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农杂66为材料,研究了漂浮育苗最佳的播种深度、播放方式、棉苗的生物学特性及移栽后棉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漂浮育苗播种深度以1.5-2.0cm为宜;以斜放的播放效果最好,成苗率高、带壳率低。与营养钵育苗相比,漂浮育苗的棉苗素质优于对照,茎叶鲜重及干重、根系鲜重及干重、根体积、根长、根半径和根密度均高于于对照。漂浮育苗棉苗的主根发达、明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漂浮育苗移栽棉的始蕾期、始花期提早3-5d;单株有效果枝数增加2-3个,成铃数增加26.5%,蕾铃脱落率降低4.2%,从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对移栽地膜棉和移栽棉的土壤物理性状、根系活力,花芽分化特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叶面积变化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地膜棉覆膜能增加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含量相对稳定性,降低土壤容重;花芽分化期提前3d,花芽分化强度较移栽棉每日每株高0.5个;移栽地膜棉比移栽棉皮株单产增32.4%,达极显著水平,10月20日前收花量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以农杂66为材料,以营养钵育苗为对照,研究漂浮育苗移栽棉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营养钵育苗相比,漂浮育苗移栽棉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及干重、根系鲜重及干重、根体积、主根长、根长、根半径和根密度均高于对照。漂浮育苗移栽棉的主根发达、明显,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根系鲜重增加1倍。漂浮育苗移栽棉的始蕾期、始花期提早3~5 d;单株有效果枝数增加2~3个,成铃数增加8.3%,蕾铃脱落率降低3.2%,从而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双低油菜为直根系,移栽后,主根折断,侧根大量发生,增加吸收水肥能力,从而加速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为“两高一优”农业打下基础,同时解决了油棉两熟和油稻三熟的季节矛盾,便于田间管理,比直播增产二成至五成。  相似文献   

5.
采用棉苗不带土移栽试验,探究其成活率与其根系数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苗无土移栽时,侧根数量越大,移栽后的成活率越高,3号和2号品系侧根分别比1号品系(CK)多29.80%和7.89%,移栽成活率分别高28.00%和26.00%;移栽时侧根多的品系,移栽后缩短了缓苗期,促进了棉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棉花营养钵育苗搬钵蹲苗方法苗昌泽搬钵蹲苗其主要作用一是搬钵后,棉苗主根顶端被拉断,使上部生长缓慢,刺激了侧根的发育,株矮茎粗侧根多,提高了棉苗素质。二是搬钵后,根部空气流通,水份散失快,而且消除了病钵,既可增强根系活力,又减少了病菌侵染,所以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7.
水稻直播高产机理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8-1999年水稻直播高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比对照移栽增产,其增产机理在于:直播稻生育进程加快,分蘖早生快发,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易获得足够的穗数;群体结构协调,光合速率高,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植株养分吸收能力、根系活力和抗倒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1975~1978年,我市推广棉花薄膜育苗移栽,平均亩产仅101.2斤.产量之所以不如直播棉(1964~1974年平均亩产119.8斤),除枯萎病影响和茬口变化外,主要在施肥上仍按照直播棉的方法,不适应移栽棉的生育规律.1979年开始,我们总结了移栽棉花产量不高的原因,认识到移栽棉与直播棉有着不同的特点:一是移栽棉苗期大部分是在苗床,采取施足基肥,分次施用苗肥的方法,势必导致蕾期疯长;二是现蕾时间要比直播棉提早15~20天,基苗肥多了,大部分肥料在蕾期发挥作用,不利蕾期稳长;三是移栽棉根系分布浅,生殖生长时间长,用直播棉补施盖顶肥的方法,必然导致后期早衰.因此,针对移栽棉的生育特点,在施肥技术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氮素对油菜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砂培试验,以3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不同供氮水平对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3个油菜品种的根质量、根体积、根总吸收面积、根活跃吸收面积、侧根数、根长、根系活力及籽粒产量均增加,表现出根系各项指标与籽粒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根系干质量、根系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对油菜籽粒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一级侧根数,根长和根系活力的作用最小。开花期根系指标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大于苗期根系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超级杂交稻黔南优2058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免耕移栽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免耕或翻耕,在施氮量0-150kg/hm2的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齐穗期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表面积和根比表面积逐渐增加.但在高氮水平和其它生育时期,变化规律不明显;随着氮肥用量的逐渐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有增加趋势,水稻的结实率有减小趋势.在施氮量150~300kg/hm2的范围内,在免耕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最高分蘖期和齐穗期的单蔸根干重逐渐降低,而成熟期的根系活力逐渐增加;在翻耕条件下,成熟期的根系活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翻耕移栽稻相比,免耕移栽稻的最高分蘖期和齐穗期单蔸根干重和根冠比、有效穗数、千粒重较低,而齐穗期和成熟期根系总表面积和比表面积及根系活力、结实率较高.免耕移栽稻平均产量达到9877.9 kg/hm2,比翻耕移栽稻低4.88%,但未达到5%的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低温下土壤水分对籼稻及粳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籼稻品种浙9248,湘早籼24号和粳稻品种胆振早稻,早雪,探讨低温及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及与根系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如下:低温下籼稻品种湿润处理的增加根数、种子根伸长量、种子根的一次侧根、粗大一次分枝根增加数以及根系伤流量优于淹水区,并且灿稻品种少于粳稻品种,根系生理活性的大小与根的生长量具有密切关系,恢复常温后的增加根数、剪根移栽后的发根数、伤流量的恢复程度也以湿润处理的为优,这与低温时根的生长及伤流量的变化有密切的对应关系,认为在根的生长界限温度条件下,由于湿润处理增加了分枝根的数量,特别是粗大分枝根的数量,提高了根的生理活性维持能力,这与低温处理后生长恢复的优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移栽棉花具有明显的的保墒、增温、抑草效果、棉株生育进程加快,成铃早,结铃多,产量提高一成以上,移栽地膜棉的关键技术是精细整地,科学覆膜和化除,适时适度化调,增加施肥量,特别是增加后期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氮素水平对粳稻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秋光和辽粳5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根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前期各处理的水稻根数、最长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及其根系活力差异不显;在拔节期,高氮素水平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抽穗期是水稻一生中根系生长和活力变化的转折点,抽穗期后根系各性状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高氮水平下根系各性状降幅较小,这说明适当提高氮素供应水平有利于维持后期根系活力,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单株次生根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且因生育期进展其影响更为显著;群体(?)生根量生育前期与密度呈正相关,生育后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干重的变化趋势与次生根相同。根系的垂直分布,密植处理拔节前发展较快;而稀播在生育后期发展迅速,(?)深层根比较发达。稀播小麦的根系活力强于密植的。单株次生根数、根重均与单株穗粒数、粒重呈正相关关系。所以,适当稀播可以培育壮根,增强根系活力,充分发挥土壤、特别是深层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搬钵蹲苗是棉花营养钵育苗苗床管理上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好处一是可以拉断棉苗主根顶端让其上部生长缓慢,刺激侧根发育,使株矮茎粗侧根多,提高棉苗素质;二是搬钵后,根部空气流通,水分散失快,不仅可增强根系活力,而且搬钵时,结合清除病体,可减少病菌侵染,能有效  相似文献   

