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十多年对麦稻、肥稻稻、麦玉米稻、麦棉等多种形式的耕作制度及轮作形式的反复实践对比,至七十年代后期,豆麦玉米稻已被定为我县粮食生产上的主体耕作制度.近几年来,结合栽培技术的不断改革,已逐步形成一套新的  相似文献   

2.
一、播前准备技术要点 1.建立健全合理的六区或三区轮作体制;麦-麦-豆-麦-杂-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苏南稻田新种植制度的轮作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苏南地区麦稻长期连作带来的诸多问题,选用“油-稻”、“(麦+肥)-稻”、“经济绿肥/玉米-稻”、“麦/玉米-稻”、“(麦+菜)/玉米-稻”等几种种植制度与麦稻轮作,研究了轮作对产量,土壤养分及麦田杂草的影响,明确了轮作效应,并提出了与麦稻累作的原则及适合轮作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4.
小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播前准备技术要点 1.建立健全合理的六区或三区轮作体制:麦一麦一豆一麦一杂一豆。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常规土壤理化分析和微生物分析方法,以在海南岛东方市实施的稻-稻-稻(RRR)连作和稻-豆-稻(RSR)轮作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水稻连作和稻豆轮作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RSR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有效磷、速效钾、水稻产量,均高于RRR处理,说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并降低了pH值;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细菌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值比RRR处理提高了40.2%、40.3%、5.7%;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还表明,RSR处理的土壤真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比RRR处理提高了20.1%和16.5%。土壤微生物分析结果说明,稻豆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产生了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pH、热水可提取碳(HWE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呈极显著(P<0.01)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稻豆轮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了有机质分解、提高了磷和速效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7.
<正>在豫南地区,人们多采用稻、麦轮作和稻、油轮作两种种植模式。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地区,水稻和油菜的茬口轮作时间较紧,相对来说不易大面积推广,这样稻、麦轮作就成了各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首选种植模式。近两年,商城县大力发展粳稻种植,但由于粳稻要在10月底才能收获,因而稻、麦茬口就变得更加紧张,"稻套麦"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8.
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长江流域多熟制轮作区油菜轮作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验证油菜种植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为油菜作为换茬作物促进粮油兼丰、周年丰产稳产提供依据。【方法】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同轮作模式的同田对比试验,选取长江上游重庆北碚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四川盐亭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中游湖北沙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油菜-玉米和小麦-玉米轮作、湖南衡阳油菜-早稻-晚稻和冬闲-早稻-晚稻轮作、河南信阳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下游江苏如皋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轮作。比较冬季作物小麦(或冬闲)和油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对后茬作物水稻或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量的差异。【结果】北碚、沙洋、信阳和如皋油-稻轮作的稻谷产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323、483、1 569和569 kg·hm-2,相应增产4.6%、6.6%、17.3%和6.0%;盐亭和沙洋油-玉轮作的玉米产量较麦-玉轮作分别提高487和579 kg·hm-2,分别增产7.0%和14.8%;衡阳油-稻-稻轮作的早稻和晚稻的稻谷产量较闲-稻-稻轮作分别提高718和726 kg·hm-2,分别增产11.1%和10.5%。沙洋和信阳油-稻轮作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麦-稻轮作分别增加7.0、27.7万穗/hm2和18.1、20.2粒/穗。沙洋和北碚试验点油-稻轮作的水稻生物量较麦-稻轮作分别提高1 711和2 625 kg·hm-2,氮素累积量分别较麦-稻轮作增加23.9和23.2 kg·hm-2。【结论】在长江流域不同种植区域内,油菜在不同轮作模式中均可提高后茬作物的产量及养分累积量,是一种良好的轮作换茬作物。  相似文献   

9.
尤溪联合梯田稻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与文献调查表明,联合梯田的发展与历史上人口迁徙密切相关;稻作制度随时间推移由早期的一熟制向多熟制发展,随海拔高度增加由低海拔的三熟制向高海拔的一至二熟制转变;稻作模式由单季稻向丰富多样的复种轮作、间作以及立体种养转变。联合梯田目前保留了稻薯复种轮作、瓜稻复种轮作、烟稻复种轮作、稻草复种轮作、稻菜复种轮作、稻豆间作、再生稻栽培、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等9种典型稻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省许多市县和农场都结合大面积高产公关及自身特点,总结出许多标准化栽培措施,得以使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顺利实施. 1.播前准备技术要点 1.1 建立健全合理的六区或三区轮作体制;麦一麦一豆一麦一杂一豆.  相似文献   

