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乌桕的培育与抚育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桕为我国南方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出油率高达40%以上,是目前木本油料树种中出油率较高的一种,是理想的能源树种之一。乌桕木材纹理致密,有光泽,不翘裂,可作家俱、车辆、雕刻等用材;乌桕为优良的乡土树种,其树冠整齐,夏叶青绿,秋叶红艳,冬日则白色乌桕子挂满枝头,经久不凋,还有抗风力强、抗大气污染的特性,是行道树、护堤林或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2.
乌桕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和生物质能源树种,同时也是贵州省的乡土树种,用高接换种技术对现有产量不高及品种低劣的乌桕树进行品种改良,可提高其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森 《安徽林业科技》2010,(Z1):112-112
乌桕,大戟科乌桕属,系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m,胸径可达1m。该树种组成的林分树冠整齐,绿叶葱笼,花香郁馨,入秋叶色红艳,冬季白色的乌桕子挂满枝头,经久不凋,颇为美观,是重要的观赏树种。乌桕在我县分布较广,村庄、道路、城市绿化、山场均有栽培历史,根据2005年当涂县二类清查成果,乌桕树种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绿化》2002,(1):36-36
乌桕乌桕亦称乌果树、蜡油树,学名SapiumSebiserum;为大戟科乌桕属树种。乌桕为落叶乔木。幼时枝叶密生,老年渐稀,树冠近球形,略欠整齐。乌桕是我国特有的油用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喜光、喜温暖气候及深厚肥沃而富含水份的土壤,但也有一定的耐旱力。在酸性土、钙质土及含盐量0.25%以下的盐碱地上均能生长。它生长快,寿命长,深根性,抗风能力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易受刺蛾类食叶害虫的危害。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我国七大秋季观赏红叶景区中,多数是由乌桕树种组成…  相似文献   

5.
王森 《安徽林业》2010,(4):112-112
乌桕,大戟科乌桕属,系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m,胸径可达1m。该树种组成的林分树冠整齐,绿叶葱笼,花香郁馨,入秋叶色红艳,冬季白色的乌桕子挂满枝头,经久不凋,颇为美观,是重要的观赏树种。乌桕在我县分布较广,村庄、道路、城市绿化、山场均有栽培历史,根据2005年当涂县二类清查成果,  相似文献   

6.
常压下乌桕皮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桕(SapiumsebiferumRoxb)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被誉为“绿色原子弹”和“特种油料植物”。世界上不少国家把乌桕林作为21世纪重要的绿色能源,如美国80年代在其沿河地带已营造2000万hm2的乌桕林。从乌桕籽白色的表皮中取得的油脂称“皮油”,皮油不仅可以直接作为食用油,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我省乌桕优良品种较多,四旁栽植广泛,用乌桕籽生产油脂的历史悠久。但是,用传统方式生产的油脂梓油(有毒)含量较高,酸价高达43.61,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加工的需求。我们…  相似文献   

7.
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植物。是我国特有且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的木本油料树种。速生、高产、寿命长、适应性强,是分布极广的亚热带树种.据资料报导:每公项产乌桕籽达9750公斤以上,总脂肪每公顷产量达5100公斤.其桕脂、脂油广泛应用于轻化工业和国防工业:根、皮入药,可治多种疾病:乌桕叶可作染料:桕饼可作饲料:是一种观赏  相似文献   

