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黄河中游旱坡地枣园集水保水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黄土区枣树生长前期(4-6月份)降雨量少是限制枣树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在没有地下水的情况下,集水栽培是解决干旱问题的惟一有效措施。降水是黄土区产生地表径流的惟一来源,降水量、降水强度及降水历时是影响坡面径流过程和径流量的主要因子。人工模拟径流蓄集试验表明,当径流集蓄至40-80mm时,增墒持续时间就能维持30d左右;当径流集蓄超过80mm后,增墒持续时间能够稳定在45d左右。一次天然降雨15mm,集水枣园土壤水分含量能够维持10d左右的增墒效果。15mm<降雨量<40mm,集水枣园土壤增墒时间约在10-30d之间。生长期内(4-10月份)降雨量达300mm时,集水枣园水平均集蓄效果开始显著,比对照平均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30%左右;低于300mm时,尽管个别月份差异显著,但整个生育期计算,集水枣园集流增墒效果不显著。当生长期降雨量超过400mm时,坡地枣园土壤水分含量比对照提高1.7%-1.8%。覆盖能提高土壤水分含量1%左右,但主要体现在降雨月份上,在非降雨月份或少降雨月份覆盖效果不显著。生长期松土能提高集水枣土壤水分含量0.91%,松土效果与降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降雨月份松土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旱坡地枣树密植园施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丘陵区旱坡地枣树密植园施肥试验表明,施肥3次效果最好。施硝酸磷和硝铵效果极显著地高于碳铵,而硝酸磷与硝铵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认为:旱坡地枣园实行密植栽培制度以后,对肥水条件要求更加严格,必须加大集约经营强度。连续2年压青培肥试验,枣树植株在地径、树高、冠幅、吊果比和单株产量等方面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基本规律是:压青25kg 者优于15kg和10kg。试验表明:在水肥缺乏、肥料补充又较为困难的黄土丘陵旱坡地枣树密植园,压青培肥是促进树体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连续4a研究表明,黄土丘陵区木枣稀植丰产园吊果比基本稳定在1.0-1.3之间;旱坡地木枣密植园4-5年生时,吊果比已经接近于1,5年以后超过1,亦即旱坡地木枣密植丰产园5年生时就已达到丰产园的要求。黄土丘陵区木枣丰产园有效枣股数量与产量的关系为y=-5.248165 1.37477x-0.039528x^2。旱坡地枣树稀植丰产园每公顷宜有效枣股数在150000-180000之间,产量在7500kg/hm^2左右,旱坡地枣树密植园,有效股数也应如此,不同的只是提早进入丰产期。  相似文献   

4.
5年引种试验表明,黑龙江优良李子品种绥李3号在银川具有适应性强、丰产、果质优良、抗病虫等优势。引种当年便可开花,第2年的投入产出比为1:2.08,5年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4.3,在西北引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科技》2005,(11):8-10
马铃薯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作物,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比为1:4.1亩马铃薯相当于2亩粮食的产量,3亩粮食的产值。  相似文献   

6.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蓄径流、固持土壤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7.
棉花施用氨基酸多元微肥比不喷施增产皮棉139.6—538.6kg/hm2,增产16%—30%,衣分提高0.16-1个百分点,投入产出比为1:18-1:69,具有投资少,收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池塘2亩主养巴西鲷,经190天养殖,成活率90.6%,总重1022.58公 斤,亩产成鱼511.29公斤,平均体重342克。饲料系数1.94,投入产出比为1:2.0。鱼池、虾池套养巴西鲷苗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高产蛋鸡按吨饲料添加150克该植物提取物(5%),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产蛋率,降低死淘率,本实验表明,投入产出比为1:3.51。  相似文献   

10.
研究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效益,结果表明,不同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差异很大,完全不防治损失率达22.25%,打药防治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4.26。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黄土丘陵区旱坡地集水枣园的年降雨量达到331mm时,枣树生长期的水分供需在理论上达到平衡状态。降雨量低于331mm时,枣园水分出现亏损,水量平衡向负值倾斜。由于雨量分布不均,某一时期的早害会影响整个生育过程。实际观测表明,当集水枣园平均单株土壤水分净集水量达到树体蒸发量的2倍时,枣树才能正常地生长结果;而要达到这个集水量,枣园年降雨量需大于400mm。当降雨量为298mm时,枣树缺水随密度的加大而增加,4种密度缺水依次为-249.14kg、-354.56kg、-453.50kg和-640.95kg。  相似文献   

