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场观察笼养发病珍珠鸡的临床症状,剖检新鲜死亡的珍珠鸡20只,并记录病理变化.进行肝脏细菌分离,用无菌棉拭子自肝脏烧烙面插入取得样品分别划线于普通琼脂、XLD琼脂、血清琼脂、血液琼脂,以及营养肉汤中,37℃培养24h.并取少量肝组织用于病毒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2.
广东某珍禽场4000只49周龄笼养产蛋珍珠鸡,发生以产蛋急剧下降,死亡数增加,卵巢输卵管病变以及卵黄性腹膜炎为主的病情。发病2周,产蛋率下降了28%,死亡率为12%。从患病死亡珍珠鸡肝脏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动物接种等试验,诊断为珍珠鸡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打孔单孢分离是将真菌孢子涂布在2%琼脂板上,显微镜下找到单孢后,用内径1 mm毛细管直接打孔,然后挑取带有单孢的琼脂饼培养.毛细管打孔简化了单孢分离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单孢分离的速度和成功率,特别适合强寄生真菌的分离培养.用于梨黑星病菌、苹果褐斑病菌和樱桃褐斑病菌的分离培养,成功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4.
赵瑞宏  潘孝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68-7068,7070
[目的]为了进行猪链球菌LJ株的分离与鉴定试验。[方法]利用鲜血琼脂培养基,通过厌氧培养对自然发病的病死猪肝脏组织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致病性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链球菌对头孢曲松中度敏感,对氧氟沙星低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0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结论]分离的猪链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药性;该研究为猪链球菌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麦内生细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别利用肉汁胨琼脂、营养琼脂、胰酶大豆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脑心浸液琼脂、金氏培养基B、LB营养琼脂和酵母膏蛋白胨琼脂8种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基来分离小麦内生细菌,以选择适宜的分离培养基,结果显示,胰酶大豆琼脂和金氏培养基B的分离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脑心浸液琼脂的分离效果较差。利用选择出的金氏培养基B和胰酶大豆琼脂分别对豫东麦区的7个小麦品种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进一步确认了胰酶大豆琼脂和金氏培养基B为分离小麦内生细菌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瓜类枯萎病菌拮抗放线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不同温度、不同孢子激活剂、不同抑制剂、不同培养基等条件的梯度试验,得到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方法:将土壤样品经100℃干热处理1 h,用0.05%的SDS稀释,分别涂布于含有1μg/ml青霉素的高氏合成1号琼脂、淀粉琼脂、腐植酸—维生素琼脂(HVG)组合培养基上,置于28℃培养7 d,并分离到69株瓜类枯萎病的拮抗放线菌。  相似文献   

7.
<正>1病料来源遂平县某肉鸡养殖户养殖白羽肉鸡10 000只,自1月20日开始发病,并陆续出现死亡,解剖检查疑似大肠杆菌感染。2方法2.1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病死肉鸡的肝脏、心脏等组织,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挑取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边缘整齐呈圆形、表面光滑、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 h:再挑取粉红色单个菌落在  相似文献   

8.
从疑似赛鸽绿脓杆菌感染病料中分离绿脓杆菌并进行相关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为今后赛鸽绿脓杆菌防治提供参考。采用常规方法从肝脏、肺脏等组织中无菌钓取细菌于普通琼脂、麦康凯、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随后进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研究,将10只未经免疫的30~40日龄的雏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感染,10只BALB/c小鼠同样随机分组进行感染,观察并记录感染动物临床症状及死亡率;通过药敏试验检测该菌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等10余种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根据培养及菌落特征、生化试验确定为绿脓杆菌;人工感染小鼠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60%;试验组鸽子发病率为60%,无死亡;该菌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9.
羊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普通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犊牛血清肉汤、各种生化反应培养基。以上材料在兽医微生物实验室按[1]中介绍的方法进行制备。药敏纸片(购自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50903)。小白鼠本校实验动物基地提供.1.2细菌的分离与培养将采集的肝脏、脾脏及渗出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并在普通平板、血平板上划线分离。37℃培养24~36h,并将分离到的可疑菌在血斜面上培养并保存。1.3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用保存菌株在普通平板、血平板上划线培养,观察细菌生长表现、溶血性;血清肉汤接种培养,观察细菌在血清肉汤中…  相似文献   

