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鱼素有"水中白金"之称,是我国名贵的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鲜银鱼国内收购价为3-8万元八,出口价为2-4万美元八。洞庭湖区历来是银鱼的生产基地,据调查,有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长江银鱼、大银鱼;银鱼产卵场门处,有相当产量。仅以玩江市为例,1928年年产鲜银鱼就达90t。但随着湖床淤积和变迁,水质污染以及酷渔滥捕,致使有名的白沙长河银鱼产卵场已不复存在。目前银鱼资源已近绝迹,产量也无统计。l银鱼移植增殖工作的由来1979年中科院南京地理所将太湖新银鱼授精卵移入云南滇池(面…  相似文献   

2.
水库与湖泊银鱼的合理捕捞时间应为秋冬季。春夏季捕捞和产卵后期捕捞对银鱼资源量和渔获量有弊无利;捕捞的渔具以拖网类为好;大银鱼的捕捞强度可以为08—09,太湖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为07—08。  相似文献   

3.
一、银鱼(r-对策生物)银鱼是栖息近海并有洄游江河特性的淡水鱼,主要分布于中日韩东亚地区,少数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银鱼资源尤为丰富,种类最多,是世界银鱼(银鱼科Salangidae简称)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区,领跑国际银鱼市场,奠定了中国银鱼业的地位。全球有6属17种银鱼,有6属15种包括6个特有种分布在中国,其他如日本3属4种、越南3属3种、俄罗斯2属2种,中国以太湖银鱼为代表(表1)。中国银鱼具有生活周期短、世代离散、生殖力强和定居能力广的特点,21世纪以来由于受到环境污染、无序捕捞、湖面减少等影响而使银鱼资源衰减,近几年来渔业部门重视银鱼的开发性保护,北方引进了太湖银鱼,南方则保持野生捕捞、区域保护,较好控制了银鱼滥采无序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银鱼体小肉嫩,味道鲜美,全鱼可食。太湖银鱼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尤其受到日本消费者欢迎。日本市场销售银鱼以生食为主,对冻银鱼鲜度质量要求很高。近几年来,江苏的银鱼保鲜加工质量有所下降,如不引起重视,将会影响到江苏银鱼的加工出口前景。现将银鱼生产、保鲜、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分述如下,并对提高质量,提出几点建议。1.存在问题(1)哄抢抬价收购。以1988年为例,进太湖的收购船120条,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和措施,出现了湖面收购哄抢抬价现  相似文献   

5.
银鱼(Icefishes或Salangids)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为一年生名贵小型经济鱼类,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尤以太湖产银鱼最负盛名。近年来,我国通过人工移植或实施增殖保护等措施,在一些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很快形成了可观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目前,国内水产界提倡采用太湖银鱼原种进行移植,以改良银鱼品种。作者根据本单位多年人工繁殖太湖银鱼的经验与技术,将太湖银鱼(大银鱼、太湖新银鱼2个品种)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要点总结如下:一、太湖银鱼亲鱼捕捞水域的选择1.在太湖新银鱼人工繁殖前期,经过进行多次试捕,…  相似文献   

6.
水产文摘     
银鱼在云南安家落户云南省移植的银鱼是银鱼科的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间银鱼二种。它们原定居太湖,是生活周期为一个生殖期的淡水小型名贵鱼类,为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979年开始移植,至1982年起先后形成了银鱼种群,并形成了云南省的银鱼渔业。  相似文献   

7.
太湖新银鱼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洋 《科学养鱼》1998,(10):23-23
银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以其肉质嫩美、营养价值高而堪称我国名优水产品之一。多年来一直享誉国内外市场,每年为国家创汇上亿元。多年实践证明,银鱼移植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获益高、方便易行的资源增殖手段。银鱼以天然饵料为主,因此对其饵料基础的考察是移植增殖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根据八五期间对不同纬度水体中太湖新银鱼的研究,对其食性作简要介绍:1.食性特点太湖新银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主,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仔鱼期和所有家鱼相同,主要以轮虫和极少量藻类为食,幼鱼至成鱼期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为主。在其不同生…  相似文献   

8.
茨淮新河上连茨河,下通淮河,全长 134.5公里,阜阳境内 93公里,无污染,水质清新、水草茂盛,是银鱼理想的生活场所。茨淮新河银鱼属银鱼科短吻银鱼属的太湖短吻银鱼,俗称小银鱼。调查结果表明,银鱼在茨淮新河中并不呈均匀分布,而是分段集中息居,其中以新建闸、疃町闸等河闸以及大兴集大桥、罗集大桥等桥梁上下 200~ 300米河段内银鱼数量较多,尤以闸、桥下游更多。全河也以下游为多,因为银鱼体小力弱,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袭击,它们只能在相对稳定的水体中才能正常生长繁殖。通常情况下,河闸、大桥上下的河面水流静止或有微流水,…  相似文献   

9.
大银鱼生物学及其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鲜银鱼含蛋白质10.75%、脂肪137%,银鱼干则含蛋白质76.76%、脂肪9.75%,可食率几乎100%,以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组成的银鱼渔业正方兴未艾,尤其是大银鱼,个体大、产量高尤为珍贵,市场价达12万元/吨,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本文仅就大银鱼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其开发利用作一介绍。1一般生物学特性世界上银鱼科有6属14种,我国有6属12种,分类上属硬骨鱼纲、鲑形图、银鱼科,其中在我国形成规模产量、具渔业经济价值的主要有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前者隶属新银鱼属,自然界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  相似文献   