11.
1981年,丹阳县吕城公社麦、豆、稻百亩连片中间试验结果,村农2号元麦101.2亩,单产400.5斤;大豆101.2亩,单产174.3斤;南粳35号水稻86.5亩,单产857.5斤,三季相加折粮食年亩产1606.6斤(大豆1斤折稻谷2斤计算),比麦、稻两熟制年亩增产粮食186.6斤,比麦、稻、稻三熟制年亩增产粮食56.6斤.现将豆后稻南粳35号的栽培特性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淮南稻区人多地少,自推行联产责任制以来,豆科绿肥面积骤减,有机肥料比重下降。长此以往,必导致地力减退。为此,在以粮食为主的轮作制度中,如能插种一季豆科作物,无论对增加经济收入,促进作物的良性循环,以及持续平衡增产,都是十分有利的。目前,在后季稻产量较稳的苏州地区,正在试行麦、豆、稻的粮豆轮作制,但在后季稻产量不稳的丘陵、高沙土和里下河地区,这种制度尚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按产业规模和分布情况,采集部分集约经营主体的农田土壤,分析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约经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氮磷钾含量丰富,速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区当地平均含量的156和178倍。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相差不大;但磷钾差别很大,果园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是蔬菜地、稻 菜轮作、麦 稻轮作地的33,37和67倍,速效钾含量分别为蔬菜地、稻 菜轮作、麦 稻轮作地的27,27和33倍。  相似文献   

14.
泰州市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市,耕地面积430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0万亩次,农业人口402万.全市相对稳定的种植区分别为里下河地区稻、麦、棉、油轮作制度;高沙土地区稻、麦、杂粮轮作套种制度以及沿江地区稻、麦两熟轮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播前准备 建立健全合理的六区或三区轮作体制;麦-麦-豆-麦-杂-豆.根据秋整地质量,底墒以及冬雪情况,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正常情况下在化冻初期进行耢压保墒;无秋整地基础的地块要根据"土平耙耢结合保墒,土湿耙地散墒"的原则适时及早动手,整理耙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静海区麦豆轮作区小麦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测土配方施肥、及时化控、适时冬灌、加强春季肥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119-120
在滨湖低洼稻/麦轮作区改成稻/大棚番茄轮作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是稻区农民找到了一条靠种植致富的好路子,要实现稻茬大棚番茄高产优质,在进行土肥水管理时要了解稻田土壤特点及大棚番茄对土肥水要求,然后按照科学整地、重施有机肥作基肥、合理追肥、按生长需求浇水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分析巢湖流域主要茬口稻茬麦低产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如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精细整地、开挖沟渠、科学播种、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内容,以提高当地稻茬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南方沿海地区以往采取"稻-稻"或者"稻-稻-菜"的耕作模式,采取粗放型经营方法,不仅无法提高经济收益,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豆一稻一薯"轮作模式,然后对高产栽培技术中早季豇豆栽培技术、晚稻栽培技术、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不同轮作模式固碳减排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索解决长期冬小麦-夏玉米(麦-玉)单一轮作两熟模式导致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加剧的问题,基于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DNDC)模型分析当前气侯环境下华北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耕层有机碳储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4年各轮作模式碳汇速率整体表现为麦-玉麦-豆麦-玉-春玉米麦-玉-大豆春-玉米连作;长期模拟发现,一年两熟制两年三熟制一年一熟制轮作模式,麦玉轮作模式碳汇速率最高,有利于有机碳的长期积累,春玉米连作有机碳储量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则表现出负增长趋势。全球增温潜势(GWP)研究发现,各轮作模式增温潜势整体表现为麦-玉麦-玉-春玉米麦-豆麦-玉-大豆春-玉米连作;从长远角度看,各模式增温潜势短期内都呈增加趋势,15年后维持稳定,稳定后麦玉模式排放量最大,而春玉米连作模式排放最低,禾豆轮作相比禾本科轮作具有很好的固碳减排效应。因此,在华北地区农田管理方面,可考虑推行禾豆轮作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