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了养殖鱼类病害监测工作。在全市13个区县共设置监测点110个,监测总面积755 hm~2,占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的20.6%。监测品种12种,分别为鲤、鲫、草、青、鲢、鳙、鲂、罗非鱼、观赏鱼(金鱼、锦鲤)和冷水鱼(虹鳟、鲟鱼);监测疾病种类5大类30种。监测结果显示:全年监测19种疾病,其中细菌性疾病8种,病毒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3种、真菌性疾病1种,不明原因疾病2种。易发病品种有草、鲤、虹鳟、鲟、锦鲤、金鱼。全年监测点月平均发病率约为22.5%,发病率最高的为7、8月份,分别为27.8%和30.2%。其中从患病鲑鳟鱼体内分离到的鲑肾杆菌,在我国尚未有报道。据各区县初步统计,2015年北京市水产养殖因病苗种死亡2 859.88万尾,成鱼死亡189.526 t;因苗种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541.8万元,因成鱼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174.5万元。造成损失的疾病种类以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为主。由于药物滥用现象普遍,导致病原产生耐药性,以及水产苗种流通缺少有效监管导致疾病传播迅速,均给疾病防控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
3.
绿色食品养殖鱼类用药之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食品的养殖鱼类分为AA级与A级,它们的用药标准有所不同。本文作者依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对部分常用鱼药进行了讨论,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性问题。其目的旨在于提醒人们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不可滥用药物,从而使水产品成为真正无污染无病害、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食品。 相似文献
4.
5.
2004年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9市40个县(区)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测报期从4月到12月。由于10月以后,水温较低,鱼类吃食量较小,病害少有发生,大部分市只监测到10月底,个别市监测到12月。参加测报的9个市为我省主要养殖区。测报的养殖品种由市、县根据当地情况自己决定,但多为当地常见主要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6.
7.
正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鱼病从鱼苗到成鱼各阶段都有发生,而鱼类的用药就显得特别重要。按照农业部令第31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要求,使用水产养殖用药应当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5071-2002)。使用药物的养殖水产品在休药期内不得用于人类食用消费。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及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其他化合物和生物制剂。原料药不得直接用于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在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的指导下科学用药。下面就介绍一下养殖鱼类用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渔业协会鱼类养殖组(AFSFish Culture Section)及鱼类健康组(AFS Fish Health Section)联合公布了水产养殖用药规定。根据该规定,目前在美国允许用于水产养殖的药物共8种,具体内容及使用方法如下表,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站结合鱼类食品安全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对养殖鱼类的病害种类及流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对病害鱼类的直接观察、诊治及走访渔民,对养殖鱼类的病害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对我县养殖鱼类病害的情况及防治提出一个初步看法,供水产从业者在渔业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二、鱼类病害
(一)病害流行情况2006年4~10月间共监测到63种养殖鱼类的89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7种、细菌性疾病22种、真菌性疾病3种、寄生虫病害24种、藻类性疾病3种、其它7种及病因不明23宗(表1),2006年4~10月间,各月疾病种类在47~86种之间、发生病害的养殖品种在37~63种之间。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活性研究的以下三方面:(1)消化酶活性的研究,内容包括消化酶的活性分布,温度、pH、外界环境及季节变化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2)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内容包括与仔鱼生长发育相对应的消化酶形成的时间,稚鱼、幼鱼在生长进程中,消化酶的变化规律;(3)鱼类的食物组成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内容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性质,以及饲料不同成分对鱼类消化酶的分泌、活性的影响,进而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本对海水养殖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为海水养殖鱼类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13.
为提高水产养殖业者科学规范使用渔药技术,了解和掌握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与政策,减少盲目用药、滥用药和不规范用药现象,不断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国民提供放心水产品.2015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继续组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大专院校、渔药生产企业及有关专家开展了"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水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鱼类养殖环境的研究逐步为人们所注意。1979年10月,在美国密执安州特拉费斯城召开了国际鱼类养殖生物工程专题讨论会。旨在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条件,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就暖水性鱼类生存、生长及养殖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17.
18.
福建省夏季网箱养殖鱼类主要病害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季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台风也较多,气候变化无常,易形成高温、低压的闷热天气。但是夏季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季节,水产养殖动物食欲明显增强,摄食量增多,进入生长旺期;同时水中各种致病菌、寄生虫也会异常活跃,鱼体发病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00~2009年,全球鲑科鱼类养殖产量合计达1989万t,2010年养殖产量已达到240万t以上,产量一直在稳步上升。十年累计产量超过10万t的有大西洋鲑(Sdmosdar)、虹鳟(Oncorhynchttsmykiss)、银大麻哈鱼(0.kisutch)、大鳞大麻哈鱼(0.tshawytscha)、褐鳟(Sdmotrutta),能够形成单独统计产量的有5属13种,大西洋鲑、虹鳟、银大麻哈鱼占鲑科鱼类养殖总产量的97%。养殖产量居前三位的是挪威、智利、英国。全球共有67个国家和2个地区(台湾、法属留尼旺岛)开展鲑科鱼类养殖,其中欧洲33个国家、美洲13个国家、亚洲11个国家和1个地区、非洲6个国家和1个地区、大洋洲4个国家,虹鳟是养殖最普遍的种类,遍布5大洲的64个国家和2个地区。 相似文献
20.
鳗鲡养殖病害、用药情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鳗鲡养殖疾病种类及危害程度 鳗鲡养殖疾病种类主要有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不同疾病种类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不同。根据2002年养殖病害监测,鳗鲡因病害造成7575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占鱼类总损失的1%。虽然鳗鲡在我国养殖产量中的比重较小,但所处的地位较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