16.
液体地膜覆盖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塑料地膜覆盖(DM)、液体地膜覆盖(YM)和露地(ck)3种覆盖方式对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45 d,烟株各部位展开叶叶片长宽及叶面积、地上部总干重、根干重、一级侧根数量、二级侧根数量、一级侧根粗、茎基粗和根系活力均表现为DM>YM>ck;液体地膜覆盖在协调烟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关系上作用显著,移栽后30 d 3种覆盖方式的根冠比表现为YM>ck>DM,移栽后45 d的根冠比表现为ck>YM>DM。液体地膜覆盖可以显著促进烟株根系的纵向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性,防止早衰,是一种清洁、方便、无污染、无残留的新型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苹果砧木SH18试管苗为试材,测定其在过渡移栽过程中的根系活力和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根系活力在过渡移栽过程中呈现规律性变化,从瓶内生根到开瓶锻炼结束期间,根系活力呈增强趋势,在移栽前达到最大值,为0.167mg/(g·h),容器移栽后迅速下降。移栽基质对根系活力有较大影响,其中蛭石+土壤的基质中根系活力最高,达到0.04mg/(g·h),蛭石和珍珠岩次之。根系的基本形态指标,包括单株根系生物量、体积、数量,根系含水量以及平均根系长度,随生长时期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同一时期,不同移栽基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基质根系活力和根系各基本形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根系活力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数和根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空气整根营养钵育苗方法研究了身苗移栽后的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培育的秧苗移栽后不缓苗,植株生长健壮,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量大,分蘖发生早,分薛数多,根系发达,根体积大,根系数量多,活力高。群体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提高,产量比普通秧苗增加5.75%。  相似文献   

19.
<正> 搬钵蹲苗是棉花营养钵育苗苗床管理上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好处:一是可以拉断棉苗主根顶端,让上部生长缓慢,刺激侧根发育,使株矮、茎粗、侧根多,提高棉苗质量;二是搬钵后,根部空气流通。水分散失快,不仅可增强根系活力,而且搬钵时,结合清除病体,可减少病菌侵染,能有效地控制苗床病害;三是经过搬钵蹲苗,棉花生长健壮,侧根  相似文献   

20.
采用露地移栽、地膜移栽、地膜移栽去早蕾和直播地膜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棉花生育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膜直播棉、露地移栽棉、移栽地膜棉相比,移栽地膜棉去早蕾处理生育期、株高和株高日增量、果枝数和果节量基本合理,节枝比增加,伏桃和早秋桃比例高,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产量最高;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强度、伸长率、反射率和纺纱均匀度指数等品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促进棉花早发、提高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