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日葵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成虫和幼虫都可危害向日葵,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成虫夜间8-9时集中在葵花地取食、产卵.8月上旬卵孵化为幼虫,取食种子,常把花盘咬成很多隧道,并吐丝结网;遇雨时常使花盘腐烂,降低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一、危害情况 向日葵螟又称葵螟,是以幼虫危害向日葵花盘、花萼片和籽粒的一种害虫,花盘被害率一般在20%-50%,重者高达100%;籽粒被害率轻者在10%以下,重者可达80%以上;被害植株的花盘一般有幼虫1至5头左右,最多可达1431头.  相似文献   

2.
蛴螬的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15~20cm深的土层内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高峰期,8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盛期。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暗黑金龟有隔天出土的生活习性,傍晚成虫出土后即飞向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和矮小灌木上觅偶交配,一般都取食作物和树木的叶片,有的还为害花和果实,为害严  相似文献   

3.
余美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63-163,127
竹篦舟蛾在我县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竹林竹株上缀叶为苞而越冬。翌年3月上旬出蛰取食,4月中旬越冬幼虫老熟化鲡,成虫于5月上旬羽化,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8月中、下旬出现,第三代成虫9月下旬,第四代幼虫10月发生,危害至11月上、中旬越冬。根据生物学特性。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乌桕黄毒蛾Euproctis bipunctapex(Hampson,1891),属鳞翅目毒蛾科。浙江宁波地区1年发生2代,以低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前后出蛰,5月下旬~6月中旬化蛹,6月中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6月下旬卵孵化见幼虫,可延续到9月上旬末,8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产卵,9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10月中旬或下旬幼虫不再取食,陆续进入丝幕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5.
一、葵螟发生规律 向日葵螟一年发生1~2代,以一代幼虫为害最为严重.以老熟幼虫在土壤5~15厘米深处做茧越冬,翌年7月上旬化蛹,蛹期6~7天.第一代成虫7月中下旬开始羽化,7月末8月初为羽化盛期,成虫有趋光性,白天潜伏在向日葵田附近的荒草地里,受惊后可做短距离飞翔.  相似文献   

6.
球果角胫象系首次在云南发现,它为害云南油杉的球果。球果受害率为60~90%,其中有球果角胫象的球果占30~71%。球果角胫象占害虫总数的40%左右。该虫在昆明温泉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受害果内越冬。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幼虫,7~8月为幼虫取食为害的高峰期。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羽化后留在球果内越冬。建议采用建立云南油杉种子园和母树林、保护天敌及采摘受害果集中处理等方法来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7.
1茶树常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 1.1 虫害 1.1.1茶黑毒蛾 茶黑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除危害茶树外,还危害油茶.幼虫群集叶背取食茶叶成半透膜枯斑,以后取食叶片呈缺口.喜食嫩叶,严重时可将老叶、嫩梢全部啃光.多数地区1年发生4代,以卵块在茶树叶背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产卵在茶丛下枯叶或土隙间结茧化蛹.  相似文献   

8.
银杏大蚕蛾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大蚕蛾是危害银杏的主要害虫。在湖北省一年发生 1代 ,以卵在树缝或树蔸草丛表土内越冬 ,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取食高峰 ,6月下旬至 8月下旬幼虫结茧化蛹 ,8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在防治上 ,采用人工摘茧除蛹和 2 5 %敌杀死药物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德清真片胸叶蜂1991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对河口乡和筏头乡,主要危害毛竹、石竹和浙江淡叶,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变为预蛹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31.7cm^2,第6龄不取食,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虫危害期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雌雄性比为1.0:1.2。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是危害白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大白菜有较好的趋食性。小菜蛾在我市一年发生4—6代,8月下旬—9月上旬为发生高峰期。小菜蛾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幼虫有四个龄期,初孵幼虫主要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开天窗。3龄以上幼虫  相似文献   

11.
桑天牛的幼虫在其蛀道内越冬。6月上旬出现成虫,产卵于枝梢上,产卵槽易被发现,幼虫期22.23个月。桑天牛幼虫极易蛀入无花果树根部危害,受害树轻者枝梢被风吹折、树势衰弱,重者全株枯死。成虫白天取食无花果树叶柄和新梢嫩皮。  相似文献   