10.
银鱼的大水面增养殖受水域各种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和渔业管理方向的影响与制约。本文以东江湖13年来移植太湖短吻银鱼的成功经验为蓝本,从水质控制到资源管理等方面对银鱼大水面增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唐富江  高文燕  李慧琴  刘伟 《水产学报》2020,44(12):2100-2111
大银鱼是东亚特有的小型经济鱼类,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本文对大银鱼分类、生长、繁殖、孵化与胚胎发育、移植与产量波动以及对其他鱼类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更正后的大银鱼拉丁学名存在尚未被广泛使用的问题。多年的移植增殖使大银鱼产生了大量新的遗传变异,形态上也有所改变,丰富了大银鱼的种质资源。不同纬度地区大银鱼快速生长的月份不同,虽然北方生长季节短,但大银鱼个体却不小于南方。大银鱼能否稳定地转变为食鱼性决定了其生长速率和最终个体大小,其种群内出现个体大小分化的饵料资源条件尚不清楚。种群内是否出现个体大小分化决定了大银鱼的性选择模式,而相关的研究尚未开展。大银鱼为一次性产卵鱼类,其自然受精率高于人工受精率,因此,在增养殖中若能保留合适的繁殖群体量则无需人工投放受精卵。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比较清楚,足以指导受精卵的生产。大银鱼是耐盐碱鱼类,可用于发展盐碱水域渔业。饵料生物资源的过度消耗被认为是大银鱼产量跌入低谷的原因,但相关的定量生态学研究有待开展,以指导大银鱼的可持续稳产。本研究还针对大银鱼种群爆发对土著鱼类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肖培弘 《科学养鱼》2003,(11):63-63
津门历代美食家和诗人都将银鱼称为佳肴美馐。银鱼为天津渤海湾特产,冬初成熟,鲜肥满籽。《沽水旧闻》称之为津门冬令“四珍”之一。 传说,三岔河口的银鱼以金色眼圈的最珍贵。三岔河口的银鱼洁嫩喜人,肉质雪白,以食用时满堂飘有秋黄瓜般的清香而出名,味道之鲜美,堪称鱼中之冠、菜品之王,故有“玉眼何如金眼贵,海河不如卫河强”之说。所以早在明朝中期就设置银鱼场,由太监督办“卫河银鱼”  相似文献   

13.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Abbott)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下游湖泊、长江口、黄海、渤海沿岸河口及朝鲜西海岸,系河口洄游性鱼类,进入淡水产卵,亦可在淡水中定居生活,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产卵期为12月到翌年3月,是目前主要移植、增殖的品种之一。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南昌地区的四个中小型水库采取投放大银鱼受精卵的方式进行大银鱼移植试验,以探明大银鱼在长江以南天然水域中的生长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4.
苏州大学是大银鱼移植驯化的成果单位,经过十六年的研究实践,从大银鱼的生态特性,以及原分布区,新扩大的移植区种植的演替规律中,初步总结出进一步发展大银鱼移植业的关键技术,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改进以投放少量受精卵靠自繁形成生产性群体为主方法的不足,逐步过渡建立为主的新模式,为大银鱼种群资源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银鱼是栖居于大中水面敞水区的野生小型经济鱼类,以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而著称,是我国名特优水产品之一,多年来一直享誉国内外市场。充分利用内陆水域优越水质条件和天然饵料资源,增殖大银鱼资源,已越来越受到水产界的重视。实践证明,大银鱼以一次性移植,收到渔业效果后,只要合理利用资源,不需每年投放鱼种、饵料、设施,就可持续受益。为确保移植万无一失,应全面分析大银鱼移入水体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银鱼是我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誉为席上珍品.随着大水面移植大银鱼的成功,池塘养殖也在我国一些地区悄然兴起,目前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尚未进入生产阶段.由于大银鱼是以小型的鱼虾为主食的肉食性鱼类,在池塘中受饵料的限制,养殖产量较低,为此,笔者于2002~2003年对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试验性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龟山水库太湖新银鱼胚胎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太湖新银鱼人工授精后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为太湖新银鱼在湖泊水库的人工移植驯化提供了生物学依据,同时认为以活卵为材料向大中型水库移植为好。  相似文献   

18.
银鱼是鲑形目银鱼科的一年生小型鱼类,分布在东亚,计有8属22种,尤以中国种类最多。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只有两属,即大银鱼属和新银鱼属,前者只有一种大银鱼,后者共有8种,太湖新银鱼、短吻新银鱼、银色新银鱼、安氏新银鱼、乔氏新银鱼、寡齿新银鱼、陈氏新银鱼和近太湖新银鱼。  相似文献   

19.
太湖中大银鱼_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夏德全 《水产学报》1999,23(3):254-260
利用RAPD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三种银鱼中,大银鱼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显示最大,太湖新银鱼的次之,寡齿新银鱼的最小,说明大银鱼的遗传变异性最小,寡齿新银鱼的最大,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变异性界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20.
大银鱼[Protsalan Hyalocranius(Abbott)]是鲑形目银鱼科中一种较大的鱼类,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水体中,生殖季节为1~3月,常见个体15cm左右。在幼体时以浮游动物为食,长成时主食小虾、小鱼及其它浮游动物。一般活动于水体中上层。大银鱼经济价值高,是大中型水面增殖的良好品种,大银鱼的移植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而艰苦的工作,大部分工作要在寒冷的室外进行,因此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技术工作,才能确保大银鱼受精卵的成活,才能确保移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