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天津杨柳青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猪场废水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与地下水稀释(1:5)灌溉以及厌氧出水高、中、低定额灌溉对潮土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废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中量厌氧水灌溉增强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过高或过低量厌氧水灌溉降低土壤酶活性;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与对照(正常施肥和灌溉)相比,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促进土壤脲酶活性;所有的稀释灌溉处理对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抑制趋势,但其中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处理的降幅较小.建议适宜的猪场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灌水定额为500 m3·hm-2,适宜的稀释灌溉处理为仿生态塘水与地下水1:5的稀释比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节水灌溉对华北平原北部冬小麦产量与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设计冬小麦返青后无灌溉、灌溉1水、2水和3水,肥料1次施用和2次分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浇水增产效果优于返青期,增产56.3%,返青后追施氮肥降低小麦千粒重导致减产.灌溉追肥对小麦株高、穗长以及结实率无显著影响.灌溉2~3水导致水分利用效率下降,提高氮肥...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灌溉对绿地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二级水(常规生化处理)、三级水(连续微滤处理)和自来水分别灌溉3种草坪草、3种乔木和3种灌木,对比研究再生水灌溉绿地对绿地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与自来水相比土壤全N、全P、全盐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重金属(铬、镉、汞、铅、砷)含量无明显变化.二级处理水灌溉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细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二级处理水和三级处理水灌溉对绿地土壤环境均无明显的影响,但要加强长期灌溉的土壤盐分的监控,防避土壤盐分的积累.使用二级处理水灌溉要严格控制卫生学指标,以规避影响人体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在黏土、壤土和砂土中的最佳灌溉模式,采用池栽方式,研究了在这3种土壤中不同灌溉处理对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麦9023大多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质地中差异不显著,但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反应有所不同,在足底墒的情况下,黏土全生育期内灌拔节水和灌浆水2水,壤土和砂土灌越冬水、拔节水和灌浆水3水的灌溉模式可以兼顾小麦品质、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再生水灌溉能有效缓解水资源压力,研究不同再生水水源灌溉水稻对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对节约水肥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2020年以嘉优中科13-1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间歇灌溉(W1)、薄露灌溉(W2)、浅层灌溉(W3)3种灌溉模式及一级水(R1)、二级水(R2)、河道清水(R3)3种灌溉水源处理共9组试验,分析相同灌溉模式下不同灌溉水源对水稻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3种灌溉模式下,一级水和二级水水源处理水稻株高较河道清水水源处理水稻株高分别高6.7%和8.6%、6.7%和4.3%、7.1%和2.2%.3种灌溉模式下,一级水和二级水水源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较河道清水水源处理水稻干物质总质量分别高0.7%和28.7%、23.6%和13.3%、47.1%和35.1%.3种灌溉模式下,一级水和二级水水源处理水稻产量较河道清水水源处理产量分别高6.2%和27.4%、16.0%和13.7%、26.7%和2.5%.说明再生水水源灌溉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矿井水灌溉下作物生产的安全性,以井水灌溉为对照(CK),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矿井水灌溉(T1处理)以及采取改良措施(T2处理)后对土壤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及小麦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矿井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酶活性,也显著抑制了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显著低于对照;通过增施牛粪对矿井水灌溉农田进行改良,显著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酶活性,也改善了小麦生长状况,小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也显著改善.研究结果对科学利用矿井水灌溉,确保矿区农田生态和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冬季给大棚蔬菜灌水,宜选用渗灌、滴灌等微水灌溉.微水灌溉对蔬菜生长环境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有利于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控制大棚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微水灌溉可以减少肥料淋失,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蔬菜根系发育,提高吸收功能和改良蔬菜品质.  相似文献   