12.
对沈阳地区梨象甲(Rhynchites foveipennis Fairmaire)在田间的发生规律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梨象甲绝大多数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极少数个体两年1代,以幼虫越冬,越冬成虫4月末开始出土,5月中旬达盛期。成虫翌日出土量与降水呈正相关,出土始期决定于4月下旬的降雨时间。与献结果一致。卵发生始期为6月上旬,盛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幼虫脱果盛期在7月末-8月上旬,化蛹始期为8月初,盛期为9月上旬-9月中旬。其中卵发生期,幼虫脱果时间及化蛹时期在沈阳地区为首次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一、葱斑潜蝇又称潜叶蝇,叶蛆。幼虫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取食叶肉,叶面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行隧道,叶肉被取食后,只留两层白色透明的叶表皮,严重时,一叶被多条虫危害,叶肉被大量取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1、发生规律。1年发生3-5代,以蛹在被害大葱叶内和土中越冬。5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在傍晚把卵散产在大葱叶片组织内,卵呈白色,4-5天后孵化出幼虫,即开始在叶内取食危害,6月份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隧道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一、葱斑潜蝇又称潜叶蝇,叶蛆。幼虫终生在叶内曲折穿行,取食叶肉,叶面上可见到迂回曲折的蛇行隧道,叶肉被取食后,只留两层白色透明的叶表皮,严重时,一叶被多条虫危害,叶肉被大量取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1、发生规律。1年发生3-5代,以蛹在被害大葱叶内和土中越冬。5月上旬为成虫发生盛期,成虫在傍晚把卵散产在大葱叶片组织内,卵呈白色,4-5天后孵化出幼虫,即开始在叶内取食危害,6月份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隧道一  相似文献   

15.
杨树橙斑白条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a Deyrolle)是福建省杨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省2a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一般成虫于秋季羽化,停留于蛹室越冬,次年春夏陆续自蛹室向外作椭圆形的羽化孔而飞出。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取食危害,次年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少部分成虫在8月下旬爬出羽化孔,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大部分成虫在蛹室内越冬。在幼龄林,雌虫主要产卵于树干基部,随着树龄的增加和树皮的增厚,多产卵于2m以下的树干上。每雌产卵38-52粒,平均46.2粒。林间卵的孵化率为53%-76%。  相似文献   

16.
尹湘豫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206-206,104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竹类,尤其是毛竹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1 a发生3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中旬卵孵化取食危害到6月上旬,第1代幼虫7月上旬到8月上旬,第2代8月下旬到10月上旬。第2代成虫于10月中旬出现,并产卵越冬。采用灯光诱杀和竹林内喷烟均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华砚甲Cyphogenia(Cyphogenia)chinensis(Falderamnn,1835)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4月中旬至9月上旬产卵,卵期13~30d,幼虫一般为7龄,幼虫期330-395d,越冬幼虫于次年6月上旬至8月上旬化蛹,蛹前期18—22d,蛹期13—16d,羽化成虫经过270—295d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食性杂,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  相似文献   

18.
韩晓东 《新农业》2006,(6):48-49
1.杨黄卷叶螟一年4代。4月份杨树放叶后,越冬幼虫开始为害,5月底化蛹,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出现,6月中下旬出现幼虫;7月中旬第二代成虫盛发,7月下旬出现幼虫;8月中旬第三代成虫出现,8月下旬出现幼虫;第四代成虫9月中旬出现,9月下旬出现幼虫。成虫产卵于叶背面中脉两侧。初孵幼虫分散啃食叶表皮,随后吐丝缀叶呈饺子型,或在叶缘吐丝将叶片折叠,藏在其中取食。稍受惊扰即从卷叶内逃跑或吐丝下垂,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吐丝结白茧化蛹。成虫趋光性极强。幼虫8~9月为害最凶,可将叶片食光。防治方法:①幼虫2龄前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或用氧化…  相似文献   

19.
苹果蠹蛾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三代。成虫于5月下旬羽化,初羽化成虫留土室内,2~3天后出土补充营养。6月上旬交尾,7月下旬开始产卵,产卵位置在落叶层下,一次产卵8-12粒。九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土壤腐殖质,幼虫主要分布在落叶层下土层内5-30公分范围内。常见3-5只幼虫成群穴居土内,虫体外包裹一层较硬土壳。10月下旬,土壤逐渐冻结,幼虫开始越冬。越冬代幼虫4月下旬开始活动,仍然取食土壤腐殖质,没有发现危害林木根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 红点唇瓢虫在冀南是卫矛矢尖蚧和榴绒粉蚧等害虫的重要天敌。该虫在邯郸市内一年出现一代。每年5月中旬红点唇瓢虫成虫迁至卫矛矢尖蚧为害的大叶黄杨上,进行取食并在其上产卵。5月末~6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幼虫经大量取食、两次脱皮后于7月上旬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