8.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属大戟科乌桕属,别名木蜡树、乌桕籽、木梓、桕子柴等,为落叶乔木。乌桕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据记载,在我国已有1000年以上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乌桕的栽培十分广泛,是山区、丘陵、平原及城市园林中常见的树种。乌桕分布范围遍及全国19个省、市、区,华中地区是乌桕自然分布的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9.
乌桕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桕是我国木本油料树种,又是药用木材树种,经济价值很高。对乌桕的经济价值及乌桕苗的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山乌桕的经济用途,总结了山乌桕的人工栽培技术,认为山乌桕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乡土经济树种,并提出加强壮苗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收集山乌桕种源是当前推广研究该树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山乌桕的经济用途,总结了山乌桕的人工栽培技术,认为山乌桕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乡土经济树种,并提出加强壮苗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收集山乌桕种源是当前推广研究该树种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以岩石裸露率在80%以上的贵州喀斯特高原区自然生长的圆叶乌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中的物种组成动态。结果表明:生态环境严酷、资源贫乏的喀斯特高原区,圆叶乌桕生长较好。但是种群内部的圆叶乌桕幼树较少,从森林演替的规律,圆叶乌桕最终被其它物种所代替。从喀斯特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角度考虑,圆叶乌桕是较为理想的先锋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乌桕(Sepium sebiferum Roxb)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对桕籽油脂消长和形成规律,前人曾用索氏萃取法进行过检测,但未能从细胞学的微观角度去观察其内在联系,因而有关乌桕梓油与皮油的形成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至今未曾解决。为弄清油脂形成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以便在栽培中提供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我们于1984年用染色法观察了乌桕种子的油脂形成过程,现将结果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14.
乌桕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油料树种之一。由于乌桕为异花授粉植物,变异类型十分丰富,个体间产量高低悬殊。采用合理的嫁接方法,可以使乌桕早实高产。用乌桕良种嫁接苗造林,一股造林后2~3年即开始结果,  相似文献   

15.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桕籽含有固体桕脂(皮油)和液体梓油(青油),其出油率高达40%以上,桕脂、桕油广泛用于肥皂、化工、油漆、食品和国防工业。 乌桕是喜暖的亚热带树种,其自然分布区的地理位置约为北纬18°31′—34°40′。东经98°30′—121°40′之间。我场位于淮北平原,地理位置约当北纬33°15′,东经118°12′属于乌桕自然分布区的北界,全场约有2,000余株散生野桕,其中马楼村徐台生产队有一株1932年栽种的乌桕,胸径35厘米,树高10余米,年产桕籽25—30公斤,但江苏野桕种子小,蜡皮薄,含油低,其品种类型:以小粒型鸡爪桕为主,也有少量短穗型葡萄桕。 我场从1978年起开始进行乌桕良种栽培试验,先后从浙江引进45个乌桕良种,其中  相似文献   

16.
乌桕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桕是我国优良的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生物制药、工业制造及生物能源等方面具有极高价值。该文从品种选育、育苗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了乌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开展乌桕育苗、栽培及选育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陈岛为浙江省台州列岛之一,存在生态系统脆弱,造林成活低、树木生长困难和树种单一等问题。选择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乌桕Sapium sebiferum,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m,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8个树种,对其在大陈岛造林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及生长状况进行了5年的观测,为大陈岛筛选出适宜作为沿海防护林的树种。结果显示,造林5年后(2017年),红叶石楠、乌桕、枫香树的保存率皆在82%以上,其树高分别为437.3 cm、437.9 cm和412.7 cm,地径在7.6~8.0 cm。研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枫香树、乌桕是海岛地区造林的首选优良树种,而红楠、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可作为重要推荐树种,湿地松可作为备选树种,台湾相思不适宜在大陈岛海岛造林。  相似文献   

18.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属大戟科落叶乔木。乌桕的栽培利用,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七十年代中期,我区开始将乌桕生产列入重点项目来抓,并从浙江、湖南、湖北等地引进良种进行推广栽培。短短的几年里,从南至北,从丘陵到山地、四旁都有较大的发展,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年提高。根据近十多年来乌桕引种推广栽培试验及主要产区栽培利用的研究结果证明,乌桕具有很多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9.
乌桕的综合价值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桕是我国1种特有的、栽培历史悠久的、木本油料树种。详细介绍了该树种的地区分布、适生环境,生长特性、综合价值与栽培技术。提出中国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林、景观生态林,乌桕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20.
乌桕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为了保障乌桕生产的发展,我们特对在我省乌桕林中经常出现、乌桕产区都有发现的乌桕毒蛾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治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寄主与分布乌桕毒蛾 Euproctis bipunctapex 〈Hampson〉,寄主除乌桕外有油桐、油茶、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