8.
再生水灌溉对天津滨海盐碱地绿地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津诺维信公司排放出的再生水进行化学评价,确定其水质为重盐碱水,试验中配成的混水水质介于中等水与盐碱水之间.用这两种水分别浇灌天津滨海盐碱绿地土壤,土壤中ESP、SAR、Cl-均比淡水灌溉土壤有显著提升;再生水浇灌的土壤已接近轻度碱化土,且有加深的趋势;混水灌溉土壤较好,但长期灌溉后,也有轻微碱化的趋势.不同植物对再生水浇灌后的反应不同,其中国槐、草坪草耐性较强,暂时不造成危害.用磷石膏修复再生水后,处理水的化学指标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对于再生水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需注意监测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我国南方水稻灌区节水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灌溉是我国灌溉用水最多的作物,推广应用科学的灌溉制度和将灌区灌溉、排水系统改造为可利用灌区回归的水灌溉、排水系统,充分利用回归水,节水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0.
以永春4号为试验材料,在分蘖到拔节期,设置常规渠水灌溉为CK(4月29日)、T1(4月28日头水灌溉)、T2(4月24日头水灌溉)、T3(4月19日头水灌溉)和T4(5月10日头水灌溉)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头水灌溉时间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处理均能显著增加小麦穗长、穗重、茎秆重、小穗数、穗粒数及穗粒重,并显著降低了不孕小穗数、不孕小穗率、穗秆比,产量分别比CK显著增加0.23%、11.46%、18.75%.而T4处理则不利于小麦生产发育,减产21.98%.由此可知,以T3的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在显著增产的同时,能显著增加小麦株高、密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这表明提前灌头水均有利于宁夏灌区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且以提前10 d灌头水的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1.
再生水灌溉对草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通过对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和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实地调查和小区试验,来评估检验再生水灌溉对城市草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长期再生水灌溉的调查表明,自来水灌溉、二级水和一般三级水灌溉对草坪土壤的细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真菌总数都没有显著影响.短期试验结果表明,反渗透和超滤灌溉能显著增加草坪土壤的细菌总数,微滤灌溉能显著增加草坪土壤的放线菌总数,但都对草坪土壤真菌总数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总数的岭回归方程表明,土壤总N(TN)和硫化物有利于细菌总数的提高,但是土壤盐分(EC),Cd、Cr,氯化物,NH4+、NO2-、NO3-等与土壤细菌总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去电子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其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去电子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其水分利用的影响,选取关中平原典型灌区为研究区开展大田试验。以冬小麦"小偃22号"为供试作物,设置不同的灌水类型(普通水与去电子水)和灌溉量水平(60、120、180 mm与240 mm),分阶段对冬小麦的生长指标与光合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冬小麦的耗水特性、土壤水分变化状况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同一灌溉量水平(180 mm)下,与普通水灌溉相比,去电子水灌溉的冬小麦生长速率更快,同时耗水量较高,其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亦显著提高了17.8%与15.1%;与0 mm灌溉相比,去电子水灌溉的冬小麦增产46.9%,高于普通水灌溉处理(24.7%)。去电子水不同灌溉量处理中,灌溉量为180 mm时冬小麦的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因此,可以将去电子水灌溉180 mm作为关中平原冬小麦高效用水和高产的较优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13.
微灌是微水灌溉的简称.它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养分,"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微灌常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因而叉称为局部灌溉.微灌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灌水技术,具有省水、节能、增产、节省劳动力和能适应复杂地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城乡周边-皖北夹沟地区水库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灌溉性,系统采集了研究区内11座水库21个水样品,采用描述性统计、Piper三线图法、Gibbs图法、离子比例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了水化学分析,同时利用灌溉指标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了灌溉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以Ca-Mg-HCO3和Ca-HCO3-SO4为主;水化学组分变化受岩石风化作用较明显,主要受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岩盐风化溶滤等天然地质作用影响.灌溉指标显示,研究区水库水的盐害和碱害程度较小,适宜做灌溉水.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方式对烤烟产量和化学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灌溉方式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在对植株进行严格控水的盆栽条件下,采用同位素示踪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在分根交替灌溉、亏缺灌溉和全灌溉下对烤烟产量和某些化学成分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分根交替灌溉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分根交替灌溉的烤烟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性和生理特性比全灌溉的有显著提高.叶干重、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比亏缺灌溉和全灌溉的增加.烤烟烟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亏缺灌溉和全灌溉.这表明分根交替灌溉提高了烤烟烟叶的品质,也节约了灌溉用水.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国审小麦邯麦13号最佳灌溉次数及对应最佳灌溉模式,设计三个主处理:2水(限水栽培)、3水(节水栽培)和4水(高产栽培);三个灌水时期副处理:均设3种水分运筹模式,研究灌溉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邯麦13小麦产量受灌水次数影响较大,产量潜力也较大,适宜在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在保证足墒播种基础上,限水灌溉条件下最佳灌溉时期为拔节水,节水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拔节水+扬花水,高产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为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  相似文献   

17.
苏忠国 《北京农业》2004,(11):34-34
温室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温室灌溉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固定式喷灌或微喷灌系统的喷洒水滴落在地表面时分布并不足够均匀,还需要通过这些滴落水在土壤中的进一步扩散,才能达到喷洒水均匀分布灌溉各处作物的效果.但盆栽和袋栽作物、穴盘育苗等在温室生产中,由于盆、袋、穴盘等栽培容器的限制,无法依靠普通的固定式喷灌或微喷灌系统获得理想的灌溉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汤波 《现代农业》2009,(5):48-49
滴灌自动化控制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水增产的微灌灌溉技术,与人工控制方式相比,具有节省水、肥、能量、杀虫荆、人工等优点,并可基本消除在灌溉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操作的准确性,有利于灌溉过程的科学管理和先进灌溉技术的推广.同时,通过灌溉控制器适时、适量地灌水,提高作物产量,并时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按照灌溉水源划分农田灌溉方式可分为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和井渠结合灌溉三种方式。1地表水灌溉地表水灌溉又分自流灌溉、提水灌溉和水库灌区灌溉,水源多来自江、河、湖、泊等。1.1自流灌溉及其特点自流灌溉是指借助于水的重力作用,通过引水、输水、配水等设施所进行的灌溉方式。这种方式的灌溉水源比灌溉田地要高,灌溉水是靠重力自流进入灌溉水田的。它受水源和地形影响较大,水源在灌溉季节水量往往不足,易造成灌溉用水紧张,但因其借助  相似文献   

20.
旱作区种植果树,因自然降水与果树生育期需水的不平衡、不适应性,影响了水果品质及产量,成为旱作区果业发展的瓶颈.以下介绍的灌溉技术并非传统灌溉意义上的充分灌溉,而是一种调节性灌溉,可以说灌的是"丰产水",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又可说灌的是"保命水".该技术措施适宜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的旱作区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