12.
鞍山市大孤山黄岭子排岩场复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鞍山市大孤山黄岭子排岩场斜坡为对象,开展了复垦技术的研究,重点采用工程措施,包括降坡、坡表面水平沟开挖、回填改良营养土、种植适宜排岩场生长的植物、施用苗木保护高效吸水树脂等,达到全面绿化排岩场斜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沙漠红枣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国沙漠广袤,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沙粒漏肥漏水严重。在沙漠栽植经济林木,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经济、生态效益低下。枣树耐干旱,喜光照,研究沙漠枣树栽培技术,使沙漠建设枣园成为可能,提高沙漠红枣产量及质量,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方法  本文以陕西榆林毛乌素沙漠和新疆喀什塔克拉玛干沙漠为实验基地,采用观察法和对比试验法研究了沙漠枣的物候期、适宜品种、适宜树形、施肥灌溉、配方换土、生态作用、设施栽培、水肥一体化等内容。  结果  在沙漠种植枣树的栽植穴换土,以体积比为优质土∶农家肥 = 7∶3的比例搅拌制得,每栽植穴更换配方土0.08 m3。采用行距3.0 m、株距1.0 m栽植,密度适宜,且便于机械化作业。每年施基肥农家肥1次,施肥量30 m3/hm2,追施化肥2次,每次磷酸二铵300 kg/hm2、尿素120 kg/hm2,混合开沟施入或水肥一体化施入,用尿素0.4%、磷酸二氢钾0.3%、硫酸锌0.3%、硼砂0.5%、硫酸亚铁0.3%配制成混合液喷洒叶面2次,每年分别于4月初、5月中旬、6月下旬、8月初、12月初滴灌5次。栽培品种鲜食枣以秦宝冬枣、冬枣2号、早脆王、伏蜜脆为好,制干枣以骏枣、灰枣为好,鲜食枣的经济效益高于制干枣。树冠以纺锤形、开心形、小冠疏层形等小冠形为好。沙漠红枣采用水肥一体化和塑料大棚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能提高产量3.2倍,提高经济效益6.5倍。  结论  本研究依据沙漠气候特点和枣树生长发育特性,攻克了沙漠红枣栽培土肥水三大技术难关,达到了沙漠红枣高产、优质、高效和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生态双赢利。   相似文献   

14.
旱坡地枣树的萎蔫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枣树的萎蔫现象是指果实的萎蔫和叶片的萎蔫。果实萎蔫是指在持续高温干旱、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果实水分蒸腾量大于吸收量而产生的失水变软,果面表皮皱缩现象,分为暂是萎蔫和永久萎蔫。暂时萎蔫一般从当天14:00开始至18:00结束。果实萎蔫时期一般是在气温较高的7-8月份,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为严重,特殊年份可持续至9月上旬。干旱年份萎蔫果百分率高达16%-28%,密植园枣树密度较大者,果实萎蔫百分率较大,可上升到385。黄土区集水枣园果实开始萎蔫时的土壤水分含量在6%左右。果实萎蔫期正值果实的重要经济性状形成期,如果肥水缺乏,就会影响果肉细胞膨大,导致果个变小,品质下降,应当引起界的高度重视。枣树幼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为3.5%,而枣大树叶片的永久萎蔫系数应在3%左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拉枝对直播密植枣园树体生长、光环境以及枣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参试株干径和基径进行调查,分析拉枝处理与对照的生长量差异;采用LAI-2000冠层仪和照度计进行行间叶面积指数、株间透光率及树冠中部光照强度日变化进行测定;果实成熟期用蒽酮法、氢氧化钠滴定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其总糖、总酸和VC的含量.[结果](1)拉枝处理的干径生长量小于对照,基径生长量则高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2)拉枝处理后行间叶面积指数较对照提高119.0;,株间透光率较对照提高1倍;(3)拉枝后树冠中部光照强度日均值为334.70 lx,对照仅为101.01 lx,光环境明显改善;(4)拉枝后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质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不减少密植枣园有效株数的前提下,株间拉枝方式改善树体光照环境和枣果品质,提高枣果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南疆三地州红枣种植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红枣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其规范化管理不足、机械化程度较低、缺乏枣园专用农机具这些问题日益凸显;为此,通过梳理南疆相关文献,归纳出2013~2017年红枣的种植规模,果园机械化作业现状,南疆红枣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建设意见与措施,为南疆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牙枣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建园条件、设施条件、苗木定植和促成栽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马牙枣的促成栽培技术。通过简易大棚栽培,使马牙枣的成熟期提前25 d,单产提高30%,单价提高100%,效益超过45万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