10.
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例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应用细菌学方法无菌取肝脏和关节肿疱液接种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挑取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均一生长的菌落划线接种于麦康凯斜面用于细菌鉴定,将分离的大肠杆菌涂布鲜血琼脂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取关节肿疱液接种KM2液体培养基,取关节肿疱液及其不同代次的KM2培养物进行支原体PCR检测。结果从发病鸡肝脏中分离到大肠杆菌,该菌株对丙氟哌酸、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从关节肿疱液及其1~3代KM2培养物中均扩增出鸡毒支原体的基因片段;说明该群病鸡发生了鸡毒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对底泥真菌进行计数,分析不同培养基的真菌数量与理化环境的差异性,并对典型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探讨其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选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察氏琼脂(CA)培养基和沙保氏琼脂(SDA)培养基3种真菌培养基对底泥真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了各培养基之间可培养真菌数量的差别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代表性真菌分离纯化,进行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在同一采样点之间,3种不同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在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别,而在环境因子的关联上,PD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沉积物有机质浓度、硝氮、总氮显著相关,C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硝氮显著相关,SD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总氮相关,PDA培养基的可培养真菌数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20株代表性真菌,系统进化树表明所有的菌株能得到鉴定,实验结果显示ITS序列能很好地应用于真菌的鉴定及生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武汉周边地区的病鸭进行了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生化鉴定,最后确定此病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感染鸭为2~6周龄,RA易在病死鸭的肝脏、脾脏、血液等处分离到,特别是在脑组织中极易分离。该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为Ⅰ型R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诺氟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3.
21日龄伊莎珍珠鸡分别用于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攻毒,并设相同日龄雏鸡攻毒做对照。经口感染NDV组珍珠鸡全部发病,死亡率30%(3/10),雏鸡对照组亦全部发病,死亡率70%(7/10);经口接种IBDV的珍珠鸡无一发病,剖检无病变,琼脂扩散试验亦未检测到IBDV抗体,也未能在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而经口腔接种IBDV的对照鸡则有80%发病,死亡率20%,血清中检测到IBDV抗体,并从其法氏囊中检测到IBDV抗原,经泄殖腔接种IBDV的珍珠鸡亦未见发病,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在法氏囊,脾脏及肾脏等处出现病变。  相似文献   

14.
猪肺疫的病原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有典型猪肺疫临床表现的病死猪采集病料(肺脏),采用常规划线分离法,将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中,成功培养出疑似菌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鉴定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培养特性和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此结果为猪肺疫的确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病死貉的脑、肝脏、肾脏分离培养得到6株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及生化特性鉴定,结果确诊分离菌株为李氏杆菌。以该菌株接种家兔,接种后第7d开始出现死亡,并从家兔的肝脏、脾脏检测出与接种细菌一致的菌株,证实了李氏杆菌对家兔亦有一定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敏感;必要时应筛选出具有协同作用和累加作用的抗生素,以便临床上联合应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李氏杆菌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经济动物的空肠弯曲菌带菌调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伊沙褐蛋鸡、乌骨鸡、锦鸡、蓝马鸡及银黑狐等动物的空肠弯曲菌带菌率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分别为66.19%、13.33%、20%、10%和6.19%。同对对微需氧培养方法和培养时间、TTC琼脂平板、蛋鸡采样时机、样品运送以及增菌培养等一系列影响检出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该菌微需氧培养时间以48小时为宜;TTC琼脂平板不宜做该菌的初次分离培养;产蛋前采样要比产蛋后采样的检出率高,差异极显著(P<0.01);样品运送时间、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以及增菌培养等对检出率影响不显著(P>0.05),但同一样品的重复分离培养,明显提高了该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从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鹅场发病的雏鹅肝脏中分离出一种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理化特性鉴定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并进行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细菌在鲜血培养基和马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球杆菌.该分离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DQ228979.1,HM746978.1,JX975446.1菌株同源性均为99.9%,表明所分离的细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药物筛选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菌必治、复达欣、氨苄青霉素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8.
珍珠鸡对马立克氏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龄珍珠鸡和黄鸡经腹腔用马立克氏病毒攻击.攻毒后的黄鸡作为阳性对照,未攻毒珍珠鸡作为阴性对照。隔离饲养10周,珍珠鸡对马立克氏病产生抵抗力:(a)攻毒珍珠鸡和未攻毒珍珠鸡在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b)攻毒珍珠鸡未发病和死亡,黄鸡组死亡率为50%;(c)攻毒珍珠鸡未见到任何肉眼病变;(d)羽囊琼脂扩散沉淀试验表明,所有珍珠鸡均阴性,黄鸡组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种培养基对舟山沿海潮间带底泥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分离放线菌、MR2A培养基分离细菌的效果较好,从7个采样点分离到的484株菌株中,82株为放线菌,331株为真菌,71株为细菌;其中154株菌株(31.8%)具有抗菌活性,有部分菌株有较广的抗菌谱和强抗菌活性,拮抗菌株主要以抗革兰氏阳性菌为主(74.6%),抗革兰氏阴性菌(40.3%)和抗真菌(35.4%)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种培养基对舟山沿海潮间带底泥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分离放线菌、MR2A培养基分离细菌的效果较好,从7个采样点分离到的484株菌株中,82株为放线菌,331株为真菌,71株为细菌;其中154株菌株(31.8%)具有抗菌活性,有部分菌株有较广的抗菌谱和强抗菌活性,拮抗菌株主要以抗革兰氏阳性菌为主(74.6%),抗革兰氏阴性菌(40.3%)和抗真菌(35.4%)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