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仙花,古称金凤花,因单瓣花朵“宛如飞凤,头翅尾足俱全”,翩翩然“欲羽化而登仙”而得名:又因其能染指甲而被称为指甲草、指甲花。  相似文献   

2.
3.
凤仙花,别名指甲花、金凤花。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80cm,花色鲜艳,颜色多样,花色自白至各种红色、紫色并有异色斑点变种。凤仙花的花期较长,6~9月不断开花。凤仙花好温暖、光照,不耐寒冷;  相似文献   

4.
黄正国  钱兴苗 《上海蔬菜》1998,(3):38-38,46
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蔬菜栽培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中未见记载,农业期刊中也没有报道,一般书籍中均作花卉栽培。而凤仙花在我县却作为四大腌制蔬菜(雪里蕻、凤仙花、冬瓜、荞头)之一,是农家必备的家常菜。我县人民何时开始栽培食用风仙花,无从考证。清光绪年间《宁海县志》也没有记载,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关于凤仙花有“人采其肥茎,以充莴笋,嫩华酒浸一宿,亦可食。”的记载,可见距今5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食用凤仙花了。 腌制用凤仙花的植株直立高大;茎粗绿色,下部节略膨大;花单瓣,白色为主:果实较多而形较长。作花卉的凤仙花植株矮小;茎色以粉红为主,茎节膨大明显,分枝较多;花重瓣,红色为主,果实少而形较短。凤仙花还可药用,干燥的花甘温,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种子名急性子,微苦、温,有小毒,活血通经,软坚消积,试用于治疗肿瘤;茎枝名透骨草,辛、苦、温,有小毒,祛风湿,活血解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凤仙花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我县几乎每户人  相似文献   

5.
凤仙花属部分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扫描电镜对10种国产凤仙花属( Impatiens L. ) 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本属植物花粉为单粒花粉, 左右对称, 大小为1510~3112μm ×2511~4211μm, 具角萌发孔, 4沟, 沟细 而短; 花粉外壁具网状纹饰, 网眼明显, 大小不一。根据花粉形状, 可将凤仙花属花粉分为近圆形、椭圆 形和矩圆形3类。种间花粉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形状、网脊宽度、网眼内附属物等方面。花粉特征与植 物表型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从花粉萌发孔类型来看, 与水角属(Hydrocera Bl. ) 的3沟花粉相比, 凤仙花属在凤仙花科内处于较为进化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凤仙花嫁接后代的镉积累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凤仙花为试材,采用未嫁接、同株嫁接、异株同苗嫁接、异株异苗嫁接方法对其进行了嫁接处理,通过盆栽试验在镉污染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对凤仙花后代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处理提高了凤仙花后代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促进了其在镉污染条件下的生长;提高了凤仙花后代的镉含量、转运系数、镉积累量和转运量系数,这些指标的大小顺序均为异株异苗嫁接后代异株同苗嫁接后代同株嫁接后代未嫁接后代。与未嫁接后代相比,同株嫁接、异株同苗嫁接后代和异株异苗嫁接后代的凤仙花根系镉积累量分别增加了34.13%、63.49%和89.22%,地上部镉积累量分别增加了55.39%、105.92%和171.58%。因此,采用自根苗嫁接能够促进镉污染条件下凤仙花后代的生长,提高其对镉的吸收与积累,从而提高了其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其中异株异苗嫁接后代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牛通 《北方园艺》2012,(15):86-88
采用浓度为0%、0.2%、0.4%、0.6%、0.8%、1.0%的NaCl、Na2CO3、NaHCO3单盐胁迫凤仙花种子,通过对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研究不同盐分对其危害程度。结果表明:3种盐胁迫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时滞、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速度的影响差异明显。相同浓度下,Na2CO3胁迫时发芽率和生长速度受到显著抑制,NaCl胁迫时,发芽和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NaHCO3胁迫时受到的抑制介于中间。综合分析,3种盐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2CO3NaHCO3NaCl。  相似文献   

