,氮肥仅有30%~35%,磷肥约为10%~20%,钾肥为35%…  相似文献   

15.
缓/控释肥为何发展缓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8月召开的“缓/控释肥发展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倡议为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加快缓/控释肥的研究与推广。专家倡议可谓给今年由于货紧价扬而一直焦躁不安的化肥市场一缕春风,让人们从心里感到一丝凉爽。该静一静心了,原料偏紧,化肥偏紧,价格不断上扬,除了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农民用肥问题外,也该从长远考虑今后我国化肥的发展方向,以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发展缓/控释肥料应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玉米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模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缓控释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合理施肥模式,进行了玉米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模式比较试验,为指导当地农民施用缓控释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肥作基肥1次性施肥(A1)和缓控释肥作基肥+苗肥(A2)的两个处理玉米株高、茎粗与常规施肥处理相近,穗位高较高,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粒数优于常规施肥(ck)、缓控释肥作基肥+攻秆肥(A3)和缓控释肥作基肥+攻苞肥(A4),空杆率受施肥模式影响不明显;4种模式均比ck玉米产量减产,A1玉米产量减产1.83%,玉米经济效益增加1791.3元/ha,而A2、A3、A4玉米减产幅度为8.05%-39.01%,减益为1180.2-3790.5元/ha。因此,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缓控释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为较合理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连续施用控释肥对稻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连续3年6造田间定位试验,研究连续应用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水稻控释肥一次基施技术,比当地常规分次施肥显著降低氮磷养分用量,提高养分利用率,在获得水稻一定增产效果的同时,能够保持并趋于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减少肥料养分流失、降低环境污染、养地沃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胥和平 《中国农资》2007,(11):26-26
<正>随着规模的扩大,技术的提高,成本最终会降下来,这是一般规律。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中国农业怎么办?以及担心农业  相似文献   

19.
邵鹏  纪长伦 《农技服务》2011,28(5):622+631-622,631
在沂南县进行了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缓控释肥用量较其他处理相对较少,且于苗期一次施入,没有追肥,较其他处理用肥时间相对提前而集中,但该处理玉米长势良好,后期叶片仍然发青不早衰,单产7 336.5 kg/hm2。  相似文献   

20.
张琴  高海波 《中国农资》2006,(11):92-93
近日.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山东金正大集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控释肥研究与应用高峰论坛”在山东临沂隆重召开。论坛将世界最前沿的控释肥理论与金正大集团生产实践经验相结合.就“我国发展缓/控释肥的意义”及“包膜控释肥标准制定”等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尤其控释肥科学合理施用技术引起了专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