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韦茁萍 《广西蚕业》2007,44(1):18-18
近日,时不时听到宜州、环江等地蚕农说:“这一批蚕又被倒掉了”这样的话,不免会感到农民的辛酸。对此,笔者特意做了调查,经观察后,认为是蚕感染了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所致,其症状基本表现为:蚕群体起初大小发育不齐,眠起不齐,变小、下痢、排黄褐色稀粪或污液,尾部粘黄褐色  相似文献   

2.
吴德章 《广西蚕业》2007,44(1):16-16
目前养蚕过程中,危害最重的蚕病,主要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脓核病。一旦感染本病,就会迅速蔓延,给蚕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甚至颗粒无收。一、养蚕前如何使用药物防治病毒病病毒病的病毒广泛存在养过蚕的蚕室中,如墙壁、地面、门窗、屋顶、蚕具、蔟具,以及养  相似文献   

3.
敖光娣 《蚕学通讯》2002,22(2):33-34
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 ,是在养蚕生产上最常见的为害严重的一类蚕病。尤其是夏秋蚕期 ,发生较多、影响较大 ,往往被蚕农误认为是蚕种质量差。因此 ,要大力加强防治病害的科普宣传 ,坚持“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方针 ,提高消毒防病水平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我市蚕桑生产实际就如何防治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谈谈认识和看法。1 病源传染、环境和体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都是病毒性疾毒 ,由于病毒种类和寄生组织部位的不同其病的称呼有异。其传播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食下传染而发病的 ,病毒对环境抵…  相似文献   

4.
1 夏秋蚕发病原因 1.1 病原的存在 经过春蚕饲养后,残留在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中的病原新鲜、致病力强、分布广.据调查分析,一头中肠型脓病蚕一昼夜随粪便排出的多角体,四龄末期约16万个,五龄初期约160万个,五龄中期达2400万个;一头猝倒病蚕尸体内猝倒菌有1~10亿个,而且新鲜病原体的致病力比保藏一年的要大30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6.
分析了湖州市1998年迟中秋蚕血液型脓病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控制该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晓平 《广西蚕业》2007,44(2):46-47
蚕儿发育不齐,不仅给养蚕技术处理带来不便,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认真分析造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市养蚕布局的改变,蚕病的发生规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市每年饲养春蚕、夏蚕、早秋、中秋、晚秋五期,至90年代未至今只养春蚕、早晚秋蚕二期,蚕病的发生原以中肠型脓病、空头性软化病危害为主,现以血液型脓病、僵病和农药中毒等对蚕桑生产的危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我市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提出了促进蚕儿发育整齐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补催青中的黑暗保护、湿度、有害气体的控制、饲育期间温湿度、眠前处理、饷食时间等,为蚕农养好蚕、增加收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份,在贵港很多蚕区暴发脓病,蚕农损失很大,这是近10年来蚕病发生最为严重的月份,笔者凭借自己多年蚕桑生产的经验,对暴发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殷杉芝  魏仙 《蚕桑通报》2007,38(3):49-50
蚕儿发育不齐,不仅给养蚕技术处理带来不便,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在我市的桑蚕主产区宜州市和环江县发生了多起参加小蚕共育的农户出现大蚕普遍暴发蚕病的罕见现象,农户养蚕几乎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经过调查诊断为家蚕中肠型脓病,本分析了参加小蚕共育的农户大蚕发生中肠型脓病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晓平 《四川蚕业》2008,36(3):45-45
蚕儿发育不齐,不仅给养蚕技术处理带来不便,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谈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儿发育不齐,不仅给养蚕技术处理带来不便,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认真分析蚕儿发育不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6,34(4):39-40
2004年射阳县饲养晚秋蚕47800盒,9月6日出库,9月17日收蚁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1~2龄前期小蚕发育良好,整齐健壮,2龄后期部分养蚕户发生血液型脓病,3龄又发生一定数量的僵病,5龄后期至上蔟大量发生蚕病和不结茧蚕。据调查,全县80%的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损失70%以上,个别户甚至颗粒无收。对此蚕农反映强烈,有人认为蚕种质量存在问题。为了正确分析蚕发病的原因,10月19日中国蚕业研究所专家对病蚕进行了鉴定,其结果是:大部分为血液型脓病,少量蚕有微量化学因子积累性中毒症状,蚕发病及不结茧主要是由于消毒防病及饲养不善造成…  相似文献   

17.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我县遭遇百年大旱,降水量364mm,比往年减少38%。中秋蚕共饲养893张,产茧2.6万kg,较往年减产25%。全县有30%的养蚕户不同程度的发生了中肠型脓病,有的蚕农绝产,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积极性。蚕农反映,这几年蚕儿越来越难养了,特别是夏秋蚕、蚕病多,张产低,收入少。我们分析了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1发生原因1.1消毒不严格病原大量存在是发病的首要因素。大多蚕农的房子即是蚕室,贮桑室、仓库,有的是住房等生活场所,养蚕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较困难,有的消毒只消地面,房顶,墙壁不消。消毒药液不称量,药液达不到消毒的浓度要求,有的两种药…  相似文献   

19.
20.
金溪县中秋蚕曝发血液型脓病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溪县珊城乡在1992年中秋蚕饲育中,大面积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农户颗茧无收,较轻的尚有部分结茧,给该乡的蚕桑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到该乡进行调查蚕儿发病情况,并且取其血液镜检,发现血液中存在大量多角体,结合病蚕表现的症状,可以确诊为家蚕血液型脓病。调查分析发现该病大面积曝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