8.
随着凤仙花在绿化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质栽培对规模化生产凤仙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提高凤仙花育苗质量为目标,选用4组基质进行凤仙花育苗生长的试验,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凤仙花的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和生长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用A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1∶1︰3)所培育的凤仙花在出苗率、株高、叶片数和生长周期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基质配比。通过此次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比在凤仙花生产中的不足与优势,为企业在凤仙花育苗基质选择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冉琼芳 《广西园艺》2011,22(2):30-30,33
非洲凤仙学名Impatiens walleriana,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东部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高温和烈日暴晒.茎多汁,光滑,节间膨大,多分枝;叶片在株顶呈平面开展,叶有长柄,叶卵形,边缘钝锯齿状;花腋生,1~3朵,花形扁平,花色丰富,四季开花.常见品种有重音(Accent),株高7~8 cm始花,分枝性强,花大,花径6cm,是非洲凤仙中色彩最丰富的系列,有24种花色,8种复色.超级小精灵(Super Elfin)纯色系列,有粉、白、橙、红、玫瑰红、杏黄等.  相似文献   

10.
以南非蟛蜞菊为研究对象,以粉色凤仙花叶提取液为保鲜剂,通过水提取法、乙醇冷浸渍法和丙酮提取法分别提取凤仙花叶中的有效成分,分别设置0.010、0.005、0.0025g/mL 3种不同的浓度梯度,研究凤仙花叶提取物对蟛蜞菊切花在瓶插期间水分平衡变化、花径叶生理代谢以及保鲜液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凤仙花叶的提取物对鲜切花保鲜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均有很强的保鲜作用;保鲜效应依次为丙酮95%乙醇水,最佳提取方法是丙酮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对蟛蜞菊切花保鲜最适宜的浓度均为0.005g/mL。  相似文献   

11.
以浅红色凤仙花地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4.0mg/mL)与不同时间(1、2、3d)的甲基磺酸乙酯(EMS)组合处理对凤仙花的诱变效应,以确定适合于凤仙花诱变育种的最佳剂量,并筛选出观赏价值高的诱变株系。结果表明:凤仙花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幼根条数、出苗率、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及叶形指数均受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当浓度为40mg/mL处理时间为2d和3d时,发芽率为0。半致死剂量为2.0mg/mL处理2d,但此剂量不能获得较多优异的突变体,而0.5~1.0mg/mL处理2~3d却能获得较多的观赏价值较高的优良突变体。突变体的类型包括顶生花、一柄多花簇生、重瓣花、嵌合花、嵌合叶、花柄极度缩短及无主干等类型的突变体。花色也出现了深红、淡粉、紫红、粉白、淡紫红、紫色、粉红、白色、深紫、淡紫、粉紫、红色以及红白嵌合花色等10余种突变类型。在这些突变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单株有紫红重瓣花、深红间白色嵌合重瓣花、紫色重瓣花、淡粉牡丹型重瓣花、红色茶花型重瓣花、浅红间白色嵌合玫瑰型重瓣花、粉红蝶形重瓣花、一柄多花簇生型、花柄极度缩短重瓣嵌合花等9个。此外,处理以后的凤仙花花瓣色素物质和营养物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经逐代筛选,可望在其后代中获得新品种进行商品化生产,或为凤仙花育种提供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L.)为材料,研究芭田好时光精制有机肥2种施肥方式和7种施肥量对盆栽凤仙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盆穴施和撒施20 g有机肥,植株的叶片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株高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每盆穴施20g有机肥和撒施30g有机肥,植株的冠幅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冠幅次好的处理是撒施...  相似文献   

13.
凤仙花种子萌发期对碱性盐胁迫的耐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仙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种子萌发期对Na HCO3和Na2CO32种碱性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凤仙花种子萌发期对2种碱性盐的耐盐适宜浓度分别为88.90 mmol/L和52.27mmol/L;耐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3.08 mmol/L和95.60mmol/L;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281.77 mmol/L和164.93mmol/L。  相似文献   

14.
以凤仙花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铅和锌混合溶液对凤仙花幼苗进行浇灌处理,测量其株高、茎叶重、根系重、根系活力等各项指标,研究了凤仙花对重金属铅和锌的抗性。结果表明:株高、茎叶重、根系重、根系活力均随着铅、锌混合溶液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高浓度下显著抑制凤仙花的生长,但并未失活。因此,在较高浓度重金属的土壤中,凤仙花能够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航天诱变凤仙花为试材,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NaCl模拟盐胁迫,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2种凤仙花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了解诱变后凤仙花与普通凤仙花抗性生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的普通凤仙花种子萌发率和出苗整齐度表现为低浓度(0.1%)不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急剧下降,当NaCl浓度达到0.4%时,虽然种子能够萌发,但是胚根长出后,不能继续生长和进行根系分蘖,根尖部位褐变坏死。诱变凤仙花对水分亏缺极为敏感,保护酶系统迅速做出响应,使植株免受逆境伤害。诱变凤仙花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说明诱变凤仙花对低盐浓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对植株生理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盐胁迫产生的毒害也逐渐显现。诱变凤仙花在盐胁迫状态下,根系分蘖和根系长度显著降低,SOD、CAT活性显著增高,通过减少生长量,提高酶活性以保护有机体减少受到逆境的伤害,从长远来看,该种保护酶系统和自由基清除机制优于普通凤仙花对逆境的应对。  相似文献   

16.
在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进行病毒病害调查时发现1株疑似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的凤仙花植株,其症状表现为叶片皱缩和花叶。利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分析,获得YN6198-28和YN6198-31两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DNA-A全长序列,长度均为2 763 bp,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其中YN6198-28核苷酸序列与越南丁香黄脉病毒(Ludwigia yellow vein Vietnam virus,LuYVVNV)相似性为94.90%,表明该分离物是LuYVVNV1个分离物。重组分析发现,YN6198-28是种间重组病毒,其主要亲本为丁香黄脉病毒(Ludwigia yellow vein virus,LuYVV),次要亲本为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AYVCNV)。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蝴蝶兰上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 年对云南省主要花卉基地进行调查,获得症状表现为环斑、坏死,疑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的蝴蝶兰样品。应用生物测定,结合现代电镜技术、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初步确定为番茄斑萎病毒属的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liens necrotic spot virus,INSV),通过设计的4 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获得核壳体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基因核酸长度为886 nts,RNA M 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e protein,NSm)基因核酸长度为681 nts,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RdRp)基因核酸长度为1 048 nts,测序结果在NCBI BLAST 网络数据库中比对,同时应用生物信息软件DNAman 比对,其与INSV的同源性都达90%以上,都证明分离到的病原物为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  相似文献   

18.
张秀丽  李劲涛  杨军  汤泽生 《园艺学报》2007,34(6):1503-1508
从经过卫星搭载的凤仙花种子后代中获得了可遗传的仅顶花叶化的花逆转突变体。该突变体保持了花的基本结构,但是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花瓣增厚、变绿、出现锯齿等现象,雄蕊也片状化、早衰或完全消失。组织学观察发现,在叶化花瓣中出现了叶绿体和栅栏组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叶化花瓣与正常花瓣相比组织结构上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凤仙花的9种花色株系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花瓣、叶片和茎干的色素物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可滴定酸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瓣越红,花青苷含量越高,且差异显著;橙色、浅红和白色花瓣的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显著低于深红色系花瓣;粉红、浅红和紫红色花瓣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色系花瓣;但紫色花瓣中花青苷含量较低,说明其主要色素物质可能不是花青苷.此外,在叶片和茎干内也检测到了少量的花青苷,花色越红其含量越高.各试材间叶片叶绿素a含量差异不大,而红色花瓣的株系叶片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显著高于白色和浅红色株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瓣可溶性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类黄酮含量与叶片淀粉和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花瓣总酚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片可滴定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茎千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凤仙花属(Impatiens)总状花序组(sect. Racemosae Hook. f. et Thomson)23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总状花序组植物的种子为椭圆体形、倒卵形和狭卵形;长宽比多在1.4 ~ 2.3;种皮表面具网状纹饰和指状隆起两种类型,指状隆起又可分为排列疏松和紧密两类。该组的种皮微形态与宏观形态性状相关性较小,但网眼内是否有颗粒物、指状隆起的排列密度、隆起物上是否有颗粒状附属物或凹陷小孔等特征具有种水平上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对该组植物的种间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