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 4月初 ,北京某公园蓝孔雀突然发生以拉黄绿稀粪、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 ,经综合分析诊断 ,判定为新城疫病毒感染。经采取紧急免疫接种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发病情况1999年 3月 10日 ,该公园从河北引进 9~ 11月龄蓝孔雀 16 8只 ,引进后全群拉稀 ,精神萎靡。零星发生死亡 ,每日 3~ 5只不等。开始认为是应激反应 ,并饲喂和饮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等药物 ,未见好转 ,3月底死亡增加。孔雀群自引进后未进行任何疫苗免疫 ,引进前免疫情况不详。2 临床症状蓝孔雀食欲下降 ,几乎全部拉稀 ,粪便呈灰白色或绿色。…  相似文献   

2.
孔雀俗称凤凰,又称百鸟之王。我们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从1987年开始引种,经过7年的保护、选配、扩群等饲养探索,总结出孔雀人工饲养的一套经验。 蓝孔雀是野味浓郁的肉用珍禽。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孔雀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8%,脂  相似文献   

3.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小肠当中所引发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特别是在养殖管理水平相对较差时,更容易发生流行。蛔虫病能够在鸟类和家禽等诸多养殖领域广泛发生流行,寄生虫主要会在小肠组织当中繁殖生长,导致肠道的消化功能逐渐变差,影响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使得机体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生长不良,随着病程的进一步延长,身体更加消瘦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腹泻和饮食下降的现象,最终会导致衰竭死亡。蛔虫感染往往与饲养管理条件不良以及卫生环境相对较差密切相关,一旦出现患病病例,就需要从养殖管理、卫生调控等几个方面入手,切断病原传播渠道,保证养殖安全。本文在对蛔虫病流行病学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病例分析幼龄蓝孔雀感染蛔虫病的治疗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地降低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孔雀俗称凤凰。广州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从1987年开始引种,经过7年的保种、选配、繁殖扩群等饲养探索,总结出孔雀人工饲养的经验. 蓝孔雀是百鸟之王。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孔雀内含蛋白质28%左右、脂肪1%,富含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  相似文献   

5.
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目前,我国驯养的孔雀主要有绿孔雀、蓝孔雀和白孔雀.白孔雀属杂交变异种,绿孔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孔雀肉质鲜美,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是理想的野味珍品.孔雀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因此,倍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根据蓝孔雀的生活习性,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要求,笔者在生产中不断探索蓝孔雀养殖技术.本文主要从蓝孔雀疾病防控、繁殖期和育雏期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蓝孔雀养殖技术,以期为同行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蓝孔雀养殖方兴未艾,国内外对蓝孔雀养殖技术资料报道较少,参考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经验,简要介绍了蓝孔雀外形、习性、饲养繁殖、孵化技术、疫病防治等。  相似文献   

8.
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而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可饲养食用。其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孔雀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为28%左右,脂肪1%,富含十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和低脂肪的野味珍品。《本草纲目》载“孔雀避邪,能解大毒、百毒、药毒”。近些年,饲养范围、饲养数量逐渐扩大,相关疾病逐渐引起关注。球虫病就是对蓝孔雀养殖损害较大的一种疾病。笔者结合临床经验就蓝孔雀球虫病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6年8月至1999年9月期间,在广州地区对510只蓝孔雀群进行三年多的饲养观察,蓝孔雀的常见病有如下几种:新城疫、组织滴虫病、盲肠虫病(异刺线虫病)、孔雀羽虱病、内脏型痛风、干瘦病等,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它的全身都是宝,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其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8%左右,脂肪 1%,富含 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珍品。孔雀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 蓝孔雀的人工养殖技术1.孔雀分3种白孔雀是杂交变异种、绿孔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蓝孔雀属非保护动物,可以饲养食用。2.生活习性栖于海拔2000m以下的开阔稀草原或灌丛的开阔地带,多是一雄多雌活动,杂食性。人工饲养的孔雀在-30℃都能正常生长。3.场地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没有…  相似文献   

11.
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而蓝孔雀不在保护之列。广州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人工繁殖的蓝孔雀,经广东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站批准可作食用。最近,英吉利委托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研究所及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在中山医科大学及华南农业大学等有关单位配合下,对蓝孔雀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12.
孔雀 (Pauo)属鸡形目雉鸡科。古称孔爵、孔鸟。是世界著名的观赏珍禽之一。我国现有两种孔雀 :印度孔雀 (亦称蓝孔雀 )和爪哇孔雀 (亦称绿孔雀 )。绿孔雀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有分布 ,但野外数量稀少 ,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不是我国原产动物 ,但最近十多年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并已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养殖行业。我国大部分省、区都已放开了蓝孔雀的经营限制 ,从而促进了蓝孔雀养殖业以及围绕着孔雀的饮食业的迅速发展。国内蓝孔雀的养殖业方兴未艾 ,但系统介绍蓝孔雀饲养、繁殖、育雏及疾病预防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蓝孔雀分期饲管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孔雀出壳后,把好开食开水关,对于雏孔雀的生长发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在多年开展机械孵化蓝孔雀并进行生产示范基础上,总结出蓝孔雀机械孵化技术,包括蓝孔雀机器孵化的场址选择、孵化场的布局及流程、孵化器的选择、种蛋的管理、孵化机的操作与管理、照蛋、出雏、清扫消毒和停电的应急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3):34-34,35
一蓝孔雀养殖场设计 1.场地选择:与一般家鸡场址要求基本相同。选择场地应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没有污染及其他动物,环境安静,绿化较好,空气清新。 如以观赏为目的,则要考虑自然环境的优美,以衬托出华贵的氛围。 2.建筑物的种类:依据规模而定,与家鸡场基本相同。 ①育雏间:分室内育雏与室外育雏两部分。1~20日龄在室内实行网养,每个网架250厘米×200厘米,底网离地面8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金属编织网,其余用塑料网或渔网。20~60日龄室外育雏,栏舍面积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室内高4米,上盖石棉瓦,室内外…  相似文献   

17.
潮州市红山林场粤东孔雀园自1997年开始至今共入孵种孔雀蛋22000多个,平均受精率为78%,入孵5日照受精蛋的出雏率为90%,健雏率为95%,种蛋破损率为0.2%。现将经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套蓝孔雀的人工孵化经验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蓝孔雀1990年引入我国,是特种养殖业中一种新高优势的朝阳产业,目前市场经济价值高,前景非常广阔。但户养或饲养环境较差的场地,常因吞食铁钉致死,现将某场近期引进的200只种孔雀中,1个多月内发生的5例种孔雀死于肌肾铁钉穿孔病例,报道如下。病例1:公孔雀,2岁,1999年1月5日嗉囊  相似文献   

19.
蓝孔雀俗称凤凰,又称百鸟之王,是野味浓郁的内用珍禽。药圣李时珍对孔雀的评价甚高,从《本草纲目》记载:“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药毒。”发展孔雀养殖,搞好孵化是关键。现将青神县养殖技术研究所珍禽研究室采用仿生孵禽温箱孵化蓝孔雀种蛋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蓝孔雀种蛋的结构特点:蛋重90克、椭圆形、呈淡褐色、蛋壳厚、光滑而坚硬、不易破碎、气孔封得严、相对表面积较小,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量传导和啄壳出雏。因此,常规的孵化条件使胚雏不易破壳。二.种蛋的保存和放置:种蛋保存时间长短与温度关系密…  相似文献   

20.
蓝孔雀分期饲管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孔雀出壳后,把好开食开水关,对于雏孔雀的生长发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1开水 出雏24小时后,应给以18℃左右的温开水,同时水内加入葡萄糖或口服补液盐及庆大霉素或氟哌酸等抗菌素,以增强雏孔雀机体抵抗力,有效防止细菌感染。1.2开食 饮水1小时后可开食,给雏孔雀饲喂熟小米加鸡蛋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