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丹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5份不同来源的丹参材料,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对丹参种质资源在DNA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NTSYSpe2.1软件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和计算遗传距离,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筛选得到的6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丹参种质资源存在很大的遗传变异,它们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23~0.76,聚类分析将丹参种质资源分为4个主要类群。丹参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AFLP聚类分析结果与表型特征不完全一致,可能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于表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青麻叶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5对引物组合在42份品系中共获得12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9条,多态性比例为71.8%。计算42份品系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69~0.977,平均0.707。聚类结果可划分为4组,第一组大部分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和塘沽地区;第二组基本上都来自津南区;第三组大多来源天津西青区;第四组来源于天津各个地区及河北省。聚类结果与材料的来源地有一定的相关性,较好地反映了42份青麻叶大白菜品系间的遗传背景及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亚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18个中国品种和67份来自世界各地的亚麻材料(包括油用亚麻,农家种和野生种),采用7对引物通过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分析, 获得16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24条带。利用NTSYS 2.1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方法聚类分析,计算遗传距离和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85份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53处分为4类,可以将栽培种和3个野生种区分开来;在遗传相似系数0.67处可以将纤维亚麻划为1类,而绝大多数油用亚麻分成4类,油用亚麻的遗传多样性远高于纤维亚麻;国产纤维亚麻中黑字号品种相似度极高,遗传背景狭窄,而双字号品种多样性稍好。还证明Linum bienne与亚麻栽培种(Linum usitatissimum L.)关系密切,并支持纤维亚麻来自油用亚麻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裸燕麦种质资源AFL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20对AFLP引物组合对281份栽培裸燕麦(Avena nud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1137条带,其中260条为多态性带,引物的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22.96%,平均多样性信息指数(PIC)为0.0326.以地理来源分组,不同来源的组群Simpson指数在1.235~1.495之间,Shannon指数范围为0.1558~0.4437,组群内变异贡献率为83.45%,组群间变异占16.55%.组群大小与多态性位点数、组群内变异贡献率、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显著相关.内蒙古和山西资源多样性丰富,东北地区资源独特,西部地区资源遗传结构单一,东欧组群与中国内蒙古组群遗传关系最近.国内组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国外组群.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相比,组群内变异贡献率较高.建议在遗传多样性丰富地区进一步收集裸燕麦资源,并加强对材料少、代表性较差的地区,如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裸燕麦地方品种的收集,以丰富我国的裸燕麦基因源. 相似文献
5.
用20对AFLP引物组合对281份栽培裸燕麦(Avena nud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1 137条带,其中260条为多态性带,引物的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22.96%,平均多样性信息指数(PIC)为0.0326。以地理来源分组,不同来源的组群Simpson指数在1.235~1.495之间,Shannon指数范围为0.1558~0.4437,组群内变异贡献率为83.45%,组群间变异占16.55%。组群大小与多态性位点数、组群内变异贡献率、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显著相关。内蒙古和山西资源多样性丰富,东北地区资源独特,西部地区资源遗传结构单一,东欧组群与内蒙古组群遗传关系最近。国内组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国外组群。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相比,组群内变异贡献率较高。建议在遗传多样性丰富地区进一步收集裸燕麦资源,并加强对材料少、代表性较差的地区,如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裸燕麦地方品种的收集,以丰富我国的裸燕麦基因源。 相似文献
6.
118份甘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FLP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菲律宾、巴西和法国的118份甘蔗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10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31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19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1.2%。118份种质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583~0.929之间,平均为0.750,多态信息量为0.2332,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789。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0.69处切割时,可划分为2个类群,第I类群包括粤糖00-236、云蔗04-622和SP80-1816;第II类群有115份种质,在相似性系数0.74处切割时,可将第II类群划分为5个亚群。各国甘蔗种质亲缘关系较近,其中美国种质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的AFLP反应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主要对AFL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用该体系筛选适用于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引物。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马铃薯AFLP反应体系为:模板DNA160ng,37℃酶切连接12h;预扩增体系中dNTP浓度为0.2m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U;选择性扩增体系中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引物终浓度为2.5ng/μL。利用优化后的AFLP反应体系,以5个马铃薯品种为试材筛选选择性引物,可以从81对引物组合中选出16对条带丰富且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本研究为种质资源鉴定、马铃薯遗传多样性以及马铃薯抗病性研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进行了AFLP分析。18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4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06条,多态率为19.5%。UPGA分类结果将23份黄瓜材料划分为三大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型黄瓜的聚类;第2类群为美国类型黄瓜、荷兰类型黄瓜以及具有荷兰血统的黄瓜的聚类;第3类群中包含所有中国类型黄瓜和2个前苏联类型黄瓜。遗传相似性分析和聚类结果表明:野生黄瓜和栽培黄瓜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AFLP标记的分类结果与材料的主要性状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利用AFLP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对57个西瓜材料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8对AFLP引物共产生709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出39.4条带,其中440条为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61.4%;根据DNA谱带计算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在0.24-0.99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0,说明西瓜品种间遗传基础狭窄。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57个西瓜品种被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类群1包括1个野生西瓜,类群2均为栽培种。在类群2中引进的资源聚在一起,杂交种和双亲或其一聚在一起。此外,本研究表明,AFLP指纹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能够揭示西瓜品种间的差异,是鉴定西瓜品种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银杏种质资源库中新收集30份特异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对AFLP遗传关系和叶片黄酮总量和3个主要单体(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分析,探究各特异种质资源间遗传联系。研究表明各种质资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不同种质资源黄酮总量和单体组成比例均具有较大差异,筛选出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种质资源C16。以黄酮单体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系统聚类,与UPGMA聚类结果不能完全吻合,说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和叶片内含物含量聚类具有一定的差别。通过结合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生理特征探究特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发掘银杏种质遗传变异,可以为选育银杏特异种质资源提供思路,后续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带有3个选择性核苷酸的EcoRI和MseI引物各8个所组成的64个引物组合进行筛选,选出了多态性高的引物10对用于正式扩增。所选出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7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06个,占总位点数的82.5%,每个引物组合扩增的位点数变化在23-55个之间,平均37.1个。所筛选出的10个引物组合为梨属植物AFLP扩增多态性引物,可广泛用于梨属植物的AFLP扩增技术。中国梨属植物资源丰富,通过对AFLP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该技术在梨属种质资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燕山板栗种质资源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燕山板栗的遗传多样性,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对44份板栗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其中36份原产燕山地区的种质中有18份为野生种质和18份为栽培品种,另外8份为原产山东的品种.共检测了384个AFLP位点,有217个是多态性位点,占56.5%,这表明了所检测的板栗材料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用NT.SYS软件对44份板栗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所有材料聚成4个类群,其中燕山地区原产的板栗材料被聚为3个类群,山东起源的被聚类为1个独立的类群.在所分析的44份材料中,遗传距离在0.0292和0.2214之间.燕山板栗和外来板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与本实验室用RAPD技术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结果对这些板栗材料在育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12对AFLP引物,对来自于世界6个国家的146份小豆(Vigna angularis)栽培变种(var. angularis)和野生变种(var. 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580条清晰的显带,其中313(53.93%)条呈多态性,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6.08条多态性带;平均遗传距离0.35,变异幅度为0.00~0.87.利用AFLP多态性数据进行的Jaccard